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有什麼特徵?這3個真實案例,給所有姑娘提個醒

作者: 聞強(浙江省腫瘤醫院)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以下幾個臨床案例:

案例一:女,49 歲,陰道流液 3 個月。婦科檢查發現宮頸肥大,質地硬,宮頸活檢和宮頸管搔刮只取到少量鱗狀上皮不典型增生細胞。

但是盆腔磁共振提示宮頸管內有一個直徑 5 釐米大小的腫塊,於是在 B 超定位下經陰道穿刺,最終發現為宮頸癌。

案例二:女,65 歲,陰道不規則出血 2 個月,陰道鏡檢查發現宮頸嚴重萎縮,重度糜爛,當時醫生只在宮頸表面取了幾處活檢,沒有做宮頸管搔刮。

宮頸癌有什麼特徵?這3個真實案例,給所有姑娘提個醒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活檢的病理報告提示:宮頸粘膜慢性炎伴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診斷宮頸上皮內病變,行宮頸錐切術。

術中發現宮頸管內有菜花樣腫瘤,取出部分組織送病理檢查,結果證實為宮頸鱗狀細胞癌,於是再行宮頸癌根治術。

案例三:女,42 歲,陰道接觸性出血半年,婦科檢查發現宮頸重度糜爛,區域性可見直徑 1 釐米左右菜花樣腫瘤,但活檢兩次結果均提示: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 [ CIN I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 )] 。

於是行宮頸環形電切術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術後病理提示為 CIN III 級,區域性為早期浸潤性癌,於是再次接受手術。

讀者可能會有疑問,

初步檢查是癌前病變,怎麼最後就變成宮頸癌了?

其實,

從宮頸癌前病變到宮頸癌雖然是一個連續變化的過程,但是宮頸不同的部位進展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當某些部位還處在癌前病變的時候,其他部位可能已經變成浸潤癌,也就是真正的癌組織了。

宮頸癌有什麼特徵?這3個真實案例,給所有姑娘提個醒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因此,同一名患者身上同時出現兩種病變是完全有可能的,特別是一些早期的浸潤性病灶,用肉眼看起來和癌前病變差不多,不借助顯微鏡是很難區分的。

另一種情況是,如果患者年齡大、宮頸萎縮,或者腫瘤位於宮頸管內,就有可能出現外面看起來只是個癌前病變,實際上已經是癌的情況。

這個時候,如果活檢的醫生經驗不足,就有可能只取到癌前病變的組織,而沒有取到癌組織,這名患者就會被當做宮頸上皮內瘤變來進行治療。

好在這些患者通常會再接受

宮頸 LEEP 術或者宮頸錐切術,這兩種手術範圍比宮頸活檢大得多,可以將有問題的宮頸組織全部切除,

然後再製作成病理切片,重新拿到顯微鏡下觀察。

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可能發現原來活檢時沒有發現的浸潤癌病灶,避免了漏診的發生。

當然,患者的診斷也因此從宮頸癌前病變一下子變成宮頸癌,很多患者因此不得不再次接受手術。雖然再次手術往往需要切除子宮,但是相對於漏診後延誤病情來說,還是值得的。

除了手術以外,還有一些輔助檢查也可以用來幫助我們進行判斷,

比如盆腔的 CT (computed tomography,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和磁共振,如果患者有宮頸管內的腫瘤,透過這些影像學檢查,可以幫助醫生髮現這些病變,進而制定針對性的檢查和治療。

此外,還有婦科腫瘤標誌物,通常宮頸癌前病變的患者指標都正常,如果發現明顯升高了,就要高度懷疑是否同時存在宮頸癌的可能。

宮頸癌有什麼特徵?這3個真實案例,給所有姑娘提個醒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總之,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特別是對於一些早期的或者位於宮頸管內的病變,單靠肉眼難以發現,需要藉助陰道鏡、宮頸管搔刮、宮頸 LEEP 術或者宮頸錐切術來進行診斷。

這需要醫生多用心,不斷積累經驗,才能減少漏診的發生。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TAG: 宮頸宮頸癌病變活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