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中對長者或老人的稱呼

中國古代在相互稱呼時很有禮貌。

常用的對稱詞有“ 爾”、“ 而”、“ 若”、“汝”、“乃”等幾個詞,表示你、你們的意思。

常用的敬稱詞古漢語中主要是“子”,親暱的對稱詞有“吾子”,還有夫子、夫君、夫公等表示對男子的尊稱。

在稱呼自己的親屬時,常用“家”、“舍”、“先”、“亡”這幾個字。

家、舍有謙恭平常之意,而先、亡含有懷念哀痛之情。

在稱呼對方親屬時,常用“令”、“尊”、“賢”三字。

令含有善與美之意;“尊”相當於今天的“您”,用在尊稱長者;“賢”相當於公或君,用在稱呼對方叔父以下者。

在用對方職務相稱時,我國封建社會里有嚴格的規範,如對帝王尊稱君、人君、人主、天子、君王、皇上等;對宰相敬稱君侯、丞相、相公、中堂等;對將帥敬稱主帥、主將等。

古代尊稱

父:古代對男子的尊稱。“父”本義不是父親,而是父系氏族社會中司火的長者,後成為對男子的尊稱。

大約至周代,“父”才成為父親的別稱。

公:古代對男子的尊稱。甚至父親對兒子說話,有時也以“公”相稱,用來表示鄭重或愛重。

子:古代尊稱,男女皆可稱之。

學生對老師也稱“子”。

夫妻之間又互稱“內子”和“外子”。

長者:古代尊稱。指有德行受尊敬的人。

卿:古代尊稱,古時使用較廣,君稱臣為“卿”,夫妻之間稱“卿”或“卿卿”。

先生:古代尊稱,多稱師長、老人或有德行的人。

閣下:是舊時對一般人的尊稱。常用於書信之中。

原意也是由於親屬同輩間互相見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閣下的侍從轉告,而將侍從稱“閣下”,後來逐漸演變為對至友親朋間尊稱的敬辭。

足下:在古代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足下意為“您”。

麾下:是對將帥的尊稱。

陛下:“陛下”的“陛”指帝王宮殿的臺階。

“陛下”原來指的是站在臺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言時,不敢直口乎天子,必須先呼臺下的侍者而告之,後來“陛下”就成為對帝王的敬辭。

殿下:和“陛下”是一個意思,原來也是對天子的尊稱。

漢代以後演變為對太子、帝王的尊稱,唐代以後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稱為“殿下”。

令尊:舊時稱對方父親的敬詞。令有善、美之意,故用為敬詞。

尊公:亦稱“尊大人”、“尊大君”。

舊時稱對方父親的敬詞。

尊與卑相對,指地位或輩分高,故用敬詞,如“尊翁”、“尊駕”。

令堂:舊時稱對方母親的敬詞。

令郎:舊時稱對方兒子的敬詞。

原稱“令郎君”。

令嗣:舊時稱對方兒子的敬詞,同“令郎”。

令子:舊時稱對方兒子的敬詞。

令愛:並作“令嬡”。舊時稱對方女兒的敬詞。

令正:舊時稱對方嫡妻的敬詞。

令兄:舊時稱對方之兄的敬詞。

令弟:舊時稱對方之弟的敬詞。

令坦:舊時稱對方大婿的敬詞。

仁兄:舊時對同輩友人的敬稱。常用於書信。

賢兄:舊時對同輩友人的敬稱,賢指德才之眾,故用為敬詞。

仁弟:舊時對同輩中青年者的敬稱。師長對學生,年長者對幼子亦常以之為稱,表示愛重。

賢弟:賢弟意為“仁弟”,賢有德行好、才能出眾之意,故習以為敬詞 。

TAG: 敬詞尊稱舊時對方敬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