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丟失荊州,其實不算什麼,損失荊州軍團太過於致命

隆中對的目的,是取天下,如果隆中對沒有完全實現,那麼就是退保割據一隅。

三分天下恰恰是隆中對戰略沒有完全實現而形成的次要成果。

關羽丟失荊州,其實不算什麼,損失荊州軍團太過於致命

諸葛亮所說的跨荊連益,這裡的荊州,其重點並不是整個荊州刺史部,而是襄陽、江陵兩地,其中尤以襄陽最為重要。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 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諸葛《隆中對》戰略:益州為根基,以漢水為“高鐵”,可攻可守

諸葛亮的戰略定位其實很清楚:以益州為養軍的根本,借漢水之利,建立漢中-襄樊戰線。

關羽丟失荊州,其實不算什麼,損失荊州軍團太過於致命

漢中、襄樊分處漢江上下游,同時又都是戰略咽喉部位。漢中外面就是三秦關中平原,襄陽外面就是南陽盆地。

具有漢、襄,那麼關、劉二人看似分兵,實則合併一處。因為無論哪路來攻,劉備的兩個軍團都可以依託漢江進行上下游快速排程。

如果劉備軍團想要主動進攻,則可以藉助漢江的交通優勢,掌握主動權。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手無襄樊,怎能向宛洛呢?沒有漢中,如何能出秦川?

因此,劉備得漢中之後,曹操孫權必然竭力阻止關羽取襄樊。

關羽丟失江陵,其實不算什麼,損失荊州軍團太過於致命

劉備軍團失去爭天下的可能,首先敗在關羽好面子上,其次則是敗在自己重義氣上。

大意失荊州,自然是損失,但對劉備來說,最大的損失是失去了關羽軍團。

而關羽軍團的滅亡,和二爺本身“剛而自矜”,好面子是有關係的。缺了一位教員來告訴二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219年5月,曹操撤退,劉備取得漢中,5~7月,孟達劉封取房陵、上庸,打通漢中到襄樊的漢水通道,和關羽部形成西、南兩面包夾襄樊之勢。

關羽丟失荊州,其實不算什麼,損失荊州軍團太過於致命

7月劉備稱漢中王,關羽圍困襄樊。8月關羽水淹七軍,中原南部出現成規模的農民起義,關羽威震華夏。這個時候,曹操親自領兵來救樊城,關羽阻截部隊被擊破,於是關羽撤圍,但水軍仍然佔據制江權。

關羽丟失荊州,其實不算什麼,損失荊州軍團太過於致命

此時,孫權趁著南郡空虛,依靠內奸偷渡,奪取南郡。並用攻心計誘使傅士仁投降,巧言騙開了江陵城。接著,關羽聽說江陵被孫權佔領。

二爺當時有兩個選擇,一是向西走,經上庸到漢中同劉備合兵一處。二是領兵南下,找機會奪回江陵。

既然

選擇南下

,明顯關羽還想找機會奪回江陵,然而關二爺自己之後又說,江陵城厚,不可強攻。

這就自相矛盾了。

按《資治通鑑》的說法,關羽前後在江陵一帶遷延了接近兩個月,既不退,也不進,反而被呂蒙的攻心計亂了軍心,困守麥城。11月底、12月初,糧盡,關羽令士卒投降,自己帶著幾十人向北往上庸逃跑,於半路被孫權截殺。

關羽丟失荊州,其實不算什麼,損失荊州軍團太過於致命

這裡最迷的,就是搞不清楚關二爺到底想幹嘛,只能猜:

①可能是二爺懷疑攻取江陵的訊息是假的。

②可能是二爺好面子,剛剛“威震華夏”,緊接著就丟荊州,臉上掛不住。

無論如何,總之懷著僥倖心理,想去江陵碰碰運氣,結果中了攻心計,軍無戰心,反而把軍隊也葬送了,自己也丟了性命。

如果二爺放棄奪回江陵這個

他自己都覺得不切實際

的想法,果斷西遁上庸。屯軍上庸的關羽軍團依舊能起到威脅襄樊的作用。

關羽丟失荊州,其實不算什麼,損失荊州軍團太過於致命

有關羽在上庸,劉封不敢凌辱孟達,孟達也不會反投曹魏。劉被集團不失去漢水下游的上庸郡,其實仍然有機會奪取襄樊、關中。

TAG: 關羽江陵襄樊漢中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