圖-22和圖-22M:兩種戰機用同一型號就為了忽悠

2018年,俄羅斯圖-22M3M(俗稱“逆火C”)遠端超音速轟炸機下線。從圖-22到圖-22M3M這一長串字元經歷了哪些變化?老巴為您解讀。

圖-22和圖-22M:兩種戰機用同一型號就為了忽悠

圖-22M3M遠端轟炸機,是圖-22M家族中最新的一員。這個家族被西方稱為“逆火”。

有趣的是,從型號名稱上和“逆火”有淵源的另一款更老的俄蘇戰機——圖-22,卻並不是它們真正的前輩,只是個冒名頂替的傢伙。

在這裡,先把圖-22系列的發展歷程簡述一下。

圖-22轟炸機,北約稱其為“眼罩”,是蘇聯/俄羅斯裝備的第一種超音速轟炸機。這款飛機在冷戰初期的50年代提出。

當時,對手美國已經擁有了成熟的戰略轟炸機,在二戰中對德國、日本構成了嚴重打擊。蘇聯方面則還是空白。仿造美國B-29生產的圖-4速度太慢,航程為6000公里,既難以突破美軍的防空火力網,也很難威脅美國本土。50年代中期裝備的圖-16(獾)轟炸機,雖然速度有所提高,航程擴大為7000公里,但由於依然是亞音速,在遭到北約超音速戰鬥機攔截時,很難存活。

圖-22和圖-22M:兩種戰機用同一型號就為了忽悠

圖-22和圖-22M:兩種戰機用同一型號就為了忽悠

(圖4和圖16轟炸機)

為此,面對愈演愈烈的冷戰,蘇聯當局要求一款更先進的轟炸機取代圖-16。他們要求,這款轟炸機能達到1。5馬赫的超音速,並具備較好的效能,以此來突破防空網和空中攔截,可裝載9噸的彈藥或一枚Kh-22巡航導彈,以團級飛行編隊突擊進入西歐地區,對北約縱深的重要戰略目標投擲核武器。

出於這個目的,圖-22計劃於50年代中期被提出,由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即現俄羅斯聯合航空集團)研製,於1959年9月7日首飛成功,1962年正式開始服役。

圖-22最初是以圖-16為藍本進行升級,後來又進行了諸多改革,一共生產了300多架。圖-22轟炸機的特點是頭部很尖,機翼很薄,後掠角大,機身外形流線光滑。兩臺發動機安裝在機身尾部上方、垂尾的兩側。而平尾、垂尾還有較大的後掠角。乘員一共三名。包括導航員、飛行員和武器操作員。飛機長41。6米,翼展23。2米,空重34噸,最大起飛重量92噸,最大飛行速度1。42馬赫,最高爬升距離13300米,航程5000公里。其衍生型號包括圖-22B轟炸偵察機,圖-22K反艦轟炸機,圖-22R海上偵察機,圖-22U教練機,圖-22P電子戰/偵察機等。

圖-22和圖-22M:兩種戰機用同一型號就為了忽悠

圖-22和圖-22M:兩種戰機用同一型號就為了忽悠

圖-22轟炸機作為蘇聯的第一種超音速轟炸機,開天闢地的創新,效能並不那麼令人滿意。雖然理論上達到了1。4馬赫以上的超音速,但滿負載的時候飛不到這麼快。同時也為了節省燃料,保證航程,圖-22一般採用以下模式出戰:先滿載燃油和彈藥,以亞音速進行巡航飛行。等到接近目標之後,燃油已經消耗一部分了,這時候再進行超音速飛行,以突破敵方的攔截。換句話說,如果要深入敵人控制區很遠進行戰略轟炸,就可能面臨在初期突破敵人邊界防線時,只能以亞音速行進的悲劇。同時,圖-22本身的操作也並不容易。當其速度達到超音速時,由於機翼剛性不大,產生的形態變化,使得飛行員必須要把副翼偏轉才能保持正常飛行——這就意味著飛機會完全失掉滾轉控制能力,很難採取有效的機動,來規避北約飛機和防空導彈的攔截。起降時,飛機常常像蹺蹺板一樣難以控制。甚至北約給它取的綽號“眼罩”,也含有諷刺其飛行員視野受限的味道。

因此這款飛機很快被蘇聯軍方唾棄,生產數量也不是很多。接下來,才有圖-22M即“逆火”系列的問世。至於殘存的圖-22,也逐漸退役。另有一些圖-22被利比亞的卡扎菲和伊拉克的薩達姆購買,後來也先後在戰火中紛紛喪失。

由於圖-22遭到空軍的譴責,蘇聯高層下令研發新的遠端戰略轟炸機,這就是圖-22M,即“逆火”轟炸機。

實際上,“逆火”與“眼罩”是完全不同的兩型戰機。機身形狀完全不同、發動機裝置完全不同、機翼也從固定翼改成變後掠翼。這麼兩款獨立的戰機,為何逆火要沿用眼罩的番號,稱為圖-22M呢?

原來,這裡涉及到一種欺騙。

首先對內來說,圖-22這個專案從實質上可以說失敗了一半,引得怨聲載道。1965年蘇聯宣佈新設計案的需求,航程至少5000千米,高空速率最少2馬赫,低空速率至少1馬赫,載彈量20噸,並且能夠在剛剛整備完成的前線機場操作。這些可以說都是針對圖-22缺點在下手。

這使得圖波列夫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包括政治壓力。為了儘可能消減不良影響,圖波列夫遂向領導表示,圖-22雖然出現了一些問題,但還是可以改良,而改良後的圖-22就可以消除這些問題,滿足蘇軍的使用要求。

圖-22和圖-22M:兩種戰機用同一型號就為了忽悠

換句話說,圖波列夫打算釀一瓶新酒(新型轟炸機),裝在舊瓶子裡(套用圖-22的型號),以此來宣稱上一次釀酒並非完全失敗。這種“取長補短”的思路也是絕了。

另一方面,對外部來說,這也是蘇聯為了欺騙北約。因為當時雙方正在商量遏制軍備競賽的事。這時候你蘇聯研發一款新的戰略轟炸機出來,顯得和平誠意不夠。拿舊的番號悄悄咪咪搞個事兒,北約二傻子不知道,多美。

說幹就幹。圖波列夫提出了所謂的“改進型”專案,其實是一個全新的機型。圖-22M的編號,還有與之接近的工廠編號“YuM/AM”,機型號45型,以及安排圖-22的主要專案工程師馬爾可夫擔任名義上的總負責人。

1967年,蘇聯政府正式確認圖波列夫的方案。圖22-M在第一階段安裝NK-144-22發動機,第二階段引入NK-22加力渦扇發動機、自動飛行控制系統(AFCS)新型導航套件和新型武器。第三階段飛機效能繼續逐步提升,最終滿足蘇聯空軍的要求。

圖-22和圖-22M:兩種戰機用同一型號就為了忽悠

1969年6月,圖-22M的第一款生產型(圖-22M0)出廠。為了繼續掩人耳目,蘇聯方面將其稱為圖-22KM,聽起來好像是圖-22K的升級版。此後,北約方面透過偵察衛星發現該型轟炸機。

之前,北約一直被蘇聯方面的型號把戲欺騙,以為真是“眼罩”的改進型。直到獲得衛星照片後,他們才確認,這是一款與圖-22明顯不同的飛機,因此為其取了“逆火”的綽號。

TAG: 22轟炸機逆火蘇聯北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