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財政制度勝過清朝,所以鴉片戰爭勞師遠征花費卻少於清朝

《孫子兵法》雲:“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戰爭打的就是錢,歷時三年的鴉片戰爭更多是背後的財政支援。

中英鴉片戰爭總共花了多少錢?

據茅海建先生考證,清政府總共花費白銀2871餘萬兩,《英國國會檔案》記載的英軍花費,折算成白銀共1263萬兩。

堅船利炮勞師遠征的英國,花費竟然比居於本土作戰的清軍少一半不止。這不能不引人好奇,這兩國都是怎麼花錢的,為什麼差別這麼大。這一時期,中國GDP世界第一,佔全世界的33%,是英國的6倍。擁有90萬常備軍,世界第一。

英國財政制度勝過清朝,所以鴉片戰爭勞師遠征花費卻少於清朝

鴉片戰爭

豢養如此龐大的軍隊,需付出巨大的經費,每年須用銀兩約2000萬,佔清朝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半。如果國家無戰事,清政府勉強可以維持龐大的軍費,一旦發生戰事清政府財政就捉襟見肘。

乾隆後期清朝開始衰弱,嘉慶年間,鎮壓川、湖等地白蓮教起義,軍費開支高達2億兩。康乾盛世積累起來的財富被嘉慶皇帝消耗得沒有多少,雖然採取五花八門的搜刮,國家財政再也經不起大的戰事消耗。

嘉慶皇帝給自己兒子道光皇帝也沒有多少家產,道光皇帝是有名的窮皇帝,皇袍補了又補。難道他不想過奢侈的生活嗎?國家財政不允許,過度消費國家財政就會崩潰。不打仗國家財政能保持正常運轉,大的戰事發生龐大的軍費開支使清朝財政收支嚴重失去平衡。

英國在財政方面顯然優於清政府。

英國17世紀開始海外殖民幾乎隨時處於戰備或者戰爭中,理論上說如此頻繁的戰爭英國財政系統應該徹底崩潰,實際上英國財政不但沒有崩潰而且越來越穩健,國家影響力越來越強,一度建立橫跨整個地球的日不落帝國。

當清政府還在以土地田賦為主時候,英國17世紀已經具備現代財政體系的雛形。

僅僅靠國民納稅難以維持戰爭開支,英國政府發行國債解決財政一大利器。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成立英格蘭銀行,主要幫助政府發行國債,英國政府相對於君主集權專制國家權力受到制衡、講信用、決策透明,民眾更信任英國政府更願意把錢借給政府。

英國財政制度勝過清朝,所以鴉片戰爭勞師遠征花費卻少於清朝

英格蘭銀行

先進的財政體系讓英國政府更容易獲得民眾資金支援,有穩定資金維持長期戰爭。

清政府在財政體系上就已經輸了,即便擁有先進財政體系發行國債,當時的清政府也執行不下去。

古代皇帝最喜歡幹卸磨殺驢的事。

在皇帝急需用錢的時候,皇帝會隨便找個藉口把富商的家抄了。大部分富可敵國的商人下場都很悽慘,破財消災算好的了,有些甚至連根拔起,全家都沒命。皇帝的不誠信讓商人們不敢把錢借給皇帝,借了錢還不敢向皇帝要錢,不小心就小命不保。

朝廷發行國債誰還會去買,政府皇帝都是老賴,你圖點利息結果本金也被朝廷皇帝訛詐了。

國家財政體系如此落後,朝廷和皇帝又不能讓百姓信任,想打勝仗簡直做夢!

TAG: 財政皇帝清政府英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