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結腸息肉的7大型別

結腸息肉是指發生於結腸黏膜的各種侷限性隆起病變。組織學型別很多,單從息肉外觀難以準確判定良惡性,通常需要內鏡活檢明確診斷。

結腸癌的癌前病變,最常見的是腺瘤,其次為鋸齒狀息肉(TSA)和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SSA/P)等鋸齒狀病變

。另外,Peutz-Jeghers綜合徵和幼年性息肉等錯構瘤性息肉也是低機率的癌前病變。早期發現結腸癌是降低死亡率最有效的方法,

結腸鏡是最有效的檢查方法。

所以,準確區分大腸息肉的型別,有利於患者的治療和預後。

接下來,我們先來看一例病例:

病例簡介

患者,女,56歲,行無痛腸鏡健康查體。

既往史:無特殊情況。

查體:無特殊情況。

結腸鏡檢查:距肛37cm降結腸IIa+dep病變,大小約1。0x0。8cm(圖1)。

活檢病理:管狀腺瘤,高級別上皮內瘤變(HGIN)。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圖1 腸鏡檢查結果

白光內鏡:距肛37cm降結腸IIa+dep病變,大小約1。0x0。8cm。靛胭脂染色:病變清晰,病變處,腺管成IV型。

ME+NBI:腺管成長管狀,微血管結構不顧則,呈網格狀結構,凹陷處因WOS沉積表面結構不清晰。ESD病理標本:管狀腺瘤,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高分化管狀腺癌(tub1)。

本病例的患者非常幸運,透過結腸鏡體檢,發現了息肉,病理提示管狀腺瘤,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高分化管狀腺癌(tub1)。遂行ESD治療,達到了治癒性切除,患者預後良好。

那麼,臨床上常見的結腸息肉及結腸息肉綜合徵有哪些呢?

7大結腸息肉型別

01

腺 瘤

1.1 管狀腺瘤

最常見,佔腺瘤的80%。多為有蒂型,常多發。0。5cm以下的小腺瘤由正常黏膜覆蓋,少數表面黏膜發紅,一般無蒂。多數管狀腺瘤為1-2cm直徑大小,少數可大於3cm,常有蒂,呈球狀或梨狀,表面光滑,可有淺裂溝或分葉現象,色澤發紅或正常,質地軟。

腺瘤的好發部位以直腸、乙狀結腸為主,佔全結腸的70%-80%。但隨年齡的增長,右半結腸的比例升高。

腺瘤癌變率約為10%,內鏡下管狀腺瘤常見的腺管為ⅢL型(圖2、圖3),常混有I型腺管。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圖2 結腸管狀腺瘤,腺管呈III L型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圖3 結腸管狀腺瘤,腺管呈III L型

1.2 絨毛狀腺瘤

較少見,佔腺瘤的10%左右。多無蒂或亞蒂。體積大,一般直徑2-3cm,最大可達10-20cm。常呈絨球狀、花壇狀或菜花狀,表面有細長絨毛或結節狀突起,顏色蒼白髮黃,質軟而脆,易出血,常伴糜爛,表面常附有大量黏液。

易發部位為直腸、乙狀結腸

絨毛腺瘤,在內鏡上多呈大的無莖性隆起,呈紅斑狀的絨毛狀表面紋理,黏液附著的情況比較多。清洗黏液後噴灑靛胭脂時,呈

IV型腺管

。NBI中,絨毛狀腺管內部有線狀血管,其邊緣有白色清晰的白區。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最高,文獻報道為30%-50%。

1.3 絨毛管狀腺瘤

中等大小,多為厚柄的蒂。表面部分呈絨毛或結節狀,質軟。組織學呈腺管結構,部分呈絨毛結構,絨毛結構佔腺瘤表面的20%-80%(圖4)。癌變率居中,為11。9%-22。5%。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圖4 結腸絨毛管狀腺瘤,腺管呈IV型,高級別內瘤變

