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喝的玻尿酸,真的不是智商稅嗎?

要說2021年最火的功能食品配料是什麼?我覺得其中「玻尿酸」(就是透明質酸)必須擁有名字。因為2021年「透明質酸鈉」剛剛被中國批准為作為新的一種食品配料(不是新增劑)加入到日常食品中,所以近來大家一定會發現各種功能性口服飲品、固體飲品甚至包裝水都開始加入了這種以前跟「美」僅僅掛鉤的成分。

可以喝的玻尿酸,真的不是智商稅嗎?

這種美容成分進了日常的瓶裝水,其實也是食品升級的一個好的表現,只不過很多消費者並不買賬認為是智商稅。

功能性口服飲品是最常見的品類,因為它的單價高且主打「美容」這個水很深的類目:

可以喝的玻尿酸,真的不是智商稅嗎?

因為透明質酸鈉所以難怪有消費者會覺得:這不會是新一波智商稅吧?

這種質疑也是合理的,因為添加了透明質酸的食品價格都蹭蹭上升而且還都齊刷刷宣傳了「美肌」功效,那麼我們這次就從這兩個角度切入,來談談透明質酸在營養學和健康上的意義。

1. 透明質酸是什麼,為什麼那麼貴?

2. 口服透明質酸能吸收嗎,有對面板的美容意義嗎?

透明質酸鈉是什麼?不是注射用的嗎?

對的,透明質酸在大眾的印象裡基本都是用於皮下填充的物質,主要原因是在人體中透明質酸是廣泛存在——它是關節滑液的主要成分,是軟骨基質的成分之一;也存在於眼睛(房水和玻璃體)、面板、肌肉、動靜脈壁等部位。

雖然它叫做某某酸,但是其實它是一種分子量在2000-30萬Da的粘多糖。其中低分子量的可以認為是寡聚糖。

可以喝的玻尿酸,真的不是智商稅嗎?

所以在過去主流的用途都是醫用——比如注射在關節處用於治療炎症、以及在白內障手術時注射使用等經典例子,可見透明質酸這種物質是真正人體的一部分,它的安全性自然毋庸置疑。

除了大分子交聯的透明質酸因為其硬度高則被發現可以用於醫美的填充、而對於較小分子量的透明質酸也可以用作保溼劑運用在滴眼液(緩解乾眼症)和保溼用的護膚品中。這也是過去我們對透明質酸的「刻板印象」——它是用來注射或者外用的。

那麼如今中國批准加入食品中,是因為它真的有用嗎?

以前有人口服透明質酸鈉嗎?

事實上,透明質酸鈉在口服領域也早有研究,它是作為治療關節的一種常見口服藥[1]。因為在關節炎的病理變化中,關節處的透明質酸濃度會發生下降[1];因此補充透明質酸就是緩解關節炎的一種治療方式。同理,對於乾眼症也有用口服透明質酸來緩解症狀的研究[2],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透明質酸真的不是隻能注射,口服也是有臨床意義的。

所以這裡有個邏輯就很重要了:既然能作為口服藥使用,就證明透明質酸口服後是能夠被吸收並且運送到相應的部位發揮作用——否則怎麼能治療關節炎和緩解乾眼症呢?

那麼聰明的小夥伴一定能推算到——既然吃下去的透明質酸能到關節處來幫忙,那麼是不是也能到面板下面來幫助嘭嘭肌?

是的,這個理論的確是成立的——日本已經有很多設計到位的實驗(考慮了安慰劑效應)表明口服透明質酸(分子量從小到大)能有效讓面板更水潤[3]!那麼就需要科學驗證一把了。

透明質酸每天補多少有效,多吃有害嗎?

目前的主流實驗表明補充劑量在120mg-200mg都表明有效。

可以喝的玻尿酸,真的不是智商稅嗎?

對於最大劑量,目前還沒有對透明質酸做毒理測試(而且它是身體正常的一部分,本身是無毒的,只能說口服最大的耐受量還沒有制定出來)。目前的實驗結果認為口服劑量200mg每天都是安全的[4]。

可以喝的玻尿酸,真的不是智商稅嗎?

所以市面上的口服膳食補充劑通常都會在200mg以下,而口服美容品的劑量則通常更低;至於一瓶「透明質酸瓶裝水」水中83mg的透明質酸,雖說量少了點,但是也不至於完全沒有效果。

透明質酸的分子量跟效果有關係嗎?

有的,這也是透過口服實驗驗證的,儘管樣本量不大但是機理上也能說得通。2017年一個日本科研團隊做的雙盲隨機對照實驗,讓60人組成的受試者分成三組:一組服用分子量為2000的低分子透明質酸、一組服用分子量為30萬的高分子透明質酸、最後一組自然是安慰劑組。口服的劑量都是120mg,在12周後有如下發現:

跟很多人想的可能不太一樣,我們總感覺的「小分子好吸收」並不等於「小分子更有用」,因為對於透明質酸這種「填充」結締組織的成分,我們其實更加不想讓它們被「吸收」了,而是希望它們被「直接配送」到想去的地方——關節、面板、眼部用來發揮作用。所以在這個實驗中,也能結合透明質酸在體內(動物實驗)的吸收和分配機制來理解[5]:

大分子的透明質酸會先被腸道細菌分解成小分子寡聚糖,然後吸收入血分散到各處。

小分子的透明質酸會快速透過門靜脈吸收入血液,以及進入淋巴系統,分散到各處。

而進入血液的小分子透明質酸也不全都能被精準分配給結締組織,而是部分會被作為「燃料」代謝掉,所以我們可以猜測如果全都是小分子的透明質酸,可能會很快入血然後部分被當做燃料燒了;反而大分子的透明質酸因為入血緩慢所以有了天然的「緩釋」效果,繼而能發揮更長效的作用。

因此在口服透明質酸的時候,分子量不是越小越好。

這跟之前針對關節炎口服透明質酸長達一年的實驗結果類似:安慰劑有用,但是真的服透明質酸更有用[6],所以我們能這麼理解:

透明質酸並不是智商稅,每天120-200mg對結締組織的健康都有一定功效,而且聯合了安慰劑效應結果更好哦!

這裡還可以透露另一個結論,就是目前主流的口服美容產品都會聯合透明質酸和膠原蛋白肽,有的還會聯合大豆蛋白肽以及其他抗氧化物,其實這樣是有協同作用,也確實有道理的。至於背後的支援理論,我們以後慢慢聊:)。

初夏之菡,中國/澳洲註冊營養師。UNSW食品科學+悉尼大學營養學雙碩士。《戒糖》《技術流辣媽》營養科普書作者。

TAG: 透明質口服分子量酸鈉安慰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