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一個人,就看他得意時的樣子

認清一個人,就看他得意時的樣子

作者 | 樊登讀書 · 陌菲

主播 | 樊登讀書 · 路遙

認清一個人,就看他得意時的樣子

弘一法師李叔同曾說:“失意勿抑鬱失措,得意勿恣意奢侈。”

人的一生,機遇和磨難往往結伴而行,成敗得失都難以預料。

在失意時,我們常常懂得韜光養晦、謹小慎微;

但在得意時,卻往往容易被滿眼的繁華矇蔽雙眼,趾高氣昂而不自知。

有人說,只有一個人身處高位、春風得意時,才能看出他最真實的人品。

確實如此。

想要認清一個人,看他得意時的樣子就知道。

認清一個人,就看他得意時的樣子

西漢文學家劉向曾說:

“成名每在窮苦日,敗事多於得意時。”

深以為然。

落魄失意時的謙卑,很常見;而春風得意時的低調,卻最難得。

三國著名的謀士許攸,曾因“烏巢燒糧”和“水淹冀州”兩大計謀,而名噪一時。

立下大功後的許攸也開始驕橫起來,他不但當眾喊曹操的小名,還多次居功自傲。

善妒多疑的曹操表面不說什麼,其實內心已起了殺心。

許攸卻渾然不覺,依然我行我素。

後來,他又攔住曹操的親信許褚,言語及其傲慢自大。

脾氣火爆的許褚和許攸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並在勃然大怒之下,將許攸斬殺於馬下。

原本前程似錦的許攸,卻因自己的得意忘形而引來殺身之禍。

不得不讓人掩卷嘆息。

認清一個人,就看他得意時的樣子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而反觀同時代的名臣朱治,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從追隨孫堅南征北戰,到力勸孫策脫離袁術,去江東開疆擴土,

到後來和周瑜一起輔佐孫權,他都立下汗馬功勞。

孫權將戰功無數的朱治尊為上賓,並冊封他為毗陵侯。

但朱治卻並沒有被滿眼的繁華遮蔽雙眼。

他依然生活簡樸,對於物質從不過多追求;身居高位,卻依舊平易近人。

他一生行事謹小慎微,在春風得意時也處處低調。

正因如此,他才成為東吳為數不多得以高齡善終的高官。

左宗棠曾說:“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就是告誡我們在成功時也要保持低調,做事要留有餘地。

功成不居,行走世間含蓄低調,方可避免大禍臨頭。

虛懷若谷,對萬事萬物保持敬畏,才能最終獲得圓滿。

認清一個人,就看他得意時的樣子

胡適年紀輕輕就出任北大校長,到達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職業巔峰。

但他始終保持著謙遜的姿態,一生待人寬厚和善。

有人因為學術見解不同,多次對他冷嘲熱諷,他卻一笑置之,從不和人爭論對錯。

很多學生都覺得他太懦弱,有的甚至口出狂言罵他,他卻原諒對方的幼稚,並不批評或處罰。

他平常衣著樸實,曾經被一個新生誤以為是校工,讓他去幫著提行李,他也笑著把行李送到新生的宿舍樓,而不做任何解釋。

《省心錄》中說:“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意思是和大眾能和睦相處,對不及自己的人能寬容以待,善於體諒,這才是君子的為人。

確實,縱觀那些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往往從不高高在上地俯視他人。

因為他們更懂得“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更明白身居高位卻謙遜內斂,往往才是真正的大家風範。

認清一個人,就看他得意時的樣子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孔子拜7歲神童項槖為師的故事,一度被傳為美談。

一天,項橐見到孔子時說:“聽說先生很有學問,特來求教。”

孔子笑著說:“請講。”

項橐朝孔子拱拱手問:

“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

孔子聽了皺著眉頭說:

“江河湖海,什麼水都有魚;柴草燈燭,什麼火都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也難開花。”

項橐卻晃著腦袋哈哈大笑說:“井水沒有魚,螢火沒有煙,枯樹沒有葉,雪花沒有枝。”

孔子一聽,不禁連連讚歎道:“後生可畏啊!老夫願拜你為師。”

這次,孔子輸了道理,卻贏得了“不恥下問”的美譽。

有人說,一個人站得越高,就越考驗他的教養和品性。

越是功成名就者,往往越應該修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寬廣胸懷。

確實如此。

《菜根譚》中說:“你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

籍籍無名時的恭敬,很尋常。

而身居高位時的謙遜,卻最可敬。

認清一個人,就看他得意時的樣子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周易》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何為厚德?

“厚”,是一種質樸的智慧,更是一種高尚的品格。

而“德”則包含了“低調、仁義、努力、感恩、自省……”等世間所有美好的品質。

我們所有的財富和名望,老祖宗都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

唯有厚德之人,才能承載萬物。

老祖宗還說:“德不配位 ,必有災殃。”

故而功成名就後的自省,往往比奮力攀爬時的開悟更難得。

這也正是“厚德”的最佳境界。

曾國藩就深諳自省之道,把“厚德”二字修煉到了極致。

有一回,他的家人準備重建一棟房子,弟弟連夜派人將圖紙送到曾國藩手中。

曾國藩一看,就覺得這房子太過氣派,這樣一座房子矗立在一眾民房之中,無異於鶴立雞群,這不招人嫉恨嗎?

他立刻將“洋房”改成小房子,並一再囑咐弟弟要按照修改後的圖紙建房。

低調、內斂、自省,是融入曾國藩靈魂之中的處世之道和治家之訓。

身處官場幾經沉浮,曾國藩卻依然步步高昇,並晚年得以善終,這跟他一貫的處事之道無不有著莫大的關係。

俗話說,水滿則溢,人滿則忌。

那些不因一時得意而張狂,不因眼前成功而自得的人,常常能取得無人能及的成就。

認清一個人,就看他得意時的樣子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三國時的劉備,既沒有諸葛亮的睿智,也沒有張飛、關羽的勇武,卻能讓一眾豪傑拼死追隨,憑的無非就是“以德聚人。”

劉備任職平原相時,不但毫無架子,還經常將家裡的財物施捨給百姓以度荒年。

他仁心仁德的賢君之風,讓老百姓都爭相歸附。

劉備三顧茅廬時,和諸葛亮的身份地位也十分懸殊。

劉備當時47歲,官封豫州牧,而諸葛亮卻只是一個27歲的農人。

年長官大的劉備卻不惜放下身段,三次請求諸葛亮出山,最後成功打動他輔佐自己,成就了蜀國霸業。

有人說,比功成名就更難的,是做一個讓人從內心尊敬你的人,

因為這往往更考驗一個人的胸懷、人品和德行。

確實如此。

目空一切者,常常看不到自身缺點,無法修正自己的錯誤,頑固不化,所以終將落於人後。

狂妄自大者,往往高估自身優點,只看到別人的過失,咄咄逼人,故而常常被萬人唾罵。

而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既有從平凡到卓越的本事,也擁有保持低調平和的品性。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因為他們懂得,低調,才是智者的大格局。

認清一個人,就看他得意時的樣子

董明珠說:“當你站在山頂時,你的頭上還有星空。”

往後餘生,願你低調做事,謙遜待人,厚德於行。

身處巔峰,依然不忘低頭俯視自己,抬頭仰望星空。

點個

「在看」

,共勉。

作者 | 陌菲,一手寫親子教育,一手寫人生百態,文風可犀利、可溫情。

主編 | 阿醫

排版 | 北貝

音樂 | [日]押尾光太郎《美麗人生》《家路》

TAG: 低調厚德孔子往往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