1.4 家族性腺瘤病(FAP)

患者的大腸有100個以上甚至數千個腺瘤,有嚴重的惡變傾向,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其大腸內腺瘤的形成一般在20歲左右,30歲以前。內鏡下根據腺瘤的密集程度分輕中重3度(圖5)。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圖5 FAP結腸多發息肉

家族性腺瘤病癌變率高。診斷本病後如不進行治療,最少5年,最長20-35年,癌變終將發生。

癌變的高峰年齡是40歲左右,有人統計至40歲已有80%的患者發生癌變。

· 處理原則:

一般主張家族成員自13歲開始進行結腸鏡檢查,陰性者以後每2-3年複查一次,直至30歲方可除外。

若為陽性,診斷確定後一般建議做全結腸切除,迴腸肛管吻合。同時應對胃、十二指腸進行內鏡檢查,尤其是十二指腸乳頭附近,發現腺瘤即內鏡下切除,並需每2-3年複查一次。

1.5 幼年性息肉

多青少年發病,中、老年偶見。內鏡所見息肉多單發,約70%。直腸和乙狀結腸多見。息肉多有蒂,只有很少小息肉為無蒂型。蒂多細長,不含肌肉成分。

息肉多呈直徑1-2cm大小的球形,表面光滑或呈結節狀,也可有分葉,常伴有糜爛和淺潰瘍,明顯充血呈暗紅色,常易出血

(圖6)。息肉多達10個以上者稱幼年性息肉病。

幼年性息肉和息肉病的處理原則是:遇大出血、腸梗阻、腸套疊時需急診內鏡或手術治療,設法將息肉切除。若有條件,即使無以上併發症,也可以內鏡下高頻電切較大的息肉,以防併發症的發生。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圖6 結腸幼年性息肉

1.6 Peutz-Jeghers綜合徵

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又稱黑斑息肉綜合徵。其特徵為面板黏膜色素斑、胃腸道息肉和遺傳性。色素斑常沉著於口唇、頰黏膜、口周面板、手腳掌面的面板,為黑褐色。

胃腸道息肉分佈於全胃腸道,以空腸最常見,其次是迴腸和結腸,直腸少見,散在分佈

。息肉發現年齡較色素斑晚,一般20歲左右。

結腸鏡下

Peutz-Jeghers

息肉的特點是散在多發常見,少數單發,在一個視野裡很少見數枚息肉。息肉的大小差異明顯,小的數毫米,大的數釐米。多有蒂或亞蒂,且蒂較粗,蒂內有肌肉成分,少數無蒂。息肉表面不光滑,有許多小葉狀突起,小葉問有深凹的裂溝。質地中等偏軟,色澤與周圍黏膜相同(圖7)。

此類息肉屬於非腫瘤性息肉,但有少數可發生癌變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圖7 Peutz-Jeghers 息肉

· 處理原則:

同幼年性息肉的治療,主要是治療和預防併發症。

本病生存情況明顯低於一般人群。除死於出血、梗阻等併發症外,30歲以後還可死於伴發的不同部位惡性腫瘤(比一般人群高9倍)。

02

增生性息肉(HP)

左側結腸和直腸常見

,病變大小

內鏡下觀察多為無蒂隆起型(Is)或者表面隆起型(IIa),色調呈褪色或同色調

。腺管呈

II型

。屬於非腫瘤性,與癌無明顯關係,一般不引起症狀,無需特殊治療。但部分增生性息肉含有異型增生的腺體(有人認為是合併的腺瘤),這些成分可發生癌變。因此對增生性息肉也要處理,以防癌變。

03

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SSA/P)

SSA/P已更名為SSL,多見於右側結腸和盲腸,由於在病理組織學上與HP類似,以前多診斷為HP的病變。據文獻報道,

SSA/P的癌變率和TSA一樣,大約是10%

。內鏡觀察平坦型較多,呈現褪色調(圖8)。另外,大部分的SSA/P都附著有黏液。色素內鏡觀察,多表現擴張的

II型腺管(或III型)

