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入秦,拉開變法大幕(上篇)

公元前361年,在位二十三年的秦獻公去世了,即任者便是使秦國走上變法之路的一代明君秦孝公。經歷了長達數百年的兼併戰爭,至秦孝公時期,華夏大地已形成七個大國對峙的局面,戰爭主要在他們之間進行。這七個大國分別是:魏國、趙國、韓國、齊國、楚國、燕國、秦國。為什麼秦國會排在最後呢?因為那幾個國家都處於中原文明的核心地段,百家學說風起雲湧,受此影響,中原文明早已進入了封建社會。反觀秦國,秦穆公殉葬就是典型的奴隸制社會的體現,一直到秦獻公時期,秦國依然處在奴隸主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兩個階層,兩種制度的存在極大地制約了國家的發展和進步。所以,秦國一直被中原諸侯視為盤踞在西北偏遠之地的夷狄,原本處在南方被視為南蠻的楚國由於不斷地溶入中原,已被中原文明所接。

不是秦國不努力,而是實在沒有辦法。自殽山之戰後,秦國進入中原的道路和雄心就被晉國阻斷,失去了和中原文明交流學習的機會,至使社會和國家停滯不前長達百年之久。所以,秦國雖然在戰國七雄中,但實力卻墊底。秦孝公重任在肩,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他知道,如在不改變秦國的現狀,後果不堪設想。唯一的辦法只有變革,魏國和齊國就是最好的例子,於是,秦孝公上臺的第一年,便向外釋出了一道"求賢令”,以裂土為賞,求天下賢才。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求賢令一出,使天下許多鬱郁不得志計程車人看到了出人頭地的希望,如過江之鯽般蜂擁進入秦國。使秦國發生脫胎換骨之變的只有一人,他就是商鞅。

商鞅入秦,拉開變法大幕(上篇)

商鞅,又稱衛鞅或公孫鞅,出身於衛國公室家族,從小勤奮好學,尤其喜歡法家學著,商鞅最喜歡,最崇拜的人便是魏國著名的改革家李悝,他所著的一本《法經》,成為商鞅隨身攜帶的必備之物。由於衛國國力日衰,政局動盪,無法滿足商鞅的政治抱負,他前往魏國,在相國府擔任中庶子一職。相國公叔痤非常賞識他的才華,曾屢次向魏惠王推薦,無奈魏惠王本身也不是個明君,再加上魏國正處在四處征伐的戰亂時期,魏惠王只想著多搶些土地,壓根就沒想過什麼政治改革的事,商鞅鬱悶不已。這裡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商鞅的政治謀略。

商鞅的伯樂,相國公叔痤病入膏肓,魏惠王前去探視,順便問一下接班人的安排。魏惠王問公孫痤:"相國倘若有什麼意外,國政以後將託付何人呢"?公叔痤回答說:“我身邊有一名侍從,名為公孫鞅,年紀輕輕卻博才多學,希望主上將國事交由他治理。"魏惠王好像有這麼個印象,公叔痤曾向他提過這麼個人,但他不滿相國推薦這麼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來治理國家大事。魏惠王很不爽,坐在那裡沉黙不語,公叔座見狀,嘆了口氣,說道:"主上如果不用他,就趁早殺了他,不要讓他跑到別的國家去”。魏惠王笑了笑,不置可否地安慰了公叔痤幾句,就離開了。

商鞅入秦,拉開變法大幕(上篇)

魏惠王剛一走,公叔痤就叫來商鞅,讓他趕緊跑,並把前因後果對他說了一遍。商鞅聽完後,對公叔痤肯定地說:“主上如果不能聽您的話任用我,又怎麼會聽您的話殺我呢?”公孫痤啞口無言。果然,魏惠王把這事忘的一乾二淨。秦國的求賢令一出,商鞅就捲鋪蓋來到秦國,魏相公叔痤一死,他對魏國也沒什麼可留戀的了。商鞅先找到秦孝公最寵幸的大臣景監,送上厚禮,託他代為引薦自己。景監同意了,商鞅見到了秦孝公,可接連兩次的面談,秦孝公甚為不滿,甚至還責怪景監亂引薦人。這也不能怪商鞅,初次見面,他還不知道這位君王的底細,也不知道他想要什麼乾貨,所以,前兩次見面只為趟趟路子,摸摸底。

到第三次面談時,兩人不在有所約束,敞開了心扉,彼此暢所欲言。秦孝公向商鞅請教強國之道,商鞅向他講述強國的唯一途徑就是變法,並舉了很多生動的例子。商鞅用變法之道,向秦孝公展現了一幅生動的畫面,秦孝公彷彿看到變法後的秦國縱橫天下,傲視群雄,所有諸侯都匍匐在他的面前,唯他馬首是瞻。可是,變法就意味著推倒舊的體制,一切從新開始。那些既得利益者勢必抱團產生強大阻力,這些既得利益者都是上層貴族集團,也是維護政權的基礎,一旦損害他們的利益,風險係數很大。孝公陷入兩難之地。

商鞅入秦,拉開變法大幕(上篇)

商鞅看出秦孝公的心思,他勸說道:"有高尚道德的人總是不合舊習,建立功勳的人總是獨斷專行,只要可以強國,不必執行舊的規章制度,只要有利於民眾,心須改變舊的禮制。您只需在事成後,讓民眾享受現實成果既可。"秦孝公為之一振,下定決心,力排眾議,任命商鞅為左庶長一職,展開了舉世矚目的變法運動。

TAG: 商鞅秦國秦孝公魏惠王公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