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何會被稱為史上最有才華的大臣?

李少紅導演的長篇鉅製《大宋宮詞》,播出以來被瘋狂吐槽,可真是撲街撲慘了。

女主角劉娥太白蓮花,男主角趙恆的人設更是糟心,反倒是一些配角得了些稱讚。比方說梁冠華飾演的寇準寇大人,胖胖的,萌萌的,很是圈了一波粉。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何會被稱為史上最有才華的大臣?

要說寇準,得益於戲劇、民間話本的傳播,剛正不阿的形象很是深入人心。但對於歷史上真實的寇準,很多人瞭解得並不多。

他少年成名,為人剛直,受太宗、真宗重用,在北宋的政治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澶淵之役,若非他處變不驚、力挽狂瀾,建炎南渡的局面可能會提早100多年發生。

但寇準四十多年的仕途生涯,也充滿了波瀾與坎坷,一生四起四落,晚年客死他鄉,頗為淒涼。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北宋名相的跌宕一生。

01。十九登第,拒不欺君

寇準出身名門望族,天資聰慧,從小飽讀詩書,15歲就精習《春秋》。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19歲的寇準通過了會試考試,即將參加殿試,被皇帝親自驗看。

當時宋太宗選拔人才,偏好年長一點的,年紀太輕的往往不被看好。於是,就有人建議寇準,年齡可以虛報幾歲嘛。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何會被稱為史上最有才華的大臣?

沒想到寇準卻說:“準方進取,可欺君邪?”

我剛剛準備要踏上仕途,怎麼可以欺騙陛下呢?

當然,是金子便會發光。沒有虛報年齡的寇準,依然被宋太宗看中,年紀輕輕便進士及第,授官大理評事,從此踏入仕途。

因為業務能力強,政績卓著,寇準不斷被委以重任,獲得擢升。

02。直言敢諫,被贊“當朝之魏徵”

寇準以直言敢諫著稱。每次朝會上百官言事,他總是踴躍大膽地發言,且言辭激烈。

端拱二年(989年),寇準向宋太宗奏事,但他的意見和太宗意見不合,太宗越聽越不高興,索性轉身向後宮走去。

寇準一時情急,竟忘了君臣名分,上前一把抓住太宗的龍袍,執意請皇帝聽完自己的陳奏。

好在,宋太宗還算是個比較開明的君主,雖然心裡略有不爽,還是再次回到龍椅上,重新聽取寇準的諫言。

事後,宋太宗回過味來,覺得寇愛卿真是一片拳拳忠君為國之心呀!對寇準的“挽衣留諫”一事,極為讚賞。

他越發地器重寇準,還常常在眾人面前誇讚:“朕得到了寇準,就像是唐太宗得到了魏徵!”

《大宋宮詞》也展現了一截寇大人“扯袖子”的名場面,不過移花接木到了真宗身上,十分好玩,也十分生動。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何會被稱為史上最有才華的大臣?

寇準剛直的性格,使他能很快得到皇帝信賴,也得到一些正直寬和的官員支援,是其仕途高升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過於剛直好爭的性格,也是把雙刃劍。

這使得寇準容易情緒衝動,經常面詆同列、固執廷爭,不但得罪了不少同僚,以至屢遭政敵的攻擊;有時也會使得皇帝反感,包括在想大用寇準時,會有所顧慮。

成為其仕途屢遭挫折的一個原因。

03。得罪同僚,兩次遭貶

寇準任樞密院直學士,和另一位長官張遜,素來不和。

有一回,寇準和同僚溫仲舒結伴而行,忽然路邊跑來一個瘋子,攔住他們的車馬,口中大呼“萬歲”。

要說這種事吧,本來也沒啥,但就怕有人以此做文章,搞出什麼欲“篡權奪位”的無中生有之“大事”。

果然,張遜獲悉此事後,便唆使另一位大臣王賓,到太宗那裡告御狀。

寇準這個暴脾氣,哪裡受得了這種詆譭。於是,他和張遜倆人,在太宗面前互相對罵,互揭對方的短處,吵得一塌糊塗。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何會被稱為史上最有才華的大臣?

