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技術|雞啄肛啄羽的原因及防控

養雞技術|雞啄肛啄羽的原因及防控

啄癖症,也稱異食癖、惡食癖、互啄癖,是多種營養物質缺乏及其代謝障礙所致非常複雜的味覺異常綜合症。各日齡、各品種雞均能發病。雞群一旦發生互啄以後,即使激發因素消失,往往也將持續這種惡癖,致雞傷、殘、死,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

一、病因

啄癖發生的原因很複雜,主要包括環境、日糧和激素等因素。

1、環境因素 雞舍潮溼,溫度過高,通風不暢,有害氣體濃度高,光線太強,密度過大,外寄生蟲侵擾,限制飼餵未吃飽,墊料不足等。

2、日糧因素 日糧營養不全價,蛋白質含量偏少,氨基酸不平衡,粗纖維含量過低,維生素及礦物質缺乏,食鹽不足,玉米含量過高等。全價日糧的顆粒料比粉料更易引起,籠養比平養更易引起。

3、激素因素 雞即將開產時血液中所含的雌激素和孕酮,公雞雄激素的增長,都是促使啄癖傾向增強的因素。即互啄癖現象的發生與飼養管理情況、雞群營養情況、疾病、生理習性等綜合因素都有關係。

二、常見型別及誘因

1、啄肛癖:啄食肛門及其以下腹部是最嚴重的一類啄癖,見於高產籠養雞群或開產雞群,誘因是蛋過大,排出時努責的時間長,造成脫肛或撕裂,或者蛋不大但是雞的子宮收縮無力。也見於發生腹瀉的雛雞,誘因是肛門帶有腥臭糞便。雞舍光照過強過長(因為雞對紅色特別敏感,如果其他雞看到正在產蛋雞外翻的紅色的子宮,就會去啄)、或光照時間不穩定。(如果光線暗到其他雞不能發現,啄肛的發生率就會減少,但是光線太暗會影響到產蛋率)雞舍溫度過高;雞舍通風不良且雞群密度過大;營養不平衡:如微量元素不足;鈣磷缺乏或比例不當;日糧中鹽分含量不足;維生素不均衡;氨基酸不平衡等因素都可導致雞啄肛啄羽。雞群患球蟲病、雞白痢;雞體有羽蝨;如啄肛後,傷口感染,可致死亡。黴菌毒素中毒也會引起平滑肌鬆弛,產蛋無力,造成產蛋時間延長,發生啄肛。

2、啄尾根部羽毛:在籠養和圈養又無適當運動的雞群中最為常見。並與營養成分不平衡有關。常見於蛋氨酸、維生素或食鹽等缺乏。

3、喙趾癖:多見於平養的雛雞,常因飢餓誘發。可能因飼槽過高、飼槽少或面積不夠、飼槽離熱源過遠而找不到,致使較小的、體弱的或膽小的雛雞在強暴好鬥雛雞面前而吃不到飼料,久而久之就會啄自已的或身邊雛雞的腳趾。

4、逐頭癖:雞冠、肉髯凍傷或公雞打架時常誘發啄頭癖。常見於籠養雞。症狀是眼周圍皮下出血而變黑、變藍,肉髯因滲血而發暗舯脹,耳垂壞死變黑。

5、其它:還有喙蛋癖等。

三、綜合防制措施

防治本病時,首先應瞭解發生同類相殘的原因而加以排除,進而根據診斷出的病因,採取相應的綜合防治措施。

1、及時移走互啄傾向較強的雞隻,單獨飼養,隔離被啄雞隻,在被啄的部位塗擦龍膽紫,黃連素等苦味強烈的消炎藥物,一方面消炎,一方面使雞知苦而退。

2、斷喙:解決啄肛的辦法是斷喙(又叫切喙、切嘴)。一般在7~10日齡斷,斷喙時應避開免疫注射或其它應激因素,斷喙長度一般為雞喙長度的1/3。使用自動斷喙器時應注意,雞喙切下後的燙烙時間不能少於2秒,這樣不僅利於止血,而且能將雞喙前端角質層充分燙死,最後脫落,以後的再生組織邊緣一般比較肥厚,上下嘴殼閉合後前端形成“Y”狀。如果部分雞斷喙情況不理想時,應在110日齡前重新斷喙或修喙。

3、光照不可過強,以3瓦/米2的白熾燈照明亮度為上限。光照時間嚴格按飼養管理規程給予,光照過強,雞啄癖增多。育雛期光照控制不當,產蛋期易發生啄癖,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4、降低密度,為雞隻提供足夠的空間,可減少啄癖發生的機會。

5、加強通風換氣,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內有害氣體含量。

6、嚴格控制溫溼度,避免環境不適而引起的擁擠堆疊,煩燥不安、啄癖增強。

7、提供完善的平衡日糧,注意玉米含量不要過多,不可超過65%,無動物性蛋白配方應特別注意氨基酸的平衡,避免飼料單一,補足蛋氨酸、賴氨酸、胱氨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營養素,會收到良好效果。

8、已形成啄癖的雞群,可將舍內光線調暗或採用紅色光照,也可將瓜藤類、塊莖類和青菜等放在舍內任其啄食,以分散其注意力。

9、補喂砂礫,提高消化率。可從河砂中選出堅硬、不易破碎的砂石,雛雞用小米粒大小,成雞用玉米粒大小,按日糧0。5%-1%摻入。10、保證雞隻有充足的採食和飲水位置。

點分享

點點贊

點在看

TAG: 雛雞日糧光照雞群雞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