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垣對其師張元素的經驗方“枳術丸”的發展

李東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學派的鼻祖。李氏生活在一個瘟疫與戰亂頻仍的年代,當時之人因為生活條件太差和瘟疫的影響,出現了許多脾胃病。用我們現在的話說,脾胃病是當時的流行病。這給李東垣先生提供了豐富的臨床機會,讓他能成為脾胃學派的鼻祖。

李東垣曾經師從易水學派的創始人張元素,張元素對脾胃病的治療很在行,他將脾胃病的治療總結為“土實瀉之,土虛補之,本溼除之,標溼滲之,胃實瀉之,胃虛補之,本熱寒之,標熱解之”等具體治療原則。李東垣繼承了他的老師的思想,並進一步發展和細化了張元素的治病思路。

張元素有一張治療脾胃病的經典名方枳術丸,這張方子很簡單,是用白朮二兩,枳實(去瓤,麥麩炒)一兩,共為極細末,以荷葉包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這是一張“治痞,消食,強胃”的方子,是治療消化不良的經典名方。

此方中的枳實是芸香科植物酸橙的未成熟果實,有破氣消積和化痰散結的功效,可以治療積滯內停,痞滿脹痛,洩利後重,大便不通,痰阻氣滯,也可以治療臟器下垂,如胃擴張、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臟器下垂。張仲景的大承氣湯中就用枳實來導滯消痞。

白朮則是中醫補氣健脾,燥溼利水第一藥,白朮尚有止汗和安胎的作用。臨床中,凡見脾氣虛弱,食少倦怠,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帶下等症狀,皆可用白朮。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白朮水煎液能促進小鼠胃排空及小腸推進功能,並能防治試驗性胃潰瘍。白朮內酯具有增強唾液澱粉酶活性,促進營養物質吸收,調節胃腸功能的作用。

荷葉也是一味開胃消食的中藥,《本草通玄》說荷葉能“開胃消食,止血固精”。南方人在夏季多有以荷葉燒飯或燒雞者,是因為荷葉既有清暑之功,又能促進消化。

所以本方用枳實、白朮和荷葉組合而成,可以解決患者消化不良引起的多種問題,方子雖然簡單,但是功效卻不容小視。李東垣在臨床中深受其老師的影響,常常用枳術丸來治療脾胃病,並在張元素的基礎上有所發展。他總共發展出了橘皮枳術丸、麴櫱枳術丸、木香枳術丸、半夏枳術丸、草豆蔻丸、三黃枳術丸、除溼益氣丸、枳實導滯丸、白朮丸等九張方子。

橘皮枳術丸:橘皮、枳實(麥麩炒去瓤)各一兩,白朮二兩,製作方法同枳術丸,用荷葉燒飯為丸,丸如梧桐子大。

李東垣用此方治療老幼元氣虛弱,飲食不消,或臟腑不調,心下痞悶。這是在枳術丸的基礎上加了理氣的橘皮,理氣的力度比枳術丸更大。橘皮比枳實溫和,枳實用得太重了容易傷正,但是有些病人氣滯食積得太厲害了,單純的枳術丸又不足以解決問題,所以李東垣就加橘皮以消導之。李東垣說:“夫內傷用藥大法,令胃氣益厚,雖猛食、多食、重食而不傷,此能用食藥者也。此藥久久益胃氣,令人不復致傷也。”橘皮枳術丸對促進胃蠕動是很有好處的,所以的確適合消化不良的患者長期服用。

麴櫱枳術丸:枳實(麥麩炒,去瓤),大麥櫱(面炒),神曲(炒)以上各一兩,白朮二兩。製作方法同枳術丸,用荷葉燒飯為丸,丸如梧桐子大。李東垣用它來治療“為人所勉勸強食之,致心腹滿悶不快”,也就是治療暴飲暴食導致的消化不良了。此方中的大麥櫱和神曲都是促進消化的中藥,此方旨在用枳術丸導滯的同時,用大麥櫱和神曲促進消化。適合消化功能差,容易積食腹脹的患者。

木香枳術丸:木香,枳實(麥麩炒,去瓤)各一兩,白朮二兩,製作方法同枳術丸,用荷葉燒飯為丸,丸如梧桐子大。李東垣以此方“破滯氣,消飲食,開胃進食”,木香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在枳術丸的基礎上加味木香,同樣是為了加強枳術丸的療效,此方的適應症應有胃脘疼痛等。

半夏枳術丸:半夏(湯洗七次,焙乾),枳實(麥麩炒,去瓤)以上各一兩,白朮二兩,製作方法同枳術丸,用荷葉燒飯為丸,丸如綠豆大。每服50丸 ,溫水送下,如效果不佳,可以新增用量。