,NBI觀察邊界模糊。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圖8 結腸SSA/P(SSL),腺管呈open II型。

04

經典的鋸齒狀息肉(TSA)

TSA是以前被稱為鋸齒狀腺瘤的病變,多見於左側結腸和直腸,大小為10mm,

TSA的癌變率大約為10%

。內鏡下呈Isp型、Ip型等隆起型或帶蒂形態,表面發紅,呈松蔭狀或枝狀珊瑚狀,也可呈絨毛狀,需要與絨毛腺瘤相區別的(圖9)。色素內鏡下呈現

IV型腺管

的情況很多,NBI觀察,與HP和SSA/P不同,呈現出蕨類葉子樣的特徵性表現。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圖9 乙狀結腸TSA,腺管呈IV-H型。

05

炎症後和炎症性息肉及息肉病

也稱為假息肉,繼發於大腸各種炎症性疾病。由於炎症的損傷使腸黏膜發生潰瘍,上皮破壞,繼之上皮再生修復,纖維組織增生,增生的纖維組織與殘存的島狀黏膜構成息肉。

內鏡所見此類息肉一般無蒂,形態多為丘狀或不規則形,多似綠豆、黃豆,有些呈樹枝狀、蠕蟲樣、高柱狀或索條狀,有些呈黏膜橋狀(圖10)

。息肉表面光滑,色與周圍黏膜相同,質軟。炎症性息肉屬非腫瘤性息肉,很少惡變。

炎症性息肉病由多發的息肉構成,需與腺瘤病加以鑑別

。前者分佈於炎症受累的腸段,較散在,少數密集。內鏡下活檢可明確診斷。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圖10 結腸炎性息肉(炎症修復形成假息肉)

06

良性淋巴樣息肉和息肉病

息肉由大量成熟的淋巴細胞和增生的淋巴濾泡組成。病因不明,可能是對炎症刺激的一種反應。有些發現伴有免疫球蛋白的紊亂,從而認為本病不屬炎症而與免疫缺陷有關。

內鏡發現孤立的良性淋巴樣息肉多發生在直腸,單發或散在數枚,無蒂型,直徑數毫米,少數可達lcm左右(圖11)

。表面光滑,色澤相同於周圍黏膜或稍蒼白,質軟。此型息肉屬良性,不發生惡變。可隨感染性疾病的解除而消退。

一般無需對息肉進行特殊處理。可抗感染治療,出血者儘量內鏡止血,一般不採取手術治療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圖11 良性淋巴樣息肉病

07

Cronkhite-Canada綜合徵(CCS)

是於1955年首次報道的一組臨床綜合徵,又稱胃腸道息肉、色素沉著、禿髮及指甲營養不良綜合徵,該病臨床罕見。CCS的病因不清。CCS好發於中老年。

CCS患者息肉大小、形態個體差異較大。

息肉直徑多為數毫米,最大直徑為3cm。息肉組織學改變以幼稚型錯構瘤、腺瘤為主,兩者亦可混和存在(圖12)。CCS患者是發生胃腸道腫瘤的高危人群

,13%患者合併有胃腸道腫瘤,其中結直腸癌8%,結直腸癌的發生與息肉的病理型別密切相關,約40%的患者為鋸齒狀腺瘤。

發現結腸息肉如何區分?這11張圖你一定要掌握!

圖12 Cronkhite-Canada綜合徵,結腸多發息肉

· 臨床總結:

本文總結了7大結腸息肉的分類及其內鏡下的臨床表現,對內鏡下息肉的鑑別有很好的指導作用,熟練掌握這些典型表現,是每一位消化內科醫生尤其是內鏡醫師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聚群英,促交流

“消化界讀者之家”

歡迎您的加入!

TAG: 息肉腺瘤內鏡結腸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