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師兄學中醫05|第三章中醫人體觀念|3.2津液

1、津液的代謝過程:

代謝圖表

盧師兄學中醫05|第三章中醫人體觀念|3.2津液

資料:

飲入於胃,經過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

脾主運化,為胃行其津液,上輸於肺;

肺為水之上源,通調水道,津液透過肺的宣發與肅降,敷布體表,輸精於皮毛,

同時下輸於膀胱

再經腎的蒸騰化氣,使清升濁降,

清者佈散全身

,濁者化為尿液,排出體外,

從而,完成水液在體內的代謝。

《中醫藥學概論-藏象-津液》

水有清濁,清者上升,濁者下降。清中有濁,濁中有清。

上升於肺之水,為清

清中之清者,由

肺輸至皮毛

清中之濁者,從

三焦決瀆下行以達於腎

歸腎之水液為濁。

濁中之濁者,由

膀胱排出體外

濁中之清者,再經

三焦上升至肺

復由肺化水下降至腎

如此迴圈

,以維持人體水液代謝的平衡。

水液的升清降濁,需賴腎陽的氣化作用才能進行,膀胱排洩無用水液的作用也需賴腎陽的氣化作用。如果腎陽氣化失司,水液升降失常,膀胱開合不利,必然導致水液代謝調節障礙。如腎中陽氣不足,氣化功能失常,可引起小便不利,水液流於四肢、面板肌肉為腫,溢於心肺為心悸喘急,甚則引起小便閉結,點滴不通,臨床都以溫腎扶陽為其施治大法。

《黃帝內經講解-藏象學說-腎為水髒、主津液代謝》

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1),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2),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3)。

中焦

受納水谷,並對水谷進行消化,泌別糟粕,

蒸化津液

,化生精微,

向上轉輸於肺脈

。水谷所化生的

精微與津液

相和合,乃化生為血液。

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1)。故水谷者,常並居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2),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3)。

迴腸,包括小腸的下端和大腸的上端,在臍部向左回曲環繞,象樹葉一樣重迭而下,回行環繞,有十六個彎曲。從部位言,下焦指胃下口以下,包括大小腸、肝、腎、膀胱等。從功能言,水谷受盛於中焦胃,然後轉輸下焦小腸,進一步消化吸收,糟粕別行於迴腸,然後排出體外,

水液也在迴腸別滲於膀胱

其次,水液代謝的平衡,雖然必須賴肺、脾、腎、胃、大小腸、膀胱等許多臟腑共同發揮輸布,調節水液的功能才能完成,但

必須以三焦為通道

,才能進行。

《黃帝內經講解-藏象學說-三焦的部位和功用》

飲食五味都從口入,透過胃、脾、大小腸的作用,其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分別注入五臟四海,以營養全身。而其中的

津液以不同的形式,沿不同的道路佈散全身

。如本篇起首說:“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意謂水谷入於口而轉輸到腸胃,所化生的津液分為五種,上走淚道者為“泣”,走廉泉者為“唾”,走腠理者為“汗”,下走膀胱者為“尿”,內走骨空者為“髓”。

三焦是輸出佈散水谷精氣的通道,所以也是水液執行的通道。在

三焦的氣化作用下,津液輸布充養全身臟腑組織,亦可從腠理排出體外而為汗,從膀胱排出體外而為尿

,故

三焦有水道之稱。

《黃帝內經講解-藏象學說-津液的生成和功用》

飲入於胃

,遊溢精氣,

上輸於脾

(1),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

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

。水精四布,五經並行(2)。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3)。

肺朝百脈,水精佈散,參與代謝,最終

迴流到肺的為淸中之濁

。然後依靠肺氣的肅降作用,

向下輸送到膀胱

。再經腎中陽氣的蒸化,清濁分離,

濁中之清者復歸於肺

,然後輸注全身。

濁中之濁者變為尿液

,排出體外。所以

水液的輸布雖然是一個幾乎所有臟腑都參與

的複雜過程,但與肺、脾、腎三髒的關係尤為密切。

《黃帝內經講解-藏象學說-食物精微的輸布》

為水液執行之道路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決,疏通之意;瀆,溝渠。決瀆,即疏通溝渠。這就是說,

三焦有疏通溝渠、執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執行的道路

。若三焦功能正常,則水道通利,水液的執行正常,若三焦不利,則水道不通,水邪氾濫,則可出現腫脹等證。

《中醫藥學概論-藏象-三焦》

2、津液的分類:

泣(淚):

