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為什麼要選擇前排後排?前排危機重重,好像是眾人皆知的事

導語:冷兵器時代,戰爭集中性、大規模爆發,往往不是常人能控制的。有戰役,就有前排、後排。前排最危險,好像是眾人皆知的事情。那麼,在明知前排危機重重的前提下,為何很多將士毫無懼色,爭相當前排?前排的效益比如何?前排真的如我們想的那般艱險異常麼?讓我們一起來揭開歷史的迷霧,來細細的窺探一下吧!

一、行軍作戰前排武器精良化

古代行軍作戰,佔據主要因素的便是人。可把人的作用排除在外,天時地利以及武器裝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一些歷史書籍,在一些相關影視劇記錄當中,都能夠看到:

前排士兵與中後排士兵有著明顯的服裝差異。

這並不是電視劇有意為之,也不是某些史籍資料的肆意編撰。從

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到明朝中後期

,我們都能夠在對應的歷史資料當中查閱到前排和中後排士兵的服裝差異化。

進攻性武器和防禦性武器的分類

得益於古代文明歷史漫長,我們暫且將

石器時代、青銅時代

拋棄在外,單純的來談一談鐵器時代對應的武器裝備。

古代打仗為什麼要選擇前排後排?前排危機重重,好像是眾人皆知的事

古代衝鋒陷陣時有著對應的

步兵、騎兵以及攻城防守兵

等不同兵種,而對應的不同兵種也有著不同的裝備。裝備又分為近

距離戰鬥、遠距離戰鬥、保衛格鬥

等多方面。同樣的,如果在把武器按照他們的規格大小進行分類,又有

短兵器、長兵器、戰車、戰馬、戰船

等等。

而古代的大多數戰役當中,前排衝鋒騎兵會遭受最為猛烈的進攻。(在勢均力敵的前提下)如果把前排士兵當中的騎兵忽略掉的話,前排的戰車、戰馬以及前排的衝鋒兵將會緊隨其後,遭受到第二輪猛烈的進攻和衝刺。

前排士兵的武器比較

a。精銳的鎧甲

行軍作戰時,對於鎧甲有著嚴格的約束,比如重鎧甲、比如輕鎧甲。而在冷兵器的行軍作戰當中,前排有很大機率獲取重鎧甲的。所謂的重鎧甲,一般重量在四十斤往上,能夠防禦住絕大多數的傷害。在面對敵人的炮火衝擊、弓箭刀槍衝擊時,能夠守住主要部位。

b。盾的防護

古代的盾一般都是用

精鐵打造

而成,可以保證弓箭射不穿,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進行輪番轟炸時也能夠起到短暫的防禦性作用。

我們經常能見到盾和長槍相互配合,前排士兵人手一個盾,然後將長槍附庸在上來抵禦對方騎兵的第一輪衝擊。

盾的質量在正常行軍作戰時一般處於上佳狀態,而盾的數量極其有限,很難保證人手一副。

一般情況下,除前排士兵尤其是第一排士兵之外,所有的人都沒有盾護身。

c。矛的衝擊

在《三國演義》當中,好像呂布給我們熟知的印象便是:手持方天畫戟,一通亂砍。

但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呂布其實使用的是長矛。

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

同樣的道理,長矛的數量也極其有限,而且長矛的矛使用的是特殊材質,極其堅固、牢靠。因為材質受限,再加上古代的工業系統不完善,就必然會導致矛的總數量也極其受限,一般情況下可以

給前排士兵配合盾的防護進行突刺。

d。其他武器

除了這些場面上的武器之外,還有很多。比如攻程車以及雲梯,這些武器都採用特殊材料,能夠給前排士兵,尤其是正在衝擊計程車兵予以恰當的防護。

前排武器的缺陷

的確,這些武器非常的精良,裝備也非常的奢侈,但是這些防禦性武器僅僅能夠幫助前排士兵抵過第一輪,第二輪甚至是第三輪的衝刺。

古代打仗為什麼要選擇前排後排?前排危機重重,好像是眾人皆知的事

以雲梯為例,古代的雲梯往往會配合著馬皮以及諸多動物的皮毛來起到防火的作用。可即便如此,當士兵攻城略地、攻打城池時,也會遇到諸多困難。

我們繼續來看:

除了這些武器方面的精良化,優勢化之外,還有什麼能夠讓前排士兵鼓起勇氣和敵人殊死搏鬥呢?

二、前排士兵多方遴選

前排士兵的去平庸化

按照大家的常識理解,古代行軍作戰既然前排這麼危險,乾脆讓一些新兵蛋子在前排衝鋒好了,保留自己的精銳在後方補刀不就可以了嗎?

