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高熱腹痛急診,兩月前吃的一碟魚生疑似“元兇”?

說起魚生,喜歡吃的人還真不少,覺得它入口順滑、味道鮮美,一提起來便食指大動。但你可知道,在大快朵頤過足嘴癮之後,卻可能招來寄生蟲在體內“安家落戶”!

“自家淡水養的魚應該沒事吧?”

“就吃了幾片而已!”

“很久以前吃過魚生,但身體一直沒有異常就應該沒事了吧?”

……

有人會心存僥倖,不過,專家提醒,食用魚生感染肝吸蟲風險大,成蟲潛伏期可長達二三十年!

女子高熱腹痛去急診,

春節吃的魚生疑似“元兇”?

21歲的小何上個月底因高熱腹痛前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接受血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44。09×109/L)及嗜酸性粒細胞(32。5×109/L)顯著升高,初步考慮“急性胃腸炎”。但在接受抗感染治療後,她的症狀並沒有明顯緩解。

到底怎麼回事?醫生對小何進一步完善腹部CT檢查,結果發現她的肝臟有多發低密度灶,難道是肝臟出問題?該院感染科主任醫師羅潤齊應邀前去會診。評估完檢查資料後,他再次和小何仔細溝通,逐一詢問:

“不限於近期,幾個月前甚至幾年前,你有沒有食用過未煮熟的魚?”在羅醫生耐心引導下,小何憶起兩個多月前過春節,在順德家中聚餐時曾吃過一碟魚生。

“但魚是我自家池塘養殖的,從魚塘打撈上來後還在清水裡養殖了幾天才吃呢!難道也會有問題?”小何疑惑不解。

“寄生蟲囊蚴往往藏在魚肉裡,這種處理方式是無法清除寄生蟲的。”羅醫生繼續追問,“魚塘上游是否建有廁所?”小何點了點頭。

……

一番詳細的問診後,羅醫生判斷,小何吃過魚生,考慮她感染肝吸蟲的可能性很大,於是立即讓她做寄生蟲抗體相關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了,小何的肝吸蟲、豬囊尾蚴、裂頭蚴、包蟲四項抗體指標均顯示為陽性!

女子高熱腹痛急診,兩月前吃的一碟魚生疑似“元兇”?

小何的寄生蟲抗體檢查報告

隨後,經過4天住院治療,採用口服吡喹酮(總劑量為210mg/kg體重,分9次,每天3次,共3天)驅蟲,小何發熱、腹痛等症狀消失了,血常規、大便常規等指標顯著改善,順利康復出院了。

小何說:“以後還是要管住嘴!回去也要提醒家人到醫院檢查一下更放心。”

女子高熱腹痛急診,兩月前吃的一碟魚生疑似“元兇”?

專家提醒:

食用魚生感染肝吸蟲風險大

成蟲潛伏期可長達二三十年!

其實肝吸蟲病並不罕見,據廣醫二院感染科羅潤齊主任醫師介紹道,該院發現的肝吸蟲病例每月至少有15-20例,除了來我科首診的,還有在其他科室住院、經查大便常規發現肝吸蟲卵的病例。

據統計,我國肝吸蟲流行區平均感染率為2。4%,而廣東地區(尤其番禺、順德等地)由於飲食習慣,喜歡吃魚生,感染率遠遠高於平均水平,達16。4%。此外,某些地區在魚塘上蓋廁所,也加大了寄生蟲進入魚體內的可能性。

有些人可能覺得:“我經常吃生魚片,但好像身體沒什麼事啊!”對此,羅潤齊解釋道,感染肝吸蟲後,是否發病及嚴重程度取決於寄生在膽管中的成蟲數量,輕者無臨床症狀,重者可表現出像小何這樣的急性發熱、腹痛、膽道感染,不及時干預,有進展成為肝纖維、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風險。而且,肝吸蟲病的潛伏期較長,從食用受汙染的食物到出現疾病症狀往往間隔時間較長,因此一開始會歸因於“急性胃腸炎”。肝吸蟲成蟲在人體內寄生可達20-30年,等到肝臟出問題了,一檢查才發現。

用切生魚的刀切熟食也有致病風險

這麼說,不吃生魚肉就不會得肝吸蟲病了嗎?還不一定,以下這些不良的飲食烹飪習慣也潛在感染風險:

1。烹飪小型魚類,未熟透便食用;

2。用切過生魚肉的刀及砧板切熟食也會造成交叉感染致病;

3。用盛過生魚的器皿盛熟食同樣可交叉感染;

4。飲用囊蚴汙染的生水也有風險。

羅潤齊指出,小何做寄生蟲抗體檢查,測出肝吸蟲外,還有豬囊尾蚴、裂頭蚴、包蟲感染,估計也和上述不良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科羅潤齊主任醫師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王俊潔、朱一藝、許詠怡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站處理。

TAG: 肝吸蟲小何感染寄生蟲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