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說三國:二 黨錮之禍(2)

東漢建武五年(公元29年),為蒐羅培植人才,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城東南的開陽門外興建太學,是為國立最高學府。

東漢的太學規模十分宏大,最多時就讀學生達到三萬人,為東漢政權培養了大批的有用之才。

但隨著官員選拔制度的腐敗,大批的寒門學子入仕之路被堵塞,引發強烈不滿。

出於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自身出路的迷茫,一部分相對清正的官僚和知識分子就議論時政,提出尖銳批評,貶抑篡權竊國的外戚、宦官,褒揚不畏權勢憂國憂民的清官廉吏,逐漸形成了所謂的“清議”。

太學因此成為當時的輿論中心,各州郡學子亦與太學生聯絡,遙相呼應。

這些人中,如外戚竇武、貴族官僚李膺、陳蕃、王暢和太學生領袖郭泰、賈彪等,品德高尚,時稱君子,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等外號。

“三君”指竇武、劉淑、陳蕃三人,為“一世之所宗”,即值得世人學習的榜樣。

“八俊”指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寓八人,為“人之英”,即人中英傑。

“八顧”指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範滂、尹勳、蔡衍、羊步八人,為“能以德行引人者”,即道德可以為他人榜樣的人。

史說三國:二 黨錮之禍(2)

“八及”指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八人,為“能導人追宗者”,即可以引導其他人學習三君等榜樣的人。

“八廚”指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八人,為“能以財救人者”,即不惜家財,救助有困難者的人。

這些人成為天下學子推崇的榜樣,代表了當時的輿論導向,朝中大臣自公卿以下以此為時尚,都畏懼被他們指責貶損,皆登門拜訪他們。

而那些擅權妄為、壞事幹盡的宦官,更是害怕被議論,常常在皇帝面前進獻讒言,打擊報復,力圖除掉他們。

這些宦官,既得皇帝寵信,又掌握朝中大權,訊息也很靈通,可謂為所欲為,無法無天。

延熹九年(166年),宦官趙津、侯覽等黨羽與張汎、徐宣等人為非作歹,故意在大赦之前犯罪,期望以此逃脫懲罰。

地方官成瑨、翟超、劉質、黃浮等人,不畏權貴,在大赦以後仍按律處置了這些人,結果遭到侯覽等宦官的打擊報復。

中常侍侯覽依靠奸佞狡猾而晉升,藉助皇帝恩寵,貪贓放縱,接受的賄賂數以萬計。

小黃門段珪家住濟陰,與侯覽一起購置田產,其僕人賓客侵掠百姓,甚至明目張膽地劫持過往行人。

濟北相滕延將他們一併收捕,處死了數十人,把屍體堆放在交通要道示眾。

侯覽、段珪大怒,將此事報告漢桓帝,滕延被處以濫殺無辜之罪,送到廷尉審理,免去官職。

史說三國:二 黨錮之禍(2)

侯覽等人從此更加放縱,侯覽的哥哥侯參為益州刺史,民間稍微有富裕一點的家庭,動輒誣以大逆之罪,滅其家族,沒入財物,前後累計數以億計。

太尉楊秉上奏侯參的罪狀,詔令以囚車將其押回,在途中自殺,京兆尹袁逢在旅舍清點侯參的財物,共有車三百餘輛,都裝著金銀錦帛和珍寶古玩,不可勝數。

侯覽因此事受牽連,被免去官職,但不久又官復原職了。

“八及”之一的翟超任山陽太守,想拉個自己人充實力量,於是就請同為“八及”之一的張儉做了山陽郡的東部督郵。

侯覽因母親去世而歸家,大肆修建母親的陵墓,張儉檢舉上奏其貪汙放縱,先後奪去他人宅第三百八十一所,田地一百一十八頃,建造宅第十六處,都有高樓池苑,樓閣高堂相連,皆以彩畫丹漆裝飾,規模宏偉,僭用宮室的形制,又預先修造自己的陵墓,建造雙闕,有石槨,陵園的房廡高達百尺,破壞他人的房屋,發掘其墳墓,劫掠善良百姓,搶奪良家女子為妻等許多罪行,請漢桓帝將其處死。

侯覽利用職務之便,將上奏在中途截留,使其無法上漢報漢桓帝。

張儉見朝廷沒有迴音,於是拆毀了侯覽的壽冢家宅,沒收他的家財,列舉其罪上報,還舉報侯覽在母親活著的時候交結賓客,擾亂國法。

但這些上奏仍然被侯覽截獲,無法上達漢桓帝。

黨錮之禍起,侯覽誣張儉與同郡二十四人共為部黨。

東漢朝廷下令通緝,張儉被迫流亡,許多人為收留他而受連累,家破人亡。

翟超因為薦舉了張儉,得罪宦官,也被捕入獄。

注:本文圖片搜自網路,如涉及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將立即刪除。

TAG: 侯覽張儉宦官八及漢桓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