非常抱歉,在古代的行軍作戰當中,前排非但不是平庸計程車兵,反而是整個部隊當中精銳的精銳。

《資治通鑑》當中的記載

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

謝玄曾經親自招募了諸多精銳將士,而且把這些精銳將士當作整個部隊的先鋒軍。這種行軍作戰非但沒有讓精銳部隊沖垮,反而保證了每戰每捷,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西夏軍的行軍作戰

得漢人勇者為前軍,號‘撞命郎’

在南北宋時期與西夏的諸多對抗中找到了非常有趣的記載,西夏的行軍作戰非常特殊,他們招募的並不是西夏本地的軍人,而是招募漢人。在得到諸多非常勇敢的漢人時,便把他們當做前排進行衝鋒陷陣,名為

撞命郎

在這個時間段,西夏的行軍作戰戰力暴增,取得了諸多戰績。

英軍的騎兵衝鋒

在18世紀甚至更早的年代,英國曾經展開了一系列的對外戰役。

而在那個以騎兵為主的對外擴張年代裡面,英軍招募了數十名非常勇猛的戰士,每次行軍作戰,這些位戰士都會在最前方努力打拼。

古代打仗為什麼要選擇前排後排?前排危機重重,好像是眾人皆知的事

而這一個路數是英帝國在其它國家作戰時發現的,與某些國家作戰時對方的排頭兵異常勇猛,並且怎樣打都打不掉,給己方軍心帶來很大的不穩。不久之後,英帝國照葫蘆畫瓢,打造出一支勇猛的軍隊。

三、前後排士兵死亡比例問題

我們現在已知兩個前提:第一個前提前排士兵的武器精良,第二個前提前排士兵異常精銳。

而這兩個前提造成了一個困難,這個困難如果短時間內無法解決,將會動搖帝國的根基,那就是

前排士兵的折損率非常大怎麼辦?

的確,前排都是精銳,前排也能扛能打,可是請注意

任何一個帝國它的精銳部隊都是極其有限的

。簡單講,如果打錯了一場戰爭,那就動搖了國本,因為精銳全都打沒了。精銳為什麼會打沒呢?因為這些士兵在前排,他們的損失率非常的大。

但真實情況是這樣嗎?我們繼續來看。

古代打仗為什麼要選擇前排後排?前排危機重重,好像是眾人皆知的事

陣法的多方面約束

古代行軍作戰,除了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之外,最多的便是陣法。

比如戚繼光的鴛鴦陣,再比如孫子兵法當中對於行軍作戰的諸多約束。

在陣法的變化當中,很多情況下並不是讓前排一直當前排,簡單講前排的後面還有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而在行軍作戰趨於穩定時,便會讓前排精銳撤下,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替補。

透過陣法的變換可以讓前排精銳得到短暫的緩息,而這個短暫的喘息極大降低了前排士兵的折損率。

冷兵器時期的特殊優勢

冷兵器時期並不像熱兵器那樣一炮轟掉一大片,而是單純的人與人之間透過武器的對接來進行殊死搏鬥。

如果我們說的再直白一點的話,在冷兵器時代最開始的短暫衝鋒對於前排的損失率較大之外,再之後等後方部隊能夠延續上來,後方部隊能夠支撐起整個戰場的時候,

前後排的損失差並不大,因為所有計程車兵都是短兵相接。

而這種短兵交接可以保證士兵們的公平性,尤其是在戰役行進一段時間之後的公平性,這種公平效能夠讓前排士兵減緩壓力,能夠讓前排士兵找準時間點進行下一輪的突刺。

古代打仗為什麼要選擇前排後排?前排危機重重,好像是眾人皆知的事

遠端武器的進攻

儘管話題探討的是冷兵器時代,但是遠端武器還是很多的,

比如弓弩、比如投石車

請注意古代行軍作戰弓弩手和投石車很少在短兵交接處進行進攻,因為這個時候可能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除非是特殊戰役。

而在絕大多數戰役時,投石車以及弓弩手是要射住陣腳的,也就是讓敵方的後排、大後排感到威脅並且自動散開,這樣可以起到一個威懾力作用,除此之外還能夠擾亂敵心。

而這種遠端武器的進攻,提高了行軍作戰中後排的死亡率,讓後排的死亡率和前排的死亡率相差不大,最起碼沒有之前那樣懸殊。

四、前排士兵戰功及獎賞問題

在前面三個章節當中,我們進行了綜合比較,在比較之後得出一個前提:

