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狀態“冷淡”,宴席太多讓人身心俱疲,很多人不去也不隨禮

我國是一個有著非常多傳統習俗的文明古國。人與人交往之間,也有很多的禮節,舉個例子,當人們結婚時就要宴請賓客,而這些被邀請的賓客想來赴宴,就需要帶上禮物或者紅包才行。這在國人的眼裡,這就叫“禮尚往來”。畢竟婚姻在老百姓的眼裡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而結婚這種大喜事,必須得慶祝一下才行。

婚宴狀態“冷淡”,宴席太多讓人身心俱疲,很多人不去也不隨禮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只要周圍的鄰居或者村子裡哪家有這種婚喪嫁娶大事的時候,那麼幾乎周圍的親朋好友會全員出動,一起跟著湊熱鬧和幫忙。有條件的人家在舉辦這些婚喪嫁娶宴席的時候,還要敲鑼打鼓張羅好幾天,風風光光舉辦才行。前來赴宴的賓客也往往樂呵呵迫不及待參與進來。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當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後,只要一有機會,老百姓都會舉辦宴席慶祝。而在現代社會,各種宴席名目花樣百出,今天張家辦升學宴,明天王家辦喬遷宴,後天李家又要舉辦買車宴。

婚宴狀態“冷淡”,宴席太多讓人身心俱疲,很多人不去也不隨禮

小到雞毛蒜皮,大到生老病死,都要找藉口舉辦一次宴席。這些種類繁多的宴席,讓人疲於應付,前幾年人們還為了面子前去赴宴,這幾年人們都懶得去赴宴。婚宴狀態“冷淡”,宴席太多讓人身心俱疲,很多人不去也不隨禮。

可能大家都會明顯的感覺到,幾十年前無論是婚宴還是壽宴,基本上每辦一次都會熱熱鬧鬧,親朋四鄰都要前來幫幫忙湊湊熱鬧。整個宴會現場上歡聲笑語賓朋滿座,而如今就算是人們結婚等大事情,最後請帖都發出去了,但是前來赴宴人並沒有幾個,好好的一場婚宴變得冷冷清清,讓人尷尬無比。

婚宴狀態“冷淡”,宴席太多讓人身心俱疲,很多人不去也不隨禮

其實當社會不斷在改變以後,人們的整體上生活水平也在直線上升中。以前的人們緊衣縮食,每天吃的粗茶淡飯,很少能見到葷腥,更別提在北方見到南方的海鮮,在南方見到北方的珍饈了。總之,人們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生活條件也比較有限,幾乎一整年也見不到一些美味佳餚。

而且那會的人們將婚宴比較重視,知道這是人生大事,無論如何都要耗巨資大辦一場。因此只要周圍有人舉辦婚宴,到時候遠親四鄰,主人家的各個親朋好友也都會藉著這些婚宴來改善一下伙食,一場宴席下來往往比過年還要熱鬧。但是當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以後,人們每一天都可以吃到大魚大肉,幾乎天天賽過年。這種情況下,婚宴就不太吸引大家的目光。

婚宴狀態“冷淡”,宴席太多讓人身心俱疲,很多人不去也不隨禮

此外,如今很多人都居住在城市裡。而城市的生活節奏比較快,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逐漸疏遠。早在農村裡的時候,最後整個村子裡都可以互相認識,但是在城市裡,人們住得都是高樓大廈,即使是對門或者上下樓的鄰居,互相見面通常不會客套兩句話,更別提互相認識和幫忙。

而且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也讓人們無暇進行各種社交。在城市裡,各種所謂的傳統習俗都進一步簡化掉,這就無形中降低了婚宴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即便有人舉辦婚宴,被邀請的客人也通常不會去重視和參加,如果是親近一點的人可能會給個紅包以當祝賀。要是不太親近的人,那麼基本是人不到,禮不到。

婚宴狀態“冷淡”,宴席太多讓人身心俱疲,很多人不去也不隨禮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物慾橫流的年代,很多人隨便會藉助一件高興的事情來舉辦宴席。但是在舉辦宴席的時候,按照傳統來說,前來赴宴的賓客肯定會隨一份禮物才行。在現代社會,這些隨禮進一步簡化成紅包。而紅包給得多了,賓客負擔不起,要是給的少了,主人又會不高興。在社會上,因為紅包份額的多少而鬧出尷尬事件也層出不窮,為了避免這類尷尬事件,許多人將會下意識不去參加宴席,漸漸地就連婚姻也隨之冷淡了下去。

辦理宴席本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卻在如今成了被人詬病的一件事情。綜上原因來看,在現代社會,婚宴已經淪落為互相攀比紅包的名利場,有的婚宴也會隨著誰的推移而逐漸消亡。而當現代人越來越忙碌時,更沒有多少人能夠靜下心來赴一場老朋友的筵席,和在座的親朋好友談談心。對此,諸位讀者怎麼看待婚宴變冷宴的現象?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TAG: 婚宴宴席人們舉辦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