堂堂朝廷大員,在朝堂之上玩起了潑婦罵街,成何體統?太宗極為惱火,把倆人都貶了官。

寇準就這樣被外放到了青州,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仕途失意。

不過這回倒沒失意多久。第二年,宋太宗便因思念寇準,又召他回朝,拜其為參知政事,也就是北宋王朝的副宰相。

這之後,寇準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在冊立趙恆為太子的事上,算是推了太宗一把吧;二是成功解決了秦州地區的番民騷亂。

此二事也著實讓寇準風光了好一陣子。不過很快,他又迎來了的第二次仕途挫折。

至道二年(996年),寇準因朝官名次排列的先後問題,與虞部員外郎馮拯發生了衝突。寇準剛硬強勢的態度,令馮拯十分憤怒,他向宋太宗進言,指責寇準霸道專權、壓抑自己。

好巧不巧,當時廣東轉運使康戩也向宋太宗反映,說朝廷大臣因不敢與寇準抗爭,所以寇準才“得以任胸臆,亂經制”。

宋太宗又召來宰相呂端,瞭解情況。呂端不敢虛瞞,對太宗說:“寇準性情剛硬又自以為是,臣等都不願意與他爭執,主要是怕傷了國體,造成惡劣的影響。”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何會被稱為史上最有才華的大臣?

宋太宗一聽,這還得了?寇準雖然有才能,又忠君愛國,但老這樣蠻橫搞不好同事關係,豈不是影響內部團結、公司發展嗎?

於是,趁寇準覲見之際,太宗便將同事們的反映告訴了他,主要是想給他提個醒,讓他稍微收斂下自己那過於強硬的脾氣。

沒想到,寇準非但不領情,還跳腳了,堅持要與那些“打他小報告”的人辯論一番。

太宗表示:“若廷辯,失執政體。”

如果在朝廷上辯論,你將在眾人面前失去做副宰相的臉面啊!

但寇準情緒激動,堅持叨叨叨、叨叨叨地不肯罷休。宋太宗相當不悅,嘆息道:“鼠雀尚知人意,況人乎?”

於是,寇準再次被貶官,外放鄧州。

04。“澶淵之役”,力挽狂瀾

寇準這次外放時間也不長,次年,也就是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去世,太子趙恆即位,是為宋真宗。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何會被稱為史上最有才華的大臣?

真宗即位之後,很快把寇準召回了中央,起先在工部任職,後經過一些遷轉,又做到了三司使。

1004年“聖相”李沆去世後,畢士安推薦真宗起用寇準為相,真宗很不放心地表示:“我聽說寇準強硬剛直,愛好意氣用事。”

畢士安又說了一番好話,大意就是寇準這人有決斷,能擔事,現在北邊邊患嚴重,正需要他這樣的霸道男總裁。

八月,寇準和畢士安同日拜相,為了謹慎起見,真宗令畢士安位居首位,也算是對寇準有所節制。

而恰如畢士安所說,寇準“天資忠義,能斷大事”,很快便在北宋王朝的危亡時刻,發揮了關鍵作用。

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大宋北方的鄰居契丹,在蕭太后和遼聖宗的親自指揮下,二十萬鐵騎南下,很快兵臨澶州(今河南濮陽)城,劍指開封。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何會被稱為史上最有才華的大臣?

朝廷裡不少人主張南遷,副宰相王欽若勸真宗移駕金陵(今江蘇南京),樞密院事陳堯叟則勸真宗避難成都。

真宗徵詢寇準的意見,寇準立馬問這是誰出的主意,真宗還挺有眼色,說你別管誰出的主意,就說行不行吧。

寇準堅決地表示:“將獻策之人斬首祭旗,然後北伐。”

您要是聽了這些計策,到時候人心崩潰,遼軍鐵騎長驅直入,江山就保不住了呀,我的皇帝陛下!

在寇準的力主之下,宋真宗終於決定御駕親征。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何會被稱為史上最有才華的大臣?

隊伍行進了幾日,眼看澶州城就在眼前了,軍中又開始流行南幸金陵的浮言。

宋真宗這人吧,耳根子比較軟,一聽這話就磨磨唧唧地不想去前線。寇準又說:“只可進尺,不可退寸。若回輦數步,則萬眾瓦解,敵趁其後,要去金陵也不可得!”

殿前都指揮使高瓊也說:“禁軍將士多為北人,倘若他們不願南下金陵,恐怕要出大亂子。”

總之,就是告訴皇帝,您要是現在慫了往回退,軍心立馬崩潰,到時候敵人在後面追,士兵又多是北方人,譁變都是有可能的,您就是想逃跑到金陵,也是跑不掉滴。

真宗這才打消了逃跑的念頭,御駕進抵澶州南城。在寇準的力主之下,真宗又親赴北城,鼓舞前線士氣。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何會被稱為史上最有才華的大臣?

巡視完畢,宋真宗將軍事全權交給寇準決斷,寇準留居北城,號令明肅,將士畏服。

在南城行宮的真宗派人去探視寇準的動靜,得知寇準與知制誥楊億每天通宵達旦地設宴飲酒,戲謔喧鬧,便高興地說:“寇準如此,吾復何憂!”

