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推薦】gpp發病機制研究取得突破:發現多種gpp疾病評估機制

越來越多的基因和生物標誌物被提出來定義GPP,評估其嚴重程度或預測治療應答。

內容速覽

GPP是一種中性粒細胞面板病,發病常累及多個器官且導致致命後果,GPP的診斷和治療仍面臨巨大挑戰。

近年來探索發現IL-36主要參與GPP發病機制,這為GPP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及方向。

目前存在多種改良的GPP疾病評估系統,用於制定更合理的治療策略和評估治療應答。

靶向IL-36R單克隆抗體BI 655130的Ⅰ期臨床研究具有較好的療效和安全性,Ⅱ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

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GPP)是一種慢性、全身炎症性疾病[1],臨床表現為紅斑基礎上急性發作的多發無菌性膿皰,同時伴有發熱、肌痛、白細胞增多等中毒症狀,病情反覆呈週期性發作[2]。GPP發病率低,患病率因種族而異[3]。1984年我國進行了全國性銀屑病流行病學調查,銀屑病患病率為0。156%,其中膿皰型佔銀屑病的0。69%[4]。

【首發推薦】gpp發病機制研究取得突破:發現多種gpp疾病評估機制

圖1。中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膿皰型患者比例

GPP是一種嚴重疾病,發病常累及多個器官且可導致致命後果[5],因此充分的診斷和治療必不可少,但往往面臨挑戰。近年來,GPP的研究仍在不斷湧現,尤其是對於發病機制的探索和疾病評估系統的改進,這無疑是給疾病的靶向精準治療帶來新的契機。

GPP發病機制的探索——

IL-36介導的訊號通路發揮重要角色

研究報道GPP可繼發於尋常型銀屑病(PsO),也可獨立發展[5],這一特點引發人們的思考——GPP是否存在獨特的發病機制?近年來發現GPP發病機制與PsO經典途徑部分重疊,但存在明顯的先天免疫系統啟用。其中TNF-α/IL-23/IL-17/IL-22軸主要參與斑塊型銀屑病的發病機制,而IL-36主要參與膿皰型銀屑病的發病機制[5]。這兩種途徑在調控炎症過程中高度相關,並透過正向炎症調控通路相互影響[5,6]。2011年首次發現GPP患者存在基因突變,為研究GPP的發病機制提供新方向。

【首發推薦】gpp發病機制研究取得突破:發現多種gpp疾病評估機制

圖2。IL-36Ra缺陷和CARD14突變導致炎症反應的途徑和過程

▌ IL-36調控炎症通路

IL-36屬於IL-1家族的細胞因子,透過與特定IL-36R結合,啟用促炎性核因子κB(NF-κB)和MAPK等細胞內調節因子,進而啟用T細胞、角質細胞和上皮細胞引起面板炎症[7]。IL-36受體拮抗劑(IL-36Ra)是一種內源性拮抗細胞因子,能夠抑制IL-36細胞因子(IL-36α、β和γ)和IL-36R結合,透過NF-κB抑制下游炎症通路,如果抑制作用被解除,會導致IL-36與IL-36R結合不受控制,導致促炎細胞因子(例如IL-8)的訊號轉導增強,從而介導中性粒細胞的遷移。

【首發推薦】gpp發病機制研究取得突破:發現多種gpp疾病評估機制

圖3。GPP發病機制(包括免疫治療靶點)

▌ IL-36RN基因突變誘發GPP

2011年,Marrakchi等人通過幾個常見的GPP病例發現IL-36Ra的潛在基因突變導致了DITRA(IL-36Ra缺陷),從而為GPP可能是一種新的自身炎症性疾病這一觀點奠定了基礎。DITRA導致促炎細胞因子分泌增強,中性粒細胞遷移聚集到面板,IL-36RN突變已經成為GPP的主要原因[8]。

GPP患者DITRA的患病率在23。7%-82%。中國漢族患者中,46。8%-60。5%的GPP患者存在IL-36RN突變。非PsO的GPP患者IL-36RN突變率(70。6%-79。2%)高於PsO患者(36。8%-37。8%),提示GPP可繼發於PsO,也可單獨發病。

