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曾流行的趕屍是啥?是誰創立的這一行業,不是所有人都能做

趕屍,是巫文化的一部分,又被稱為移靈,發源於古辰州沅陵、瀘溪、辰溪、漵浦四縣。清朝廣為流傳著湘西趕屍人的傳聞,趕屍人利用“秘術”,運送屍體,讓他們入土為安。在湘西,自古就有趕屍這一行業,這是何人所創?

湘西曾流行的趕屍是啥?是誰創立的這一行業,不是所有人都能做

相傳幾千年以前,蚩尤帶兵與敵對部族作戰。當時戰況很慘烈,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戰爭結束後,部隊要撤退,士兵們把傷兵都抬走了,已經犧牲計程車兵被遺留在了戰場上。因此,蚩尤對身旁的軍師說:“我們不能把犧牲了計程車兵留在這裡不管,不如你用點兒法術讓他們迴歸故里?”軍事回答道:“遵命!不過我們需要換裝,您拿著符節在前面引路,我在後面趕。”

於是,軍師就扮成蚩尤的模樣,站在屍首的中間,念起了咒語,並禱告神靈。接著,他對著屍體大喊:“死去的兄弟們,這裡並不是你們安身斃命的地方,家中的親人還在等著你們回家,你們的魂魄勿須彷徨。急急如律令,起!”屍體好像聽懂了軍師的話一樣,一下子全都站起來了,規規矩矩地跟在蚩尤的符節後面向南走。

湘西曾流行的趕屍是啥?是誰創立的這一行業,不是所有人都能做

後來,隨著時間的演變,趕屍人的行頭也在發生變化。趕屍人穿著一件紅色道袍,腰間繫著一條黑色腰帶,腰包藏著一包符,頭上戴著一頂青布帽,手裡拿著銅鑼。讓人疑惑的是,不管什麼天氣,趕屍人的腳上都穿著一雙草鞋。

趕屍時,趕屍人走在最前面,不打燈籠,一邊敲陰鑼,一邊帶著屍體往前走。他們手裡還拿著一個攝魂鈴,讓夜行人避開,通知有狗的人把狗關起來,因為屍體很怕狗叫聲。屍體都披著黑色的布,頭上戴著一頂高筒毯帽,額前壓著幾張符,垂在臉上。若是有兩個以上的屍體,趕屍人就用草繩把屍體串起來,每隔七八尺一個。

湘西曾流行的趕屍是啥?是誰創立的這一行業,不是所有人都能做

根據文獻記載,趕屍人有“三趕三不趕”的規矩。凡是被砍頭的、被絞死的、站籠站死這三種可以趕,被砍頭的需要將身首縫合在一起了再趕。傳說他們都是被迫死的,有怨氣,既思念家鄉,又惦記著親人。故可以用法術將其魂魄勾來,用符咒鎮壓在屍體各處,再用法術軀趕,將其送回故鄉。

“三不趕”是指病死的、投河吊頸自願而亡的、雷打火燒肢體不全的。病死之人的魂魄早已經被勾走了,肯定不能和閻王作對;投河以及上吊的人,魂魄是被替代”的纏去了,他們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是把新魂魄招來,舊亡魂無法被替代,會影響舊魂靈的投生;而被雷打死的,都是罪孽深重的人,老天都看不下去了;被大火燒死的,往往皮肉不全,也不能驅趕。

湘西曾流行的趕屍是啥?是誰創立的這一行業,不是所有人都能做

趕屍人不僅對屍體有要求,而且對收徒也有要求,不是所有人都能趕屍的。首先,學徒要由家長立字據。然後其年齡要滿16歲,這個年齡的人膽子要更大點,身高在1。7米以上,這樣才有力氣搬運屍體。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學徒的長相不要好看,要長得醜一點。

滿足以上條件後,趕屍人會親自面試。他們先讓應試者一邊望著太陽一邊旋轉,然後突然讓其停下,讓其分辨方向。假如應試者分辨不出東南西北,就不會被錄用。因為你白天都不能分辨方向,更別說在光線不好的夜晚了,而趕屍都是在晚上進行的,所以不合適。

湘西曾流行的趕屍是啥?是誰創立的這一行業,不是所有人都能做

隨後,趕屍人讓應試者找東西、挑擔子,觀察其體力。因為在趕屍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爬坡上坎,屍體爬不上去,趕屍人就得一個個把他們背上去,這需要身體強壯。最後,趕屍人會把一片桐樹葉放在深山的墳山上,讓應試者在夜晚一個人去尋找,考驗其膽量。

以上三關都通過了,才能當學徒。趕屍人教徒弟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他們畫符。這符十分奇特,是在黃紙上用硃筆畫上像字又像畫的東西。若趕屍途中遇到意外,便可以將這符朝西掛在樹上或門上,甚至可以燒灰和水內服。關鍵時刻,這東西是可以保命的。

湘西曾流行的趕屍是啥?是誰創立的這一行業,不是所有人都能做

另外,學徒還需要學整整三十六種本領。第一種功夫,就是要學會如何讓屍體站立起來的“站立功”。第二種,就是讓屍體行走自如的“行走功”。還有“轉彎功”、“下坡功”、“還魂功”等,學會了這些技能,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趕屍人。

TAG: 趕屍屍體魂魄應試者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