李東垣用這個方子來治療“因冷食所傷”,也就是食用生冷食物所致的胃脘脹滿不適的症狀。半夏是一味比較溫燥的中藥,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中醫的二陳丸即以半夏為主。中醫認為過食生冷將會導致溼阻中焦,久而成痰,所以要用半夏來燥溼化痰。不過半夏有劇毒,處理不好容易中毒,所以這樣的丸藥,沒有經驗的人不要自制,可以改丸為湯藥服用。半夏煮過後毒性就小很多。

草豆蔻丸: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取仁),枳實(麥麩炒,去瓤),白朮各一兩,大麥櫱(面炒黃色),半夏(湯洗七次,日干),黃芩(颳去皮,生),神曲(炒黃)各五錢,幹生薑、橘皮、青皮各二錢,炒鹽五分。上為極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秋冬傷寒冷物,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這個方子的組成比較複雜,是在上面的半夏枳術丸和麴櫱枳術丸的合方的基礎上再加味,所治療的病也比上面的病更復雜。這種病很難用單一的現代病名去命名,其症狀複雜,不但胃脘疼痛,而且兩脅不適,病人會感到有股力在把自己的脅肋往裡吸,同時還存在吞嚥困難的症狀。多種消化道疾病和神經官能症可引起上述症狀,李東垣既然發明了這個方子,說明他平時是有用它治療相關疾病的經驗的,可惜的是這個丸藥現在沒有廠家生產,我本人是見過這種病人的。

三黃枳術丸:黃芩二兩,黃連(酒洗),大黃(溼紙裹煨),神曲(炒),橘皮,白朮各一兩,枳實(麥麩炒,去瓤)五錢。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一倍,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量所傷服之。此方用於治療“傷肉食溼面辛辣厚味之物,填塞悶亂不快”。

這張方子實際上是將枳術丸與三黃瀉心湯合併使用,再加味神曲和橘皮組成。可用於治療急慢性腸胃炎、膽囊炎、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胃脘痞滿。

李東垣還有一張方子叫枳實梔子大黃湯,是用枳實、梔子、淡豆豉和大黃組成,這張方子是將大承氣湯去掉厚朴和芒硝,加上梔子和淡豆豉,用於治療胃脘脹痛,同時煩熱悶亂的傷食證。它和三黃枳術丸的功效相似,也是李東垣將枳術丸和張仲景的經典名方組合後加減化裁而成的方劑,梔子淡豆豉湯有治療煩悶的效果,所以枳實梔子大黃湯可治煩悶。

除溼益氣丸:枳實(麥麩炒,去瓤),神曲(炒黃),黃芩(生用),白朮各一兩,蘿蔔子(炒熟去穢氣)五錢,紅花三分,製法同枳術丸,以荷葉燒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李東垣用這個方子來治療“傷溼面,心腹滿悶,肢體沉重”。中醫認為肢體沉重是溼盛所致,枳術丸有健脾化溼的功效,但是力度還不夠,所以要加蘿蔔子利尿消脹,再加點黃芩清溼熱,紅花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此方中少量用紅花,或因李東垣在臨床中認為溼重亦會伴有血瘀,此方可用來治療腹水和痛風。

枳實導滯丸:大黃一兩,枳實(麥麩炒,去瓤),神曲(炒)各五錢,茯苓(去皮),黃芩(去腐),黃連(揀淨),白朮各三錢,澤瀉二錢。以上共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溫水送下,食遠,量虛實加減服之。

李東垣用此方治療”傷溼熱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滿,悶亂不安”,這個方子是將三黃瀉心湯和枳術丸合併,再加味利水化溼的白朮、茯苓、澤瀉,三黃瀉心湯清火,白朮、茯苓、澤瀉利溼,枳術丸導滯,諸藥結合,共同達到清熱、化溼、導滯的目的。近人有用此方治療腸粘連和腸梗阻,也是因為腸粘連和腸梗阻的病機與枳實導滯丸相似。

白朮丸:枳實(麥麩炒,去瓤)一兩一錢,白朮,半夏(湯浸),神曲(炒黃)各一兩,橘皮(去瓤)七錢,黃芩七錢,白礬(枯)三分。以上共為極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量所傷加減服。李東垣以此方治療“傷豆粉溼面油膩之物”,李東垣認為這樣的患者“素食多用乾薑,故加黃芩以瀉之”。那麼這實際上是治療平素喜辛辣油膩食物的患者,這樣的患者多容易出現膽囊問題。

從一張枳術丸衍生出九張方子,從這九張方子的細微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李東垣作為脾胃學派的一代宗師,在臨床中思維是如何的縝密,加一藥和減一藥都很慎重,無怪乎其臨床療效深受患者好評。

公眾

號:zhouzhiyuan360

TAG: 枳術李東垣枳實白朮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