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且深度達到35米深,當時是如何得來的呢?

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且深度達到35米深,當時是如何得來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最早關於水銀的記載,認為地宮裡“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東漢史學家班固的《漢書》裡也說道:“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也說過地宮:“下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

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且深度達到35米深,當時是如何得來的呢?

可以看出在司馬遷之後,許多歷史學家也都基本繼承了司馬遷的看法。司馬遷在《史記》裡引用的資料應該說比較可靠,畢竟漢朝掌握秦陵地宮構造圖的可能性比較大,而司馬遷也有資格接觸到這些材料。

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且深度達到35米深,當時是如何得來的呢?

根據以上說法,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來推測,35米深的海比較符合,但是他們忽視了35米深究竟需要生產多少水銀才能滿足。有人計算,根據地宮偌大的面積,35米深大概需要13000多噸,直到目前為止,我們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每年出產不過900多噸水銀。

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且深度達到35米深,當時是如何得來的呢?

給秦陵提供水銀的被認為是以出產水銀聞名的四川涪陵汞礦,也就是“巴寡婦”所在地,但這個礦一直到清朝也僅能進貢300來斤。這是當時的生產力遠遠達不到的。所以,地宮內水銀的深度很可能不超過10釐米。

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且深度達到35米深,當時是如何得來的呢?

太史公在《史記·貨殖列傳》中這樣記載巴寡婦清:“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檯。”所以我們可以推測,這個寡婦當時與秦始皇關係較好的原因就是為其提供硃砂礦來進行提煉汞,這項技術早在春秋戰國時期。

TAG: 水銀35寡婦司馬遷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