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針、彎針等針刺時意外情況的處理

中醫書友會第296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

導讀

:我最近一次經歷暈針,是一個女患者,孩子急驚風發作時趕上自己月經期,遺留了月經淋漓不止。說話是笑笑的,但她說了一句覺得生活中沒什麼事能讓自己高興起來。然後扎針時就暈針了。可見就像作者說的,悲傷的時候,也是容易暈針的。(編輯/王超)

針刺時意外情況的處理

作者/吳文鵬

1.暈針

【原因】患者體質虛弱;初次接受針灸治療時,精神過度緊張;過飢、過飽、悲傷、過度興奮;體位不當,以致疲勞;或是患者自己移動了體位,引起針下產生突然強烈的感應。

【症狀】輕則患者感到頭暈、心慌、噁心、目眩、出冷汗等。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象沉伏或弱等昏厥現象。

【處理】遇暈針時,不要移動患者,應使患者仰臥,把頭放得稍低一點。如在冬日,服熱水,患者就可以清醒過來。以上方法不效,可指掐或針刺人中、十宣等穴。

2.滯針

針刺入穴位,針下發生一時性的異常緊澀,以致不能再捻轉和提插時為滯針。

【原因】針刺部位的面板和肌肉過度緊張;或向同一方向捻針過度,以致肌纖維纏繞了針體。

【處理】繼續留一會針,面板和肌肉即可鬆弛。用手指輕輕彈針柄,或在所扎的穴位上下用手指重掐、循按;或在附近另扎一針。也可把針輕度捻進一點,或向相反的方向把針捻一捻再起針。

3.彎針

【原因】進針時指力用得不勻,用力太猛,手法過重,或針下碰到了緻密組織,使患者突然產生強烈的感應,致肌肉發生急劇的收縮所致;進針後患者移動了體位,或針柄受到了外力。

【處理】輕度的彎針應停止捻轉,然後把針緩慢地提出來。彎針角度較大時,可以順著彎曲的方向慢慢地退出。因患者移動體位造成的彎針,應先矯正體位,再把針提出來。

【預防】進針時用力不可太猛,指力要均勻。患者的體位要取得舒適、耐久。留針期間告訴患者不要移動體位。覆蓋衣服、毛巾時不要壓著針柄。

4.折針

【原因】進針時用力太猛,肌肉緊張所致。針體全部刺入體內,加上體位的移動。針體有死彎、鋸齒樣損壞。

【處理】遇到折針時,首先不要驚慌,告訴患者不要亂動,若斷端露出體外者,取出即可;若斷端在皮內,可用手指擠壓軟組織,將針頂出來;實在不得已時,可用手術辦法取出。

【預防】扎針前對針要進行檢查。進針時用力不要太猛,不要把針體全部刺入體內,針體要露出體外3~5分,告訴患者扎針後不要移動。

5.血腫

起針後發生出血,血溢於皮下而形成腫脹的現象。

【原因】多因進針太快,刺破血管,或起針太快造成。

【預防】為防止血腫形成,起針時要緩慢一點,起針後在針眼處用棉球揉按幾下。發現血腫也不要緊,在區域性按揉、熱敷,即可消散。

由於扎針手法過重,起針後還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叫後遺感。如有此種現象發生,在區域性按揉片刻即可。

TAG: 患者體位進針針體暈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