前排士兵的損失率或許比後排士兵的損失率高出一些,但是高出的那一部分並不是非常的多。

在本章節當中我們進行一個全面的概述,來看一下前排士兵可能遇到的戰功以及獎賞問題。

先登和斬首問題

接下來我們需要講一講前排士兵他們的獎賞性問題,而這個獎賞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先登

什麼叫做先登呢?簡單講就是第一個攻上城頭,並且在城頭上穩住,能夠鼓舞士氣,讓後方士兵大量跟隨的人。

下下邑,先登,賜爵五大夫

這句話講的是漢朝初期周勃的功績,也就是說在攻打下邑的時候,周勃是先登。

古代打仗為什麼要選擇前排後排?前排危機重重,好像是眾人皆知的事

有趣的是在我們查詢與周勃相關的官階評級,以及對應記錄時能夠發現周勃的官階極高(最高擔任過右丞相)。我們無法透過直接證據表明周勃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因為他在攻打下邑的時候是先登。

但是從周勃攻打下邑並且成為先登之人時賞賜的爵位就已經能夠看到,整個

帝國行軍作戰時對於先登之人的看重度。

壯士在軍,攻城先登……為重賞使也

這句話引自《史記貨殖列傳》,而在《史記貨殖列傳》當中也明確表示一旦在前排的勇士能夠做到第1個先登所得到的諸多賞賜和獎勵。

而斬首,指的是古代行軍作戰時能夠砍殺敵人首級。

一公士,二上造……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

這是秦帝國的相關規定,不全面,事實上也沒有辦法全面,如果把整個段落全部解釋一遍的話沒有一萬字是解釋不了的。簡單講這就是秦帝國的一個初始制度,在這個初始制度當中,只要你能夠砍殺足夠的敵人,就可以成為一方侯爵。

勇士、武士、死侍三者的區別

在古代前排士兵有著不同的三個稱號,而這三個稱號似乎也有著與之對等的不同獎賞,以及他們本身願意當做前排的諸多考量。

勇士只是單純的希望能夠在行軍作戰時展現出自己勇武的那一面,他們天生就是戰場的操控者,天生就喜好當士兵,就喜好在戰場當中殺敵立功。

古代打仗為什麼要選擇前排後排?前排危機重重,好像是眾人皆知的事

哪怕他們在當士兵時,長官明確告訴他們,即便打了勝仗也不會有絲毫獎勵,他們也不會猶豫,毅然決然的來到戰場,並且享受這樣的快感。

而武士是有一定的戰鬥技能,並且更側重於功利方面的將士。

這一部分武士先天性格鬥技能特別強,在行軍作戰當中也能夠得到諸多的個人榮譽,甚至在戰鬥過程中比之前的勇士能夠享有更多的技能。

死侍則是最為特殊的,行軍作戰當中他們這一些人可能已經被判了死刑,或者在監獄當中永無出頭之日,對他們來說與其在監獄當中度過餘生倒不如在戰場上當個排頭兵。

一旦戰役勝利或者自己表現非常好的話,就直接免了牢獄之災,甚至能夠在軍營扎穩腳跟。

五、綜合效益比解析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古代行軍作戰一直不吝嗇對士兵的獎賞,除了特殊年代,

比如在明朝末期的時候,整個帝國實在是沒有多餘的錢財了,對於士兵的賞賜也降低到了極點。

但是除了特殊朝代以及特殊年月之外,絕大多數情況下行軍作戰與之對應的豐厚獎賞是直接掛鉤的,也正是透過豐厚獎賞來刺激士兵,來讓他們在戰場當中殺敵立功。

古代打仗為什麼要選擇前排後排?前排危機重重,好像是眾人皆知的事

前排士兵他們的目的明確,甚至明確到了極致。來戰場就是為了殺敵,就是為了立功,就是為了領獎賞。而當獎賞達到一定額度,並且能夠保證前排士兵不會全軍覆沒,能夠有緩息之力,甚至能夠博得一個美好未來的時候,將士便紛紛開始向前排士兵靠攏,並且希望能夠成為前排的一份子。

歷史啟示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古代行軍作戰往往會用一些能夠激勵士兵們那顆躁動的心的一些詞彙、一些辭藻來多加修飾,來提高行軍作戰的戰鬥力。

但是後來不少的將軍發現,如果單純的憑藉一些詞藻來激勵士兵,來讓他們奮勇向前很困難,也很難實現。更多的時候透過大額度的獎賞來刺激前排士兵勇往直前,透過大幅度的陣法排程來保證前排士兵有喘息之機,給前排士兵一個機遇,前排士兵也會給將軍一個驚喜。

TAG: 前排士兵行軍作戰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