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工耳蝸開機現場:你好小譚,歡迎回到有聲世界!

感動:一聲遲到20

年的“

爸爸媽媽”

4月9日下午,對於20多年沒聽到過聲音的小譚來說是值得銘記一生的時刻。在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門診室,隨著人工耳蝸在腦內啟用,那個久違的、熟悉且有陌生的有聲世界,終於回來了。

重慶人工耳蝸開機現場:你好小譚,歡迎回到有聲世界!

開機:時隔20

年,一聲“爸媽”感動無數人

4月9日,人工耳蝸調機師一邊把體外裝置吸附在小譚右側頭皮上,一邊向陪同的親屬詢問小譚的大致情況。因為植入人工耳蝸的最佳年齡是4歲以前,而患者與外界聲音隔絕20多年,獲得聽力以後如何提高語言能力,是值得家屬和當事人重點關注的問題。“通常情況下,人工耳蝸需要經過週期為一年的三次除錯,大多數患者的聽力會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但是,這期間必須加強語言方面的訓練。”除錯師介紹。

雙耳聽力完全喪失的患者該如何調機呢?與家屬瞭解後,得知患者能認識部分簡單的字,調機師便在紙上寫下“太大不舒服、好聽、太小”9個字,用於小譚判斷。

“好聽,好聽!”開機測試的過程非常順利,此時,醫護人員建議,讓小譚把聽到的聲音透過語言表達出來,並引導小譚開口喊出了“爸爸、媽媽”。雖然說得不太清楚,但是一旁的親屬和醫護人員都激動不已,紛紛豎起大拇指為小譚點贊。

重慶人工耳蝸開機現場:你好小譚,歡迎回到有聲世界!

追溯:4

歲生病導致雙耳失聰

患者小譚,聽力喪失20多年,今年2月,他在兩位表兄妹的陪同下來到了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希望為自己喪失多年的聽力找到一絲挽救的機會。

4歲時,因一次生病意外,小譚徹底與有聲世界隔絕。小時候還能看口型與家人溝通,後來只能比手勢和家人交流。自從獨自工作以來,比劃手勢同事看不懂,自己字也認識不多,交流起來成為障礙,小譚愈發地想回到有聲世界裡。

經過全面檢查,小譚為雙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只有植入人工耳蝸植是惟一可行的治療方案。同時專家指出,雖然患者為語後聾,但是間隔時間太長,語言發育已退化,要重新學習難度相當大。

重慶人工耳蝸開機現場:你好小譚,歡迎回到有聲世界!

手術:特邀

“耳鼻喉健康扶貧基金”首席專家主刀

一切準備就緒,2月底,手術在重慶市慈善總會“耳鼻喉健康扶貧基金”首席專家和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耳科專家團隊的配合下,小譚的人工耳蝸植入術如期進行。

術中,人工耳蝸專家團隊嫻熟地掀起肌骨膜層、開放乳突腔、暴露圓窗膜、磨出植入體骨槽、植入電極……每一個步驟都精準到位。歷經3個小時,人工耳蝸順利植入,並經耳蝸測試神經反射波形正常。

一個月後,在大家的期盼下,小譚的人工耳蝸順利開機,他如願聽到了外界的聲音。雖然還需要經歷很長時間的磨合期才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但時隔20多年再次聽到這個有聲世界帶來的驚喜,小譚顯得很滿足。

點贊:人工耳蝸植入的背後,是技術強院的實力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匯聚了一批學術專科知名專家,並且在此基礎上,透過建機制、抓創新,與國內頂尖專家建立起了長效穩固的合作機制,實現了國內已知的耳鼻喉頭頸外科疾病,特別是部分疑難重症的解決能力。截止目前,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人工耳蝸手術患者年齡最大86歲,最小8個月,獲得了廣大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認可。

“小譚是不幸的,但同時也是幸運的。作為重度和極重度耳聾患者的一種聽力補償方案,人工耳蝸經過40多年的發展和更新換代,已經日臻完善。即便聽力全失,只要具備手術條件,人工耳蝸都可以讓患者擺脫無聲世界,重獲新聲。”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耳外科主任張朝梅說。

TAG: 耳蝸耳鼻喉小譚人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