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小龍蝦竟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靠吃就能讓它們“絕種”?

美味的小龍蝦竟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靠吃就能讓它們“絕種”?

【版權宣告】本文系騰訊新聞較真合夥人計劃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較真要點:

外來入侵物種之所以能成功入侵,與他們缺乏天敵,能大量繁殖密切相關。這裡的天敵也包括人類——人不喜歡吃它們,它們自然是少了一個危險的天敵。

查證者:biokiwi丨遺傳學博士生

前段時間,有人在四川某水庫發現了太陽魚的新聞上了熱搜。太陽魚是一種生活在北美的淡水魚,在國內出現,顯然是入侵的外來物種。

就在當地專家表示太陽魚暫不會氾濫成災後,網友們紛紛對太陽魚起了“歹心”:能吃嗎?好吃嗎?能吃的話就不怕它氾濫!

美味的小龍蝦竟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靠吃就能讓它們“絕種”?

圖注:太陽魚相關新聞的評論截圖

無獨有偶,當年美國出現亞洲鯉魚入侵時,不少網友也曾獻計:讓我們過去幫你們吃。似乎入侵物種只要能吃、好吃,就不用擔心它們為禍人間。果真如此嗎?

正是因為吃,才讓一些入侵物種危害了環境

小龍蝦、太陽魚這些入侵物種的確能吃,但能吃,不代表我們也可以把它們的潛在危害 “吃掉”。這是因為我們吃的入侵物種一般是養殖的,而當入侵物種進入野外,還是會對環境產生危害。

以牛蛙為例,牛蛙於上世紀50年代末作為食物被引入我國,但一旦開始大規模養殖,牛蛙就可能逃逸到野外。牛蛙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食譜很廣,包括昆蟲、甲殼類動物,甚至還有小型的青蛙、魚類和鳥類,很容易造成環境中的物種數量減少。

有研究發現,雲南省內牛蛙的胃中有30多個屬的生物,不少還是滇池和瀘沽湖的瀕危兩棲動物。

另一種大家都熟悉的入侵物種是克氏原螯蝦,也就是小龍蝦了。作為餐桌上的明星,中國的小龍蝦養殖產量不斷增長。據《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1)》推算, 2020年小龍蝦產量達239。37萬噸,位列我國淡水養殖品種第6位(前5位均為大宗淡水魚品種)。

美味的小龍蝦竟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靠吃就能讓它們“絕種”?

麻辣小龍蝦 圖片來源:pixabay

養殖數量大,也意味著更容易出現管理疏漏,小龍蝦逃到野外的情況也就更多。小龍蝦存活力極強,當它們進入野外,其他動物的生存環境也就受到了擠壓。

有研究顯示,在廣西桂林大量繁殖的小龍蝦導致澤蛙(Rana limnocharis)蝌蚪種群數量大量減少。此外,雲南哈尼梯田也飽受小龍蝦的困擾,因為小龍蝦在梯田中挖掘洞穴,導致梯田結構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僅2013年就有3萬畝梯田被破壞。

美味的小龍蝦竟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靠吃就能讓它們“絕種”?

雲南紅河哈尼梯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另一種情況是,在我們還沒吃到入侵物種時,它就已經破壞環境了。如前文提到的太陽魚,其生長較為緩慢,人們對這些小魚可能沒多大興趣。但正是這些“長身體”階段的魚,會吞食水中其他魚類的魚卵或者幼魚,造成本地魚類的減少。

總之,“吃”不僅不能消滅入侵物種,阻止其危害環境,還曾讓我們把入侵物種主動帶入中國,真可謂是“禍從口入”。

更何況,大部分外來物種不能吃

小龍蝦、牛蛙、羅非魚這些外來物種,大家很熟悉。這也讓一些人誤以為外來物種都能吃且好吃。實際上,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我國現在已經有660種以上的外來物種,其中370多種是植物,剩下的動物大部分是昆蟲,基本上都是不可食用的。

這其中有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生態環境部依次於2003年、2010年、2014年和2016年列入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美味的小龍蝦竟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靠吃就能讓它們“絕種”?

