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去世後,為什麼要定一個特別的廟號?這個特別的名號是什麼

古代皇帝去世以後,都會被供奉在皇家的家廟裡,還會取一個特別的名號,即我們所說的“廟號”。廟號代表著皇帝生前對國家的功績,特別是當諡號漸漸無法真實顯示對皇帝的評價時,廟號反而更能對一位皇帝蓋棺定論。

因此,廟號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十分重要。比如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間,有司上奏:“武皇帝撥亂反正,為魏太祖,樂用武始之舞;文皇帝應天受命,為魏高祖,樂用鹹熙之舞;帝制作興治,為魏烈祖,樂用章斌之舞。”

也就是說,曹叡在生前,就已經為自己定好了廟號“烈祖”。為此,東晉史家孫盛還曾批評過曹叡,認為他違背了禮制。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來,皇帝對於廟號的重視。

在諸多廟號中,“仁宗”並非評價最高的,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得到這一廟號,就說明這位皇帝,生前性格仁慈寬厚,對天下也是實行仁政。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歷史上這4位“仁宗”皇帝,誰是實至名歸,誰又擔不起這個“仁”字。

古代皇帝去世後,為什麼要定一個特別的廟號?這個特別的名號是什麼

宋仁宗趙禎

宋仁宗應該是公認的,最擔得起“仁”字的皇帝了。

他的“仁”,可以體現在個人身上。比如有一次宋仁宗晚上想吃烤羊,卻因害怕臣下采辦時會擾民,就強行忍了下來。有一次晚上想喝羊肉湯,同樣害怕勞師動眾,又忍了下來。有一次包拯進諫,唾沫都飛到宋仁宗臉上了,他也沒有打斷包拯說話,之後還採納包拯的建議。

他的“仁”,可以體現在大臣身上。都知道宋仁宗在位期間,國家出了非常多的人才。比如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曾鞏、王安石、晏殊、范仲淹、韓琦、包拯等等。唐宋八大家有六位,都是出現在宋仁宗時期。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有什麼樣的下屬,能出這麼多名人,就足見宋仁宗有多“仁”。

他的“仁”,還可以體現在國家上。宋仁宗在位期間,北宋的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得到很大的發展,所以《宋史》才會稱讚他:“《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史學家們也將宋仁宗執政時期,稱之為“仁宗盛治”。

古代皇帝去世後,為什麼要定一個特別的廟號?這個特別的名號是什麼

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元仁宗雖然是蒙古人,不過他在位期間大力推行改革,重用漢臣,實行科舉制度。從他執政的政策來看,的確符合一個“仁”字。只可惜元仁宗僅在位9年,就以35歲的年紀去世了。

而從性格方面,《元史》中是這樣記載他的:“仁宗天性慈孝,聰明恭儉,通達儒術,妙悟釋典……平居服御質素,澹然無慾,不事遊畋,不喜征伐,不崇貨利。事皇太后,終身不違顏色……其孜孜為治,一遵世祖之成憲雲。”可見他生前為人仁慈寬厚,仍然符合這一廟號。

古代皇帝去世後,為什麼要定一個特別的廟號?這個特別的名號是什麼

明仁宗朱高熾

比起明仁宗,元仁宗在位9年都已經算不錯了,畢竟明仁宗在位還不到一年,就駕崩了。那麼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憑什麼能獲得“仁宗”的廟號呢?

雖說明仁宗在位時間不長,可他卻有著相當豐富的治國經驗。早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朱高熾就以燕王世子的身份監守北平。後來朱棣登基,數次北征,朱高熾又以太子的身份監國。所以雖說皇帝沒當多久,可實際上,明仁宗治國的經驗豐富。

在監國期間,明仁宗就一直實行仁政,他甚至反對朱棣推行的一些苛政,即位後便將其廢除。朱棣手下的大臣們選擇擁護朱高熾,也是看中他仁慈寬厚,將來會是一位“仁君”。只可惜明仁宗也去世很早,被後世看作是明朝一大遺憾。

古代皇帝去世後,為什麼要定一個特別的廟號?這個特別的名號是什麼

清仁宗愛新覺羅·永琰

對於嘉慶帝這個“仁宗”廟號,一直存在爭議。其實,嘉慶還是很能體現他仁慈寬厚那一面的。比如紫禁城一向禁止騎馬,可嘉慶體恤那些年邁的大臣,就會特許他們騎馬或乘轎來上朝。

許多人都說,清朝是從嘉慶這裡開始衰退的,所以將一切過錯歸於嘉慶。可實際上,這事還要怪乾隆,清朝早在乾隆末期,就已經出現種種問題了。按照嘉慶的性格來看,他如果做一個守成之君,應該是沒問題的。可問題就是,他接手的江山,並不是處於鼎盛時期,而是有諸多頹勢等待挽救。很明顯,嘉慶沒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清朝越來越衰敗。

總的來說,嘉慶還是擔得起這個“仁”字的,只是他和其餘幾位“仁宗”比起來,就顯得要弱些罷了,但過錯不能歸於他一人身上。原本如果乾隆短壽一點,或是他屬意的兒子長壽一點,這皇位也輪不到嘉慶。

TAG: 廟號明仁宗宋仁宗嘉慶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