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內蒙古下鄉知青說:紮根農村60年,他後來過得怎樣?

48年前,內蒙古有一個下鄉的知青,曾經豪言說,要紮根農村60年。後來,他被當成了典型四處宣傳,成為了名噪一時的風雲人物。

那麼,他後來過得怎麼樣呢?這個下鄉知青,名叫柴春澤,他原本是一個大學生。

1973年內蒙古下鄉知青說:紮根農村60年,他後來過得怎樣?

1972年底,他所在的學校為響應國家的號召,派遣知識青年到農村去進行鍛鍊,柴春澤主動申請去達翁牛特旗玉田皋公社玉田皋大隊工作。

這是一個環境相當艱苦的地方,整天飛沙遍野,連個讓人好好休息的地方都沒有。有不少大學生到了這個地方後,因為受不了惡劣的環境,第2天就哭著找家裡人傾訴,希望找機會離開。

可是柴春澤卻把這裡當成了值得奮鬥終生的地方,他積極帶領年輕的同伴修水渠建房屋,滿腦子都是為國效力。

1973年內蒙古下鄉知青說:紮根農村60年,他後來過得怎樣?

有時候,他們一行人為了節省時間,多幹點兒工作,甚至直接住在了山上。

當地政府對柴春澤的優秀表現非常認可,在下鄉動員大會上,專門請他過去現身說法,鼓勵更多的年輕人下鄉鍛鍊。

1973年,身為國家軍官的父親,在城裡的一個工廠,為兒子柴春澤找了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然後寫信給他,希望他找機會離開農村,到城裡工作。

1973年內蒙古下鄉知青說:紮根農村60年,他後來過得怎樣?

可是柴春澤沒有答應,他寫了一封信,直接拒絕了父親的安排。在這封信中。柴春澤質問父親,您是一個27年黨齡的幹部,我希望您考慮一下自己的建議,是否符合國家利益。

不久之後,柴春澤這封寫給父親的信,被有心人拿了出來,當成典型四處宣傳,他本人也因此成了知名的公眾人物,經常去各個地方進行演講。

當時柴春澤說了很多豪言壯語,其中最令人記憶深刻的就是:我要紮根農村60年,徹底與舊觀念決裂。

這句符合時代背景的口號,讓柴春澤成了很多人的學習榜樣。大量年輕人把他當成偶像,多次寫信向他致敬。

1973年內蒙古下鄉知青說:紮根農村60年,他後來過得怎樣?

有資料顯示,柴春澤在那一時期,收到的信件,能裝六七個麻袋。後來,柴春澤受邀參加了一個大型會議,還以學生代表的身份,給國家領導寫了一封信。

偉人看到柴春澤的信非常高興,親自批示:應該發表。不久之後,柴春澤的信,在全國範圍內,又引起了一陣轟動。

離開北京之後,柴春澤有了更大的幹勁兒,他帶領同伴們把1700畝旱田和鹽鹼地,硬生生改造成了高產量的稻田。

1973年內蒙古下鄉知青說:紮根農村60年,他後來過得怎樣?

後來,他因為時代風向發生變化,被當成錯誤典型抓了起來,關押到監獄之中,過了三年才得到公正的待遇。

出獄之後,柴春澤又回到了自己拼搏多年的玉田皋。鄉親們得知他要回來時,都特別激動,主動前來迎接他。

人群中,有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她當時患了眼疾,用雞蛋清護著眼睛。柴春澤回來後,老太太不顧旁人的阻攔,一把抓開敷在眼睛上的雞蛋清,哭著對柴春澤說,孩子,咱們這兒的男女老少,都在想你啊。

1973年內蒙古下鄉知青說:紮根農村60年,他後來過得怎樣?

鄉親們也都特別激動,大家唏噓萬分地說,咱們玉田皋祖祖輩輩哪個時候吃過大米啊?要是沒有你的話,怎麼會有今天的好日子?

柴春澤在鄉親們的熱情招待下,在當地走訪了好幾天,他不由得想起了之前在農田裡與大家熱火朝天干活的場景,忍不住哭了起來。

1980年6月,柴春澤為了幫助祖國建設農村,辭別新婚妻子劉立新,又一次響應號召,下鄉參加工作。

1973年內蒙古下鄉知青說:紮根農村60年,他後來過得怎樣?

他跟一些沒有離開的知青們,在廣德宮公社青年點燒磚,整天累得滿身大汗,可他卻從來都沒有任何怨言,反而經常爭著搶著幹活。其他年輕人看到柴春澤這個樣子,有些敬佩地說,還是老大哥能幹。

後來,這個青年點被有關部門撤銷,柴春澤也被赤峰市招工回到了城裡。他在當地政府的安排下,成了一個工人。

為了養家餬口,他每天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工作。一天從早忙到晚,也只能掙幾塊錢,一家人只能勉強維持生活。

1973年內蒙古下鄉知青說:紮根農村60年,他後來過得怎樣?

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柴春澤依舊沒有放棄學習,他努力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甚至還學了不少英語。

有一次,妻子劉立新問他,都這麼大年紀了,為啥還努力學習。柴春澤表示,之前耽誤了學業,現在得抓時間補了,過去還能靠苦幹,將來沒有知識不行。

就這樣,柴春澤靠著自己的努力,又一次彌補了自身的欠缺,有了更強的能力。1982年,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在赤峰地區建立分校。招募學生時,柴春澤以非常優秀的成績,進入學校讀書。

1973年內蒙古下鄉知青說:紮根農村60年,他後來過得怎樣?

他在學校裡積極面對各種問題,很快就當上了班裡的班長。1985年,他順利獲得學校頒發的大專文憑。

校領導認為,他是一個積極肯幹的好學生,主動邀請他留在學校任職。成為人民教師後,柴春澤非常激動,他格外珍惜這個工作機會,每天都特別努力,很多時候他甚至忙到晚上,連週日都很少休息。

因為工作積極負責,他多次被省領導和市領導評為先進教師。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柴春澤一個人就擔任了7個班的班主任。可以這麼說,他為當地的教育,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稱之為桃李滿天下都不為過。

1973年內蒙古下鄉知青說:紮根農村60年,他後來過得怎樣?

後來,柴春澤的妻子劉立新,因為單位收益不太好被迫下崗。她跟丈夫柴春澤一樣,都是閒不住的人,為了多賺一些錢養家餬口,她在丈夫的鼓勵和支援下,開辦了一個資訊服務社,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國內的很多企業發展了起來。有一些大老闆覺得柴春澤是個名人,想請他為企業代言,還開出了很高的價格。

1973年內蒙古下鄉知青說:紮根農村60年,他後來過得怎樣?

可是柴春澤並沒有答應,他堅持留在學校擔任教師,一心一意為祖國培養人才。以柴春澤在學校的資歷,可以獲得很多榮譽和物資回報。但是他始終沒有主動爭取,不搶著分房,也不主動評職稱。

最後,還是老校長實在看不過去,在退休之前反覆勸說柴春澤,讓他評了箇中級職稱。

如今,柴春澤早已退休,他和家人安享晚年,生活過得相當不錯。

TAG: 柴春澤玉田學校下鄉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