圖注:看看《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有什麼你會想吃?

這也不難理解,外來入侵物種之所以能成功入侵,與他們缺乏天敵,能大量繁殖密切相關。這裡的天敵也包括人類——人不喜歡吃它們,它們自然是少了一個危險的天敵。

最典型的例子,除了我們根本不會吃的各種植物昆蟲,還有福壽螺。福壽螺在1981年作為一種食用螺被引入國內大量養殖,但因管理不善大量流入野外。

沒人吃的福壽螺失去了天敵約束,繁殖力和適應力又超強,結果在南方大量繁殖,危害水生生態環境,影響水稻、白蓮等農作物生長。它還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一旦誤食很可能誘發腦膜炎。因此,早在2003年,福壽螺就被列入了第一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外來入侵物種?普通人要學會不要亂放生

吃行不通,那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外來入侵生物呢?

一方面要加強管控和預防,如海關對境外生物的查處要嚴格等;同時完善法律,提高對於外來入侵物種的評估能力,加強對外來物種的監測。

新的研究方法也能有效提高外來物種的監管效率,如針對哈尼梯田的小龍蝦危害,研究者利用環境DNA檢測的方法,對梯田中小龍蝦的動態進行監測,提高了工作效率。

美味的小龍蝦竟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靠吃就能讓它們“絕種”?

圖注:環境DNA檢測(左圖)與更費時費力的取樣方法(右圖)相比結果一致 | 圖源:Cai W, et al。 2017。

此外,還需要加強科普,防止公眾的錯誤放生、無意攜帶等行為。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對巴西龜的放生,導致了嚴重的入侵物種問題。還有如前文提到的太陽魚,不認識的人釣到了小太陽魚,可能會將其放生回去,其實這也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另一方面,則是針對現有外來入侵物種的防治,常見的包括誘捕、誘殺等物理手段以及使用農藥等化學手段。但前者需要更大的人力物力,後者則可能危害本地生物,造成汙染環境。

相比之下,更好的策略是生物防治,即讓其他動物幫我們吃掉外來入侵生物。如養殖鴨子、中華鱉、鯉魚等經濟動物吃掉福壽螺,控制其數量;又如對入侵性極強的紅火蟻,可以引入小芽胞真菌或寄生性蚤蠅,降低紅火蟻的產卵率。

目前我國的入侵物種數量仍高居不下,再加上養殖的入侵物種眾多,逃逸的風險很大,外來入侵物種的防治,仍然是任重而道遠。好好認識入侵物種,提高自己的防控意識,是應對外來物種更科學的態度。

參考資料:

1。 生態環境部。 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一、二、三、四批。

2。 生態環境部。 2020中國生態環境公報。

3。 光明日報。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影響幾何。

4。 楊葉欣, 胡隱昌, 李小慧, 等。 福壽螺在中國的入侵歷史, 擴散規律和危害的調查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 2010, 5。

5。 Liu X, Luo Y, Chen J, et al。 Diet and prey selection of the Invasive American bullfrog (Lithobates catesbeianus) in southwestern China[J]。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2015, 6(1): 34-44。

6。 鳳凰週刊,中國遭遇外來入侵物種難題?

7。 Cai W, Ma Z, Yang C, et al。 Using eDNA to detect the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of invasive crayfish in the Honghe-Hani rice terrace World Heritage site[J]。 PloS one, 2017, 12(5): e0177724。

8。 海關總署網站。 嚴防外來物種入侵嚴打瀕危物種走私 海關築牢生物安全屏障嚴守第一道防線。

9。 張春霞, 章家恩, 郭靖, 等。 我國典型外來入侵動物概況及防控對策[J]。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2019, 50(5)。

TAG: 物種入侵小龍蝦外來福壽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