水谷入於口而轉輸到腸胃,所化津液上走淚道者為“泣”。

五藏化液,肝為淚。

目得肝血的濡養,而能視物,肝血中的津液滿溢,則雙目潤澤。如情志失常,肝氣上逆,迫液外洩而為淚,所以淚為肝液所化。

涕:

五藏化液,肺為涕。

鼻為呼吸出入之門戶,所以鼻為肺之竅,肺的津液上出於鼻為涕,以潤鼻竅。

涎:

涎為口中津液,其中較清稀的為涎。脾開竅於口,脾為胃行其津液,胃中津液,賴脾氣的升清作用,才能上出於口,潤澤口腔,所以可以認為涎為脾液。

五藏化液,脾為涎。

唾:

“唾”,是口液中較稠厚的部分。腎藏精,主水液,腎脈循喉嚨,挾舌本,舌下廉泉、玉英兩穴,為液出之通道。所以腎液可循腎脈上注於舌下,出廉泉、玉英而為唾,潤澤口舌。

水谷所化津液走廉泉者為“唾”。

五藏化液,腎為唾。

汗:

心主血,汗為血液所化。津液從中焦進入肺脈,與營氣化合,透過心臟的化赤作用,變化為血,汗未出時為津液,儲於血中,既出於面板則為汗。心主血脈,汗為血之餘,所以可以認為汗為心液所化。

水谷所化津液走腠理者為“汗”。

五藏化液,心為汗。

尿:

水谷所化津液下走膀胱者為“尿”。

髓:

水谷所化津液內走骨空者為“髓”,含脊髓和腦髓。

盧師兄學中醫05|第三章中醫人體觀念|3.2津液

資料:

五藏化液(1),心為汗(2),肺為涕(3),肝為淚(4),脾為涎(5),腎為唾,是謂五液(6)。

《素問 宣明五氣篇》

〔講解〕

本文從五臟化生五液的角度,論述了五臟與五液的關係,為臨床診斷治療五液異常,提供了理論依據。

(1)五液來源於水谷,透過脾氣的轉輸,分別歸藏五臟,變化而為五臟各自所主的水液,濡潤相關的空竅,是謂五臟化液。高士宗注:“化液者,水谷入口,津液各走其道,五臟受水谷之精,淖注於竅,化而為液也。”

(2)心主血,汗為血液所化。津液從中焦進入肺脈,與營氣化合,透過心臟的化赤作用,變化為血,汗未出時為津液,儲於血中,既出於面板則為汗。心主血脈,汗為血之餘,所以可以認為汗為心液所化。

(3)肺司呼吸,鼻為呼吸出入之門戶,所以鼻為肺之竅,肺的津液上出於鼻為涕,以潤鼻竅。

(4)肝藏血,開竅於目。目得肝血的濡養,而能視物,肝血中的津液滿溢,則雙目潤澤。如情志失常,肝氣上逆,迫液外洩而為淚,所以淚為肝液所化。

(5)涎為口中津液,其中較清稀的為涎。脾開竅於口,脾為胃行其津液,胃中津液,賴脾氣的升清作用,才能上出於口,潤澤口腔,所以可以認為涎為脾液。

(6)“唾”,是口液中較稠厚的部分。腎藏精,主水液,腎脈循喉嚨,挾舌本,舌下廉泉、玉英兩穴,為液出之通道。所以腎液可循腎脈上注於舌下,出廉泉、玉英而為唾,潤澤口舌。上述的就是五臟化生五液的情況。

〔臨證意義〕

五液為五臟精液所化,所以五液的異常表現,常可反映有關臟器的病變。如心陽不足,失於斂攝,心液不藏,多見自汗;心之陰血不足,血不養心,神氣浮越,心液外洩而盜汗,所以汗證應注意從心進行辨證施治。

臨床多涕,大多與肺失宣降有關。如肺熱壅盛,薰蒸於鼻,則肺液上攻,涕出濃稠。風寒外束,肺氣不宣而上逆,肺液外洩、涕出清稀,所以多涕之證應注意從肺進行辨證施治。

肝為風髒,肝氣虛不固,風寒之邪內侵,肝經風邪上逆,肝液隨之外洩,則多淚。肝血不足,血中津液不能上濡雙目,則目澀,所以多淚目澀之症應注意從肝辨證施治。

口中多涎,大多與脾有關,但有虛實寒熱之分。脾熱上蒸,則口舌生瘡而多涎,屬脾液外洩之實證。如因脾陽虛寒,失於固攝,脾液上出於口而清稀者,又屬虛證,所以口中多涎之證應注意從脾辨證。

