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昌:打油詩創始人是唐朝的,那人寫的打油詩是什麼意思

萊州人的老鄉張宗昌(1881年—1932年),曾在民國年代軍閥混戰時期擔任山東軍務督辦兼山東省省長。

張宗昌:打油詩創始人是唐朝的,那人寫的打油詩是什麼意思

有民間歌謠:“也有花椒也有姜,鍋裡煮的張宗昌。早來的,吃點肉,晚來的,喝點湯。”關於此人的傳說很多。其中一個方面,是說寫了些“打油詩”。如關於濟南趵突泉的:“趵突泉,泉趵突,三個眼子一般粗。咕嘟咕嘟一咕嘟。”

“打油詩”,創始人是唐朝的張打油,那人一天早上看見下雪,寫道:“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因為作者叫張打油,詩就叫“打油詩”。打油詩,不是正兒八經的詩,沒有詩意,有發揮,有想象,但不是合乎詩的要求的。大多經不起推敲,有一點小幽默,也因為都押韻,所以,也能流傳。人們覺得有些趣味,就不去多想。就不去想雪下到狗身上,狗能不抖一抖?黃狗不會成為白狗,白狗也不會“腫”。

張宗昌:打油詩創始人是唐朝的,那人寫的打油詩是什麼意思

張宗昌,人稱“三不將軍”,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槍,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做的壞事不少。像說在鍋裡“煮”他的民間歌謠,還有一些。

濟南有位文史收藏家趙曉林,蒐集了許多關於張宗昌的史料,其中還有一本《效坤詩鈔》。效坤是張宗昌的字。此人不是隻寫了一兩首打油詩,還是一本詩結集吶!

趙曉林在一篇文章中,給我們披露了幾首,我們可以見識見識這位“三不將軍”的詩才。一首叫《笑劉邦》:“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項羽詩中有“力拔山兮”句,張詩由此說事。後兩句用的劉邦語氣,但那格調分明是張氏本人的。一首《俺也寫個大風的歌》:“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是套的劉邦的《大風歌》,然而那味道是張氏的,也是地道的軍閥語。

一首《遊泰山》:“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後兩句是顛過來倒過去,稱為想象,還算不上。想象裡有情理,這裡什麼理也沒有,一座山不可能倒過來,倒過來也不可能下邊細來上邊粗,上邊的嘩啦下來,還是下邊“粗”。一首叫《詠閃電》:“忽見天上一閃電,疑是玉皇要抽菸。如果玉皇不抽菸,為何又是一閃電?”也是張氏“想象”。玉皇不抽菸。閃電就不閃了?一首《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頂上有蛤蟆,一戳一蹦躂。”這是典型的順口溜。生活中,許多順口溜,是這手法。一句連一句,下句連上句,押嚴格韻。許多民間歌謠,也是這手法。

張宗昌:打油詩創始人是唐朝的,那人寫的打油詩是什麼意思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三不將軍”,還有點“詩才”,至少了解生活中的順口溜和民間流傳的歌謠。但詩仍然都是沒有詩意的“打油詩”。

TAG: 張宗昌打油詩一首白狗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