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國寶級工匠的生活都捉襟見肘,但工人應當重新成為社會的偶像

最近看了一部央視的紀錄片《大國工匠》,令我心痛的是,這些國寶級的工匠的生活居然都是捉襟見肘的。這裡面的任何一個人絕對是我國在這個領域最頂尖的頭部,甚至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天花板級別的存在。然而他們的待遇如何呢?我們來看看紀錄片中展現的。

大國工匠顧秋亮

這位大國工匠是中國深海載人潛水器的鉗工。我們都知道水下機器最重要同時也是最困難的就是密封。而深海載人潛水器的精度更是達到了“0。2絲以下”。而且很多地方根本無法使用機器安裝,因為使用機器會帶來輕微的劃痕,這些劃痕肉眼看起來可能很光滑,但在深海環境面對如此大的壓力之下所帶來的危險不可預料。

在中國載人潛水器的組裝中,能實現這個精度的只有一個人。

他就是隻靠一雙手就能將安裝縫隙控制在一根頭髮的五十分之一的顧秋亮。

就連國寶級工匠的生活都捉襟見肘,但工人應當重新成為社會的偶像

根據相關資料,他的待遇養活一家人甚至都有些困難。這在其他領域是不可想象的,一個領域天花板的存在都給予不了家人相對好一點的生活條件。這在其他領域是不可想象的。

曾經顧師傅原來的實驗室也高薪請他回去,這對他那單職工、女兒上學急需用錢的家庭來說幫助不小。但顧師傅依舊留在了“蛟龍號”,為國家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

一次在執行7000米的海上試驗時,船剛剛啟航,他就接到妻子打來的電話。當時妻子被查出懷疑惡性腫瘤,領導都來安慰他,後來查到不是惡性腫瘤,回來後他和妻子哭著抱成一團。因為如果是真的,相關醫藥費太過昂貴。

大國工匠高鳳林

38萬公里,是“嫦娥三號”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在中國航天,已經53歲的高鳳林的工作沒有幾個人能做得了,他給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

35年來焊接了130多枚火箭發動機。

每次有新型火箭型號誕生,對高鳳林來說,就是一次次技術攻關。最難的一次,高鳳林泡在車間,整整一個月幾乎沒閤眼。

就連國寶級工匠的生活都捉襟見肘,但工人應當重新成為社會的偶像

高鳳林技藝高超,很多企業試圖用高薪聘請他,甚至有人開出幾倍工資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高鳳林說:“誘惑還是比較巨大的,你說誰能不心動,都是人。”妻子也勸他,說“給房子給車,說你去唄”,但高鳳林最後還是拒絕了。

高鳳林說,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大國工匠胡雙錢

胡雙錢至今工作了37年,生產了數十萬個飛機零件,從沒有出現過任何差錯,因為從無差錯,他連續13年獲得廠裡“質量信得過崗位”,享受到產品免檢的待遇。在中國民用航空工業生產一線,很少有人能比他更有發言權。

2006年,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終於立項,大飛機的製造讓胡雙錢忙了起來,不僅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有一次,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的時間。為了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胡雙錢回憶:“一個零件要100多萬,關鍵它是精鍛鍛出來的,所以成本相當高。因為有36個孔,大小不一樣,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0。24毫米,相當於人頭髮絲的直徑,這個本來要靠細緻程式設計的數控車床來完成的零部件,在當時卻只能依靠老胡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銑鑽床,連圖紙都沒有。打完這36個孔,胡雙錢用了一個多小時。當這場金屬雕花結束之後,零件一次性透過檢驗,送去安裝。

胡雙錢一週有六天要泡在車間裡,僅有的全家福還是2006年照的。幾年前,老胡一家從住了十幾年的30平米老房子搬了出來,貸款買了70平米新家。

他覺得很知足。作為一個一線工人,胡雙錢沒有給家裡掙來更多的錢,老胡一家最大的財富就是一摞摞的獎狀證書:“上海市質量金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

就連國寶級工匠的生活都捉襟見肘,但工人應當重新成為社會的偶像

我對這些大國工匠永遠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們是這個國家的脊樑,是撐起這個國家的基石。

這些絕對是中國、甚至是世界這個行業的天花板,但是他們的待遇都不夠支援讓他們的家庭過上好生活。這是一個行業天花板應該有的待遇嗎?

技術工人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技術工人絕對是一個國家發展最重要的基石,為什麼這麼說?

目前一個國家發展的目標無非就是工業化、城市化形成的現代化。

而建造現代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實業,製造業。

如今的金融業做的只是財富的再分配,

網際網路企業無非就是提供一個資源整合的平臺。

誠然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發展得更快,但我們一定要清晰地認識到我們的根基是實業,是製造業。沒有實業,金融業、網際網路企業都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而製造業的根基是什麼?

就是這些熟練又可靠的工人。在這裡真的很感謝如今還堅持在機械行業,尤其是那些車間的技術工人。你們可以說如今撐起這片大地的生活,有你們一大半的功勞,我們用的、穿的以及周邊所有產品都是來自於你們手中,你們是這片大地的脊樑。

而未來技術工人依舊是我們發展的脊樑,是我們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高階技工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中絕對的核心。

這裡可能有人會說,未來哪怕是高階技工不一樣會被機器人、被人工智慧取代。

但我說這是不現實的,最簡單地講我們知道工業的發展是一定會提高精度的,而在批次化生產過程中高精度機器只能生產低精度(低精度也能生存高精度,但是成功率很低,成本太過高昂。不適合批次生產)。

那如果我們想提高精度怎麼辦?提高精度的核心還是高階技工,不然指望人工智慧設計,然後機器生產?

這裡再提一點,超精密機械導軌的滑動面被稱為“絕對平面”,要求精度在1/10000毫米以上,

沒有任何機械能夠加工這種絕對平面,只能用手工的方式加工。

相信見過高精度機床導軌滑動面的人都知道,那個所謂的“絕對平面”不是一個光滑的鏡面,而是遍佈了有規律花紋的平面,那些花紋就是做出這個平面的手工藝人的剷刀留下的痕跡。

所以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技術工人尤其是高階技工依舊是一個國家工業的核心。

所以未來技術性人才在社會上一定會獲得應有的地位與尊重。

《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迴應了這樣的呼籲。它圍繞技術工人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和保障等環節提出意見,重點就是增強技術工人的職業榮譽感、自豪感和獲得感,激發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並第一次把提高技術工人待遇上升到全域性高度,對進一步提升技術工人經濟社會地位、加強技術工人隊伍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在未來專業技術人才一定會憑自己的專業技能拿到應有的高收入,成為社會尊敬與羨慕的正面形象。

工人應當重新成為社會的偶像,這個社會才會建設的更快更好。

TAG: 鳳林工人胡雙精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