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博士後跨界學中醫

記 者 張 燕

實習生 陳周宇

近日,王偉鵬醫生早早來到位於柳汀街的方回春堂寧波館,這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是他考取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證後,第一次回寧波開診。

毅然舍下建築學博士的頭銜,投身杏林,回望17年漫漫學醫路,王醫生忍不住再次端詳桌案上母親親手縫製的脈枕,熟稔地穿上白大褂,微笑著靜候第一個患者到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出身於湖南邵陽一個教師家庭的王偉鵬,自小就酷愛國學。從小接受書法和古詩文訓練,讓王偉鵬練就了超強的記憶力和紮實的傳統文化基礎。王偉鵬自小體弱多病,幸好遇到鄉里的一位老中醫,透過中藥調理,幫助他健康成長。

王偉鵬對中醫,與其說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喜愛,不如說是一種發自心底的感念。2003年在瀋陽建築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王偉鵬因水土不服、身體不適,慕名去了當地一家中醫院掛了一位主任專家的號,然而治療效果不理想。為什麼小時候鄉下老中醫的治療效果能那麼好,現在大醫院主任專家的治療效果卻差強人意?王偉鵬很想弄清楚箇中緣由,於是走進書城,買回一本《黃帝內經》開始研讀,遂沉浸其中。

學醫路三拜名師

紙上得來終覺淺,臨床實踐是學醫的必經之路。2006年,時任寧波大學建築系講師的王偉鵬,拜了第一位中醫老師——寧波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周建揚,利用業餘時間到周老師門診抄方學習。一個搞建築的外行來學中醫,一開始周老師以為他是鬧著玩的,不過,第一次抄方,王偉鵬的一手好字就讓周老師刮目相看。更讓周老師驚訝的是,在之前的3年時間裡,王偉鵬已認真地學習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中醫方劑和中藥。周老師只需報出方劑名稱,王偉鵬便能一味不差地將整個方子寫出來。故而,周老師欣然答應收王偉鵬為徒。慢慢地,王偉鵬成了周老師門診時的得力助手。此後王偉鵬與周建揚成為寧波首批簽訂“傳統醫學師承關係合同書”的師徒之一。王偉鵬於2011年透過“浙江省傳統醫學出師考試”,於2013年透過“助理中醫師考試”,2014年獲得助理中醫師資格證。

2007年起,王偉鵬開始在職攻讀南京大學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專業的博士學位。此時他發現南京中醫藥大學有位博士生導師、經方大家黃煌教授,醫學思想獨樹一幟。王偉鵬透過電子郵件與黃老師聯絡後,提出拜師願望,卻多次被黃煌教授婉言拒絕。然而,王偉鵬對中醫的熱愛及堅韌毅力,最終還是深深打動了黃教授,他成為黃教授第一個非科班出身的弟子。師從黃教授8年,王偉鵬系統學習了黃煌經方流派的醫學。

2013年秋季,經周建揚介紹,王偉鵬向寧波中醫界泰斗鍾一棠學習“鍾氏內科”。鍾老80多年的臨床經驗、中西貫通的醫學體系、恬淡豁達的人生態度、誨人不倦的師者風範,深深地觸動了王偉鵬。鍾老按照傳統中醫帶徒的方式,指導生平最後一名學生。開始階段的跟診,鍾老會口述四診資訊和處方全部的藥名,由王偉鵬抄錄,鍾老過目核對後交給患者。門診結束後,還會選取典型的案例給王偉鵬講解。一段時間後,鍾老在口述處方時,故意留幾味藥不說,讓王偉鵬補充;直至王偉鵬基本能將處方補充完整,鍾老便讓王偉鵬先給病人診病,自己等王偉鵬獨立擬好處方草稿後,再坐過來給病人診病開處方,然後對照兩張處方,進行分析講解。如此一段時間後,王偉鵬的處方几乎能和鍾老的處方別無二致,有時甚至可以一字不改交於患者。

3位中醫名家的傳授,讓王偉鵬進入了中醫的大門,也為轉行做中醫奠定了紮實基礎。

是職業更是追夢

2020年1月1日從同濟大學的建築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的王偉鵬毅然選擇了放棄建築專業,正式穿上白大褂。對於很多人而言,“建築學博士”似乎更有“錢景”,王偉鵬卻未留戀。他說,做一名中醫,親近中國傳統文化,用先人的智慧救死扶傷,實現人生價值,讓他倍感踏實和滿足。雖然自己放棄了建築專業,但是建築學的框架概念、整體觀、理性邏輯,都給他的學醫之路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很多病人在接受王偉鵬診治時,覺得像是和親友在交談。王偉鵬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中宣告,找他診病不必找熟人“打招呼”,他會用心對待每一名病患;對他來說,醫生的言語、眼神、動作都是一種治療手段,能給病人以生理、心理上的療愈。半天門診看18個病人,每個病人大約問診10分鐘。讓病人問夠、說夠,再經過仔細診斷,開出合理的方子,這是王偉鵬對職業的堅守。

“中醫不僅是職業,更是一生追求的事業和夢想。”王偉鵬說。

TAG: 王偉鵬中醫處方老師鍾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