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堪稱史上最作死之人,父親、兄弟侄兒一忍再忍,無奈放銅缸烤死

文/花開無田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朱棣一生共有4個兒子,除了最小的兒子朱高爔早早夭折,其餘三個兒子便是長子明仁宗朱高熾以及二兒子朱高煦和三兒子朱高燧。但是這兄弟三人的脾性卻各有不同,長子朱高熾仁厚儒雅,但是要說誰最奇葩,最作死怕不是非二兒子朱高煦莫屬。

在建文帝登基為帝之後,聽從老師黃子澄、齊泰的意見,進行削藩,而眼見危機,本就久經沙場的朱棣藉口“靖難”,起兵反抗。雖然建文帝年少不經世事,但是在開始時,實力明顯佔據優勢,又有法理正統,而朱棣則勢單力薄。朱棣遂命令長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而二兒子朱高煦則隨軍出征。在東昌之戰中,大將張玉戰死,幸虧朱高煦趕到才得救。1402年,在朱棣在浦子口被建文帝打敗,形勢危急。而一身虎膽的朱高煦趕到,率軍殺出重圍,大破建文帝軍隊。大抵是朱棣的一句,“吾力竭矣,兒當鼓勇再戰。”讓他自覺天下無匹,包括國家的儲君,父王的帝位也都應該是他朱高煦的,更別說大哥朱高熾不得人愛,還體弱多病。

他堪稱史上最作死之人,父親、兄弟侄兒一忍再忍,無奈放銅缸烤死

在輔佐了父親朱棣登基之後,他坐不住了。因為他想當太子。朱棣在思慮再三之後,還是決定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而分封朱高煦為漢王,封地為雲南。這位皇子說“我何罪,處我荒徼?”,朱棣這位父親雖然對旁人夠狠厲,但是對於自己的親兒子倒是足夠好,一想既然兒子嫌棄蠻荒之地,那就找一處便捷之地,於是再次分封到了青州。青州乃是九州之一,古齊國故地,但是朱高煦又說了“我何罪,處我瘠土”,又嫌棄貧瘠,還是不去。

朱棣這位慈父,實在無奈。只得任由他在南京城安頓下來。但是這位的小九九,明眼人都知道就為了那儲君之位。而在南京,父親眼皮之下,他也驕縱不法。將朱棣的天策衛要來,自比成唐太宗李世民,捎帶腳來以嗓子“看看我像不像唐太宗”,期間還多次構陷大哥朱高熾,害死解縉等名臣。最為朱棣不能容忍的便是他私自招募三千人,並且殺害了兵馬指揮徐野驢。

他堪稱史上最作死之人,父親、兄弟侄兒一忍再忍,無奈放銅缸烤死

即便是最仁慈的父親,朱棣也終於忍無可忍要將他廢為庶人,辛虧自己的大哥,後來的明仁宗仁厚向朱棣求情, 才算得免。但也也便將他改封到了山東樂安。按道理,作死到了這裡也該差不多了。可未成想這只是開始,父親朱棣剛剛去世,朱高熾即位,這位便想著伺機叛亂。而明仁宗則念及兄弟之情,非但沒有怪罪,反而是給他加封俸祿,賞賜寶物,可是明仁宗的以德報怨也換不掉這位作死的兄弟對皇位的覬覦之心。

明仁宗,只做了9個多月的皇帝,便溘然長逝。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於是在山東的朱高煦又想著在半路截殺朱瞻基這個侄子,萬一成功了……但是等來的是,侄子朱瞻基的登基訊息。侄子還是沒有歸罪這位怪叔叔,但是這也只是開始,1426年八月,他還是沒忍住,起兵反叛。即便如此,明宣宗御駕親征伊始,都寫信希望叔叔能夠回心轉意。面對明宣宗的大軍圍城,這一次朱高煦倒也是算識相,翌日,便出城找侄子投降。

他堪稱史上最作死之人,父親、兄弟侄兒一忍再忍,無奈放銅缸烤死

雖然諸位大臣紛紛諫言,謀反必須殺頭。但是明宣宗卻動了惻隱之心,到底是親叔叔。於是,便只是將朱高煦廢為庶人,當然老朱家的仁慈也只是在對待朱家一姓,與其叛亂的640多人全部誅殺。

在將叔叔廢為庶人之後,將其安置在皇城西安門。本事已至此,年已46歲,是該成熟,不作死了。但是,這位卻在侄子前來探望自己之時,大抵是心裡憤懣,給了侄子一計掃堂腿……也正是如此,朱高煦完美的為我們解答了什麼是不作死不會死。

他堪稱史上最作死之人,父親、兄弟侄兒一忍再忍,無奈放銅缸烤死

大怒之下,明宣宗命人用銅缸將朱高煦扣住。但是,他心中自有萬般不服,竟然又頂著大缸橫衝直撞,哎,無奈之下,侄子明宣宗也好成全了這位作死的叔叔,下令在銅缸周圍堆放木炭,將這位作死之王,活活烤死,幾個兒子也被一起殺掉。

參考資料:《明史》

TAG: 朱高煦朱棣朱高熾侄子明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