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得到天下

互 動

在本文下方留言,獲得置頂的讀者,贈送本文推薦的“大家小書”一本;轉發文章並截圖傳送後臺的讀者,隨機贈送“大家小書”一本,趕快參與活動吧!

“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得到天下

“替天行道”,為梁山泊的口號。這個天道觀念不但含義複雜,而且性近玄學,我現在只研究政治上的天道觀念,由此說明梁山泊終是草寇集團,沒有得到天下的希望。

原始社會都是血統團體,而以氏族為基礎,到了血統團體進化為地域國家之時,血統關係尚未完全脫掉。這個時代,最大的氏族可以統治別的氏族,而其族長則上升為國家的元首。例如黃帝,他是有熊氏的族長,而有熊氏又是當時最強的氏族,所以黃帝同時又為中國的元首;其他如青陽氏、高陽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都是當時最大的氏族。氏族乃集合許多家族而成,在家族之內,家長鬚慈愛其子弟,同樣,由氏族演進為國家之時,元首也須慈愛其臣民。家長要管束其子弟,必須立身以正,足為子弟的模範。子弟服從,一家就可統一,而有相當的威力,而能壓服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的根據。

“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得到天下

這種思想雖然發生於血緣團體之內,但是血緣團體變成地域國家之後,中國人仍用這個觀念來解釋國家。就是他們仍把國家視為家族的擴大,仍把政治看做家政的擴大,君主為臣民的父母,臣民為君主的赤子,君主與臣民的關係無異於家長與子弟的關係,家長鬚慈愛其子弟,君主亦須慈愛其臣民,所謂“仁政”就是由此而產生,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由此而產生的。

但是國家和家族又有不同之點,在家族之內,父子關係是自然的,父是父,子是子,任誰都不能變更。反之,在國家之內,君民關係卻不像父子關係那樣的自然,於是又發生了誰是君、誰是民的問題。

人類總喜歡用自己周圍的現象,擴充之以觀察萬物,古代中國人不但用家族現象觀察國家,且用家族現象觀察宇宙。家有家長,家長鬚慈愛其子弟,國有元首,元首亦須慈愛其臣民,同樣,宇宙之內,亦有一個主宰,而能慈愛萬物。這個宇宙的主宰,中國人稱之為天,日月照臨,風行雨施,這就是天的慈愛。天是宇宙的主宰,人類社會不過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人類社會也受天的支配,這種天道思想由來甚久,《尚書》之中有不少的“天命”、“上帝”、“神後”之言。而把這種觀念組織為一個有系統的學問者則為漢儒董仲舒。

“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得到天下

在秦漢時代,法家思想最見流行,武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儒家思想也見用於政治之上。法家主張法治,希望人主“不淫意於法之外,不為惠於法之內”。但是法由人主制定,“利在故法前令則道之,利在新法後令則道之”。這樣,要束縛人主於法律之內實非易事。儒家主張人治,希望人主任賢使能,使“賢者居位,能者在職”。但是決定誰是賢能的權力又屬於人主,“燕子噲賢子之而非孫卿,故身死為僇。夫差智太宰嚭而愚子胥,故滅于越”,法不能拘束君主,人不能掣肘君主,君主不受任何拘束,即君主的權力乃如漢順帝所說:“朕能生君,能殺君,能貴君,能賤君,能富君,能貧君。”君主既有如斯權力,而法治與人又莫能匡救,在民主思想尚未發生以前,學者只有求助於“天”,於是董仲舒就應用陰陽家的學說,把天放在人主之上,使人主見到天象,有所警惕。

他主張:“春秋之治,以人隨君,以君隨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義也。”同時又說,“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意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復說:“天常以愛利為意,以養長為事,春夏秋冬皆其用也。王者亦常以愛利天下為意,以安樂世為事,好惡喜怒而備用也。然而主好惡喜怒乃天之春夏秋冬也。”自董仲舒之後,吾國政治並不受法家思想的影響,也未受儒家學說的支配。真正控制中國政治的,乃是董仲舒所代表的陰陽學說,吾人觀二十四史之五行志即可知之。

但是蒼蒼者天,不能直接統治人民,必須授命於一人,令他代天統治,這個人就是天子,天子為天的兒子,代天統治人類。但是天是慈愛的,所以天子必須體天之德,同家長愛其子弟一樣,愛其赤子;否則天命不佑,天必奪其帝位,以另給別人。

“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得到天下

因受百姓歡迎而能得到天下的又不知多少,所以聰明的人常能在中國歷史上,君主因受百姓反抗,而致失去天下的不知多少,匹夫體天之意,施惠於民。不過人民二字尚覺空泛,“人絕對不容易得到全民的歡迎”,但是至少必須得到最有勢力的人的歡迎,孟子說:“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就是因為在春秋戰國時代,巨室(土地貴族)最有勢力。那麼,秦漢以來,哪一種人最有勢力呢?