其實,這些都是寇準為安真宗的心,特意作出的舉動。

宋軍在皇帝御駕親征的鼓舞之下,軍心振奮,形勢漸好。而遼軍方面,大將蕭撻凜被宋軍的床子弩射死,士氣一落千丈,蕭太后審時度勢,提出議和。

最後,雙方以宋每年給契丹白銀10萬兩、絹20萬匹達成協議,罷戰言好。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澶淵之役中,寇準處變不驚,力挽狂瀾,對此,陳瓘在百年以後說:“當時若無寇準,天下分南北矣!”

當時要是沒有寇準,可能就提前100多年進入南宋了。

還有一點很有意思,當時真宗給使臣曹利用提出的議和底價是每年百萬歲幣,寇準卻私下囑咐曹:“雖有聖旨,如超過三十萬,我就要你的腦袋!”

最後,曹利用還真就以30萬給談下來了,這可是給北宋朝廷省下了不少錢啊!

05。晚年再度遭貶,淒涼客死異鄉

澶淵之役後的寇準,可以說是到達了人生中的巔峰時刻,風頭一時無兩。

而“澶淵之盟”後,宋遼締約,邊境太平,北宋朝廷也暫時處於安定狀態。

所謂,無事便生非。

國家危亡的時候,大家尚且能夠容忍寇準這種能力強的人獨掌大局,一旦太平沒啥事了吧,他這種霸道專斷的性格,便又會引起同僚不滿,甚至成為小人攻擊他的把柄。

王欽若便是這麼個小人。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何會被稱為史上最有才華的大臣?

澶淵之役中,王欽若被寇準推薦到大名府鎮守,也算是立下功勞的。但寇準看不上王欽若,對他多有排擠,這便引起了王欽若的嫉恨,找準機會就給寇準上眼藥。

宋真宗起初對“澶淵之盟”頗為得意,對挽狂瀾於既倒的大功臣寇準也很敬重,王欽若便挑撥道:“陛下為何不以澶淵之役為恥,反以為寇準有功社稷呢?”

真宗很吃驚,問為啥,王欽若答:“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以萬乘之尊而為城下盟,沒有比這更恥辱的了!”

宋真宗一聽,心哇哇的涼啊,臉上的神色都變了。

王欽若一看挑撥起效果了,心裡暗樂,加把勁繼續上眼藥:“陛下聽說過賭博嗎?錢快輸光時,賭徒總是孤注一擲。陛下,你當時就是寇準的孤注,夠危險的。”

被王欽若這麼三下兩下地一挑撥,宋真宗之後是想起“澶淵之盟”就覺得恥辱,看寇準是越看越不順眼。

話說他也不想想,如果當初是聽了王欽若的建議,南遷金陵,丟的可是半壁江山,難道不是更恥辱嗎?

景德三年(1006年)二月,寇準被擼了相位,下放到陝州去做知州。之後十多年,一直在河南、陝西等地做地方官。

直到天禧三年(1019年),在宰相王旦的建議下,寇準才得以重新回朝任職。

而此時,朝堂已發生了很多微妙的變化。宋真宗因患風疾,許多政事都交於皇后劉娥打理,劉皇后漸漸有把持朝政大權的趨勢。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何會被稱為史上最有才華的大臣?

寇準與真宗秘議,由皇太子攝理國政,並“擇方正大臣為羽翼”。

真宗本來是很讚許的,但寇準這個大嘴巴,有一次酒後失言,使得計劃被劉皇后的心腹丁謂獲悉。

在劉皇后、丁謂等人的操控下,天禧四年(1020年)四月,寇準又被罷相了,之後更是一貶再貶。

乾興元年(1022年),寇準被貶到南部海濱的雷州,到任後,連個像樣的住房都沒有。次年,寇準就在憂憤鬱悶中病故於雷州。

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新任皇帝宋仁宗批准了,但因所撥的費用有限,靈柩運到中途,錢就用完了,最後只得將寇準的靈柩,寄埋在洛陽鞏縣。

一代名相,以這種頗為淒涼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06。結語

戲劇和民間話本里的寇準,忠心耿耿,剛正不阿,睿智冷靜,集各種優點於一身,堪稱完美。

真實歷史中的寇準,實則是一個更為立體的人。

他忠君為國,剛直耿介,且能力很強,堪當大任,但他也脾氣暴躁,霸道專橫,且處事不夠謹慎。

他的性格帶給他很多幸運與榮耀,也使得他遭遇了許多政治災難。

但無論如何,縱觀寇準一生,對北宋貢獻實大!

TAG: 寇準真宗宋太宗王欽若澶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