▌ 在GPP中發現與自身炎症性疾病相關的其他基因突變

CARD14是一種已知的NF-κB啟用劑,主要表達於面板的表皮層,導致NF-κB和MAPK訊號通路啟用,進而啟用下游訊號通路引發炎症表現。在一種自身炎症性疾病-毛髮紅糠疹(PRP)中識別了CARD14基因的三種不同的純合突變。之後發現了CARD14也是伴PsO的GPP患者中的潛在突變基因,其發生率高達21。1%。

GPP患者與自身炎症相關的突變還涉及AP1S3和SERPINA3基因。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已知的易感性基因只能在36%的GPP患者中被識別。一般來說,由於GPP的低患病率,遺傳資料僅基於少數患者且調查種族分佈不均勻,因此,目前已確定的GPP基因突變並不能解釋所有的GPP內型。

制定更合理的GPP治療策略,

標準化評估工具必不可少

目前,GPP的診斷和管理仍具有很大挑戰,為了制定合理的治療策略和評估治療應答,標準化評估系統必不可少,但是目前仍然沒有一個經驗證的評估系統。

一方面,臨床研究中GPP評估工具各不相同,並且經常在評估成人PsO患者的評估系統上進行改編,即將診斷膿皰的標準增加至已建立的評估系統中。

GPP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GPPASI)是改編自PASI,由紅斑、鱗屑和膿皰結合體表面積百分比組成,評分從0至72。GPP醫生整體評估(GPPGA)可評估膿皰、紅斑的嚴重程度,以及GPP病變分級,評分0至4。

為了解決在GPP中單純基於面板的評估系統而忽視系統性疾病全身症狀評估的問題,2014年開發了一種新的PsO獨立評估工具。日本面板病學會(JDA)在GPP指南中引入了JDA中的GPP嚴重程度指數,旨在透過實驗室變化對全身症狀進行分層。因此,面板症狀透過3個標準來評估:(a)紅斑面積(總體),(b)帶有膿皰的紅斑面積和(c)水腫面積。評分範圍0-3(最高9分);其次透過發熱、白細胞計數、C反應蛋白(CRP)和血清白蛋白評估全身受累程度,評分0-2(最高8分)。這兩種評分的總和表示GPP的JDA嚴重性指數總分,總分標準為輕度(0-6)、中度(7-10)、重度(11-17)。

GPP作為自身炎症性角化疾病(AIKD)的一種,可透過自身炎症性疾病活動指數(AIDAI)評估其嚴重的面板外表現。AIDAI評估工具最初開發自其他自身炎症性疾病如家族性地中海熱(FMF),包含12項內容(發熱、整體症狀、腹痛、噁心/嘔吐、腹瀉、頭痛、胸痛、疼痛的結節、關節痛、肌痛、關節腫脹、眼部症狀和皮疹),得分0(無)或1(有)。

另一種評估工具——DITRA(IL-36Ra缺陷)/自身炎症性角化疾病活動指數(DITRA/AIKD-AI)共15項指標,包括AIDAI,並將“皮疹”進一步細化為膿皰、斑塊型別有角質化或不明確,新增地圖舌作為單一標準。這項評估工具不僅可用於監測疾病活動,還可衡量多個器官的治療應答。

DITRA/AIKD-AI評估工具對GPP症狀進行了詳細而全面的評估,可用於臨床研究,但由於記錄時間較長,臨床實踐中缺乏可行性。PsO改編的評估系統缺乏對GPP全身症狀的評估。

圖4。GPP評估工具

生物製劑成功治療GPP,

靶向IL-36R單克隆抗體正在進行Ⅱ期臨床研究

既往總結了GPP的各種治療方案,強調了特異性靶向免疫治療在GPP中的作用。由於GPP和PsO病理重疊特性,提出了從PsO中獲得的成熟生物製劑可作為GPP的治療選擇。

已有研究資料顯示,靶向TNF-α(英夫利西單抗、依那西普、阿達木單抗)、IL-12/-23(烏司奴單抗)和IL-17(司庫奇尤單抗、依奇珠單抗和布羅利尤單抗)等生物製劑成功治療GPP。然而,歐美至今尚未批准針對GPP的靶向藥物。