中國本來是個農業國,秦漢以來,又是個官僚國,而中國所以成為官僚國,又由於農業國的生產條件而來。何以說呢?中國經濟乃是閉鎖的自然的農業經濟,這種農業經濟最容易產生割據的封建制度。但是中國農業的生產條件又不許割據局面的存在。因為中國農業的基礎是築在水利經濟之上,這個水利經濟只有集合各地,共同協力,而後才能成功。如果各地割據,只能在河流的一部分,建築堅固的堤防,而不顧到全流域,那麼在上流或下流還是要潰決的。漢明帝時尚有“左堤強,則右堤傷,左右俱強,則下方傷”之詔。兼以農業依靠水利,齊桓公會諸侯於陽穀,以“無障谷”為盟約之一。

所謂無障谷是謂“無障斷川穀,專水利也”。水利的獨佔亦可破壞中國的農業。由於這個必要,遂成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中央集權的國家要預防割據局面的復興,不能不打倒土地貴族;既然打倒了土地貴族,自然不能不利用士大夫階級,以組織官僚國家。這樣,士大夫階級就代替了土地貴族,而取得統治權。閒話少說,言歸正傳。因為中國是官僚國,所以士人有很大的勢力;因為中國是農業國,所以農民也有很大的勢力,誰能夠得到士農的歡迎,誰便可得天之助,而為天子。但是怎樣才能得到士農的歡迎呢?於此,我們又須研究他們兩者的生活狀況。

“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得到天下

士人就是知識階級,他們利用知識,以維持自己的生活,又利用知識,以取得社會的及政治的勢力。他們維持生活的方法,或做師而取得一定的束脩,或做官而取得一定的祿俸。若就普通的情形來說,士人都想做官。這種士人階級產生於春秋末季(在此以前,不是沒有知識分子,不過他們生活非依靠於知識,乃依靠於土地的收入;他們做官非依靠於知識,乃依靠於門閥,所以他們與知識階級不同)。然在當時,士人階級的人數尚少,他們做官容易,所以在《論語》裡面,孔子門人未曾以“仕”為問題,而孔子亦不大言“仕”。到了戰國時代,士人階級已覺過剩,由是就發生了生存競爭,而令士人注意到“仕”的問題,所以在《孟子》裡面,孟子門人喜歡問“仕”,而孟子且以“仕”為君子的職務。

孟子豈但以“仕”為君子的職務,且又以“仕”為君子謀生的方法。孟子曰:“仕非為貧也,而有時乎為貧。”由此可知士人必仕,而仕的目的,好聽的說,在於行道,不好聽的說,在於救貧。士人的生活既然依靠於仕,所以聖主賢君要得到士人的歡迎,必須大開仕路,使人人可用自己的才智,得到相當的地位。

“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得到天下

農民的生活怎樣?他們耕田,他們固然希望政府“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如其不能,也希望政府不來過度剝削。孟子說:“有布縷之徵,粟米之徵,力役之徵,君子用其一,緩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所以明君在位,必須“不違農民”、“薄其稅斂”,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君主能夠這樣待遇農民,農民亦必謳歌盛德,而願為之氓。

總而言之,不管是誰,只要他對於士人能夠尊賢使能,對於農民能夠薄其稅斂,必可得到士農的歡迎,而成為天子。在吾國曆史上,最能實行這個政策的,一是漢高祖,漢高祖入關之時,致力收羅人心。

秦時,“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海內之士,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食”。漢興,在財政極度困難之際,還是“輕田租,什五而稅一”。文帝十二年以後,又改為三十而稅一。明太祖於至正十六年,攻下應天,他的作風有似於漢高祖入關之時。

“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得到天下

太祖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諭之曰:“元政瀆擾,干戈蜂起,我來為民除亂耳,其各安堵如故。賢士吾禮用之,舊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貪暴,殃吾民。”民乃大喜過望。

同時,又能安撫農民,凡得到一地,即免該地田賦。這種免租對於人心乃有極大作用,“奚我後,後來其蘇”,各地人民希望免租,而希望明軍來臨,乃是理之必然。

聰明哉明太祖,對於士人尊孔招賢,對於農民,減租免稅,士農階級當然謳歌盛德,希望明太祖成功。明太祖不過濠州和尚,而又做過流丐,他於元順帝至正十二年舉事,附郭子興之下,至正十五年郭子興死,明太祖才漸漸自樹一幟,然既出身於和尚,當然可使士人懷疑,所以必須尊孔招賢,使士人知道自己已經棄釋歸儒,而安其心。他又因為做過流丐,很容易使人誤會自己為盜匪,所以每次攻城略地,先則安民,次則減稅,以表明自己和流寇不同。他能夠得到天下,是應該的。

“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得到天下

梁山泊雖然標榜“替天行道”,但是他們的行為又常常與天道背馳。他們在江州劫法場的時候,“不問軍官百姓,殺得屍橫遍地,血流成渠”(《水滸傳》第三十九回)。這種舉動已使百姓害怕,而起事數年,除流氓降將之外,又未曾用過一個士人,至對付近鄰的農村,更不得其法,卒致祝、扈、李三莊因怕梁山泊過來借糧,準備抵抗(《水滸傳》第四十六回)。試問這樣行動何能收攬民心?“皇天無親,惟德是不懷德,民不懷德,當然皇天不佑”。這是梁山泊失敗的原因。

“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得到天下

“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得到天下

《水滸傳》與中國社會

作者:薩孟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TAG: 士人慈愛君主子弟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