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致盲不可逆,醫生呼籲警惕這個“視力小偷”

每年的3月6日為一年一度的“世界青光眼日”。2022年3月7日至13日為第十五個“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也常被稱為“沉默的光明殺手”,主要原因是當人們發現患上青光眼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卻已經對視力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傷。

清遠市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盧亞梅表示,青光眼致盲雖不可逆但可防,如果能夠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可以有效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她建議,5類高危人群要定期早查;其他人群若日常出現噁心、嘔吐、眼痛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以防患青光眼。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醫生呼籲警惕這個“視力小偷”

60歲老人把青光眼誤當白內障,視力喪失難恢復

聽到醫生的診斷結果,王伯(化名)和兒子都非常驚訝,他們一直以為患上的是白內障,沒想到是青光眼。目前,王伯幾乎看不見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早知道是青光眼,我一定會早些帶他去檢查。”兒子淚流滿面,追悔莫及。

今年60歲的王伯平時忙著接送孫子上學,此前偶有偏頭痛,視力下降厲害。他一直以為只是年紀大得了白內障,拖一拖也沒關係,加上兒子兒媳工作繁忙,就計劃等孫子放寒假了,再讓兒子抽空帶他去醫院做個檢查。

寒假來了,王伯在兒子的陪同下來到清遠市人民醫院眼科做檢查,原以為做個小手術割了白內障就好。沒想到,醫生透過檢查發現,王伯患的是慢性閉角型青光眼,視神經已經萎縮,就算手術視力也很難恢復。

“我們給他做檢查時發現,他的眼壓是50多毫米汞柱,正常眼壓診斷標準為10~21毫米汞柱。他的雙眼只剩下一點光感,後來做了手術、用了藥物治療,眼壓已經下降到27毫米汞柱,但視力恢復不了,只能看到影子。”盧亞梅說,青光眼是一種特殊的視神經疾病,多數患者的眼內壓間斷或持續升高,持續的高眼壓透過機械壓迫和引起視神經缺血兩種機制導致視神經損害,因而造成視功能不可逆的損害。

通俗來說,就是眼球內有一個叫前房的房間,這個房間有一個進水口也有一個排水口,進水量和排水量大致相等,因此房水水量不變,形成了動態平衡,但是有一天,房水分泌變多,進水變多了排水卻不變;或者排水口被堵,進水不變排水變少。

它們造成的結果一樣,房間裡的水變多了,水壓(眼壓)增大,於是開始擠壓隔壁的鄰居——視神經,視神經不堪重負,於是罷工,視功能開始嚴重受損。而視神經一旦受損就無法修復只能延緩發展。

“青光眼和白內障一樣,都是老年人常見疾病,也是致盲兩大殺手。”

盧亞梅說,但是白內障可以透過手術復明,青光眼致盲後無法再復明。因此,青光眼作為全球常見不可逆的致盲眼病,通常被稱作“盜取視力的小偷”“沉默的致盲性眼病”。

青光眼病因複雜,且無法徹底治癒

盧亞梅介紹,青光眼的發病機制複雜,臨床上見到的青光眼型別繁多,臨床表現也不一樣,大致分為四類:原發性青光眼(包括閉角型與開角型)、繼發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和混合型青光眼。

其中,原發性青光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亞洲人的主要型別,老年人比較多見,情緒激動是其主要誘因。主要症狀表現為頭疼、噁心、嘔吐、視物不清。繼發性青光眼是繼發於其他原因所引起。可以是全身疾病,如糖尿病,也可以是眼部疾病,如白內障和虹膜炎,還可能是激素類藥物、外傷所致。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於胚胎房角結構發育障礙,導致房水外流受阻、眼壓升高。如果得不到控制,整個眼球會不斷增大,視神經及視野受損,最終可致失明。”盧亞梅提醒,家長要尤其要注意,如果嬰兒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但有怕光、流淚、喜揉眼、眼瞼痙攣、易哭鬧、飲食差或嘔吐等症狀,就有可能患了先天性青光眼,這雙大眼睛就可能是由於眼壓過高造成的眼球擴張、變大。

“對於不同型別的青光眼,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盧亞梅說,青光眼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藥物,具體到每個人的治療方法選擇,要根據疾病的型別,眼壓的高低,疾病的程度,病人的年齡,文化水平,依從性以及經濟狀況等給予治療。

“目前不管是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都僅能幫助控制青光眼疾病進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不能提高視力或改善視野。如果任其發展,最終會造成失明。”

盧亞梅表示,青光眼一旦確診,就是終身性疾病,無法徹底治癒,治療的目的在於將眼壓控制在安全範圍內,以阻止疾病的進展,保持有用的視功能。

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高危人群要定期檢查

“除了不可逆,青光眼的另一個特點是隱匿性,得了這個病也不痛不癢,患者的視力在不知不覺中損害了,到最後發現時,很多是晚期了。”盧亞梅說,即便是急性發作出現頭疼、嘔吐等症狀時,患者第一反應常常是到綜合醫院的神經內科或消化科,最後才輾轉到眼科。

因此,青光眼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早發現、早治療是預防青光眼失明的主要方法。

盧亞梅表示,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或遠視、有青光眼家族史、心血管系統疾病、糖尿病、40歲以上的這5類人群屬於高風險人群,應定期到醫院做青光眼的相關檢查,以排除或早期發現青光眼,及早治療。

“青光眼的誘發因素很多,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極為常見。”盧亞梅舉例說,比如青光眼中常見的閉角型青光眼,勞累、暗環境、長時間閱讀、長期俯臥等都有可能增加其發作機率。如果是閉角型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在沒有接受過有效治療的情況下,即使是在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或者關燈後刷手機都應該特別小心。

因此,青光眼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她建議,

正常人35-40歲階段至少進行1次全面的青光眼檢查,40歲以後每隔2-3年檢查一次,50歲後每隔1-2年檢查一次,60歲後每年檢查一次。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保住視力要趁早。那麼高危人群或者出現青光眼可疑症狀後,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眼底照片和動態眼壓測量是最簡便可行的篩查手段。”盧亞梅介紹,其中,眼底照片,可以看到眼底的視神經,而視神經上有一些“標識”,比如杯盤比、出血、神經纖維層缺失等,這些是青光眼早期診斷的重要指標。

而眼壓升高壓迫視神經會引起青光眼發病,因此,眼壓是青光眼診斷、治療和複查的重要依據,只有將眼壓控制到安全範圍才能控制青光眼的發展。眼壓越高,對眼的危害性越大,因此眼壓測量非常重要。

【記者】黃劍琴 劉秋宜

【通訊員】彭可明

【作者】 黃劍琴;劉秋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TAG: 青光眼眼壓盧亞梅視神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