口中多唾,大多與腎有關,也有虛實之分。如腎氣虛弱,腎液不固而上溢,則口中多唾。腎陰不足,虛火上炎,迫液外洩,則唾亦多,所以多唾之證應注意從腎辨證施治。

《黃帝內經講解-藏象學說-五臟與五液的關係》

運化水溼,是指脾對水液的轉輸與佈散具有重要的作用。脾不僅營運水谷之精微,同時又運化水溼,促進水液的環流與排洩,以保持人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因而,脾運化水溼的功能健全,則水溼不易在體內滯留,若脾失健運,則水溼瀦留,產生溼痰、水飲等疾患。

《中醫藥學概論-藏象-脾、胃》

3、疑問:

髓與津液和精的關係?

髓由精所生,液為補充。

津與液都屬正常的水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故常津液並稱。津液散佈於體表,能溫潤肌膚佈散於體內,能灌溉臟腑;滲注於空竅,能潤澤目、耳、口鼻;浸潤於骨節,使關節滑利;流注於骨髓,能補益腦髓,滲灌於血脈,能補充血液。但津與液兩者在性質上、分佈部位和作用上有所區別,津清稀,流行於表,以溫潤肌膚。液濃稠,流而不行,故主裡,以潤澤空竅,滑利關節,補益腦髓。正如張景嶽所說:“津液本為同類,然亦有陰陽之分。蓋津者,液之清者也;液者,津之濁者也。津為汗而走腠理,故屬陽;液注骨補腦髓,故屬陰。”

脾的位置?脾切除人依然能活?

現在解剖學的脾是西醫傳入之後,將解剖學發現的一個器官與傳統中醫中脾的名稱對應的。從功能看,解剖學發現的脾不能完全和傳統中醫的脾對應。

有學者研究傳統中醫的脾可能包含現在解剖發現的脾臟和胰臟。

三焦的位置?

三焦的位置目前還有爭議,比較傾向於三焦作為胸腹腔的合稱。

資料:

目前,對於三焦形態上的不同意見,尚未統一,還需作進一步的學術探討。

《中醫藥學概論-藏象-三焦》

自《內經》以來,歷代對三焦的形態、部位及功能

多有爭議

。對三焦的解剖形態的認識,歷史上有“有名無形”和“有名有形”之爭。但從《內經》的論述來看,三焦屬六腑之一,是分佈於胸腹腔的一個大腑。如《素問 六節髒象論》說:“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李士材注:“器者,譬諸盛物之器也,胃受五穀,名之曰入,脾與大小腸三焦膀胱,皆主出也。”三焦與脾、胃、大小腸、膀脒並稱為器,所以三焦應當也是有形的臟器。《靈樞 經脈》說:“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又“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三焦手少陽之脈,由肩部向前入缺盆,佈於膻中,散絡心包,貫穿膈肌,依次聯屬上、中、下三焦。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向下橫穿膈肌,也依次聯絡上、中、下三焦,可見

三焦是一分佈於橫膈上下的有形大腑,而且經手少陽與手厥陰之脈與心包相連屬,正如張景嶽所說:“三焦者,確有一腑,蓋臟腑之外,軀殼之內,包羅諸髒,一腔之大腑也。‘’

就部位而言,三焦為一腔有形的大腑。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是指胃上口以上的胸中部分,心與肺居其中。中焦在膈下胃腑所在部位,脾與胃居於內。下焦在中焦以下,容納肝、腎、大小腸、膀胱諸臟器。心肺受上焦所宣佈的元氣,才能宣發輸布水谷精微,脾胃受中焦元氣,才能腐熟運化水谷,蒸化氣血津液。腎、大小腸、膀胱賴下焦元氣的氣化作用,才能灌滲水液,泌別清濁,外洩二便。其次,水液代謝的平衡,雖然必須賴肺、脾、腎、胃、大小腸、膀胱等許多臟腑共同發揮輸布,調節水液的功能才能完成,但必須以三焦為通道,才能進行。綜上所述可見,三焦是一個有形的大腑,分別容納五臟六腑,三焦功能協同所容納臟腑共同完成一定的機能活動,三焦的功能與其受納臟腑的功能關係密切,不可分割。《醫學入門》指出:“心肺若無上焦,何以宗主營衛,脾胃若無中焦,何以熟腐水谷,肝腎若無下焦,何以疏決津液。

《黃帝內經講解-藏象學說-三焦的部位和功能》

TAG: 三焦津液水液水谷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