另外,也發現了靶向IL-23-p19(古塞奇尤單抗,risankizumab),IL-1β或IL-1R(canakinumab,gevokizumab,anakinra),炎症小體的生物製劑可以治療GPP[5]。

表1。治療銀屑病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的分子靶向療法(FDA和日本獲批)

【首發推薦】gpp發病機制研究取得突破:發現多種gpp疾病評估機制

綠色:FDA和日本獲批;藍色:FDA獲批但日本未獲批;

黃色:日本獲批但FDA未獲批;紫色:日本申請獲批;橙色:臨床研究中

2018年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指出,GPP治療模式為系統治療(維A酸類、甲氨蝶呤和生物製劑等)、聯合和輔助區域性治療及住院治療。

2019年中國銀屑病生物治療專家共識[13]指出,GPP尚未獲批為生物治療的適應症,但國內外均有臨床應用的報告,如需使用生物製劑,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評估。

靶向IL-36R的單克隆抗體BI 655130正在進行Ⅱ期臨床研究,已完成一項納入7例患者的多中心、開放標籤、單臂I期概念驗證研究,該研究已經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4]。

圖5。BI 655130 1期臨床研究設計

7例患者(4例IL-36RN突變,1例CARD14突變)單次靜脈注射後均產生應答,均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

第1周,5例患者達到臨床終點(GPPGA 0/1);第4周,全部患者均達到臨床終點,且維持至20周。所有患者均觀察到GPPASI顯著改善,BI 655130對任何基因突變的GPP患者均有效。

【首發推薦】gpp發病機制研究取得突破:發現多種gpp疾病評估機制

圖6。GPPGA 0/1患者比例

【首發推薦】gpp發病機制研究取得突破:發現多種gpp疾病評估機制

圖7。GPPASI自基線變化比例

另一種靶向IL-36R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ANB019的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

探索GPP生物標誌物,

為精準治療提供更多方向

在慢性炎症性面板病中,目前正在進行大量努力,以確定用於改善診斷、評估疾病嚴重程度和根據治療應答對患者進行分層的生物標誌物。

HLA-C*06:02基因型已被確定為銀屑病生物治療應答的生物標誌物;

血漿視黃醇可作為預測GPP疾病活動和對阿維A療效應答的生物標誌物;

迄今為止,在GPP中研究的生物標誌物缺乏特異性,僅能監測疾病活動。

綜上所述,越來越多的基因和生物標誌物被提出來定義GPP,評估其嚴重程度或預測治療應答。另一方面,我們對GPP潛在發病機制的進一步瞭解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一旦將生物標誌物成功應用於GPP患者的個體治療策略,將驅動自身炎症性面板病精準治療的發展。

參考資料:

1。Takeichi T,et al。Am J Clin Dermatol。2020 Apr;21(2)227-236。

2。中華醫學會面板性病學分會銀屑病專業委員會。中華面板科雜誌,2019,(10)。

3。Boehner A,et al。Exp Dermatol。2018 Oct;27(10):1067-1077。

4。閻衡等。實用面板病學雜誌,2009,2(02):94-97。

5。Neuhauser R,et al。Exp Dermatol。2020 Nov;29(11)1088-1096。

6。Akiyama M,et al。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7 Dec;140(6)1545-1547。

7。Neurath MF。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2020 Oct;5570-79。

8。Misiak-Galazka M,et al。Am J Clin Dermatol。2020 Jun;21(3)355-370。

9。Kharawala,S。et al。Expert Rev Clin Immunol 2020;16(3)239-252。

10。Akiyama M,et al。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7 Dec;140(6)1545-1547。

11。Honma M,et al。J Dermatol。2021 Jan 6。

12。Saeki H,et al。J Dermatol。2020 Mar;47(3):201-222。

13。中華醫學會面板性病學分會。中華面板科雜誌,2019,(12)。

14。Bachelez H,et al。N Engl J Med。2019 Mar 7;380(10)981-983。

END

點選以下

關鍵字

檢視相應知識:

TAG: GPPIL評估治療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