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服爛肉王——尖吻蝮(血循毒)

國服爛肉王——尖吻蝮(血循毒)

尖吻蝮(LD50=2.93mg

/kg

)下圖取自蛇志

國服爛肉王——尖吻蝮(血循毒)

國服爛肉王——尖吻蝮(血循毒)

尖吻蝮又稱

白花蛇

百花蛇

五步蛇

七步蛇

蘄蛇

山谷虌

中華蝮

等。

具備大而長,且形狀倒鉤的管狀毒牙,

排毒量大,攻擊性強,毒性亦較強;

頭部

尖端呈突出狀

短小的鱗角

,鱗角根據各蛇體質之異而長度不一

頭部

頰窩

紅外線

感受器。身體多以

灰色

棕色

為主要基調,再配合較淺色的呈

三角形

棕灰色紋案,深淺各異的三角紋錯落相繼,組成節理分明的軀體。

多出沒于山坡地帶,喜歡棲息於多岩石的地貌之中

主要以小型的

哺乳類

動物、

鳥類

類為食。

國服爛肉王——尖吻蝮(血循毒)

分佈地區有安徽(南部)、重慶、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廣西(北部)、貴州、廣東(北部)及臺灣省。

國服爛肉王——尖吻蝮(血循毒)

強烈的

蛋白質

構成的

血循毒素能溶解肌肉和血管,造成組織細胞大面積壞死,

被尖吻蝮咬過後,受害者會出現傷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時現象,繼而會腫大、起泡、組織壞疽以及潰瘍

會造成被咬傷者截肢乃至死亡。

國服爛肉王——尖吻蝮(血循毒)

1

臨床資料

1

.

1

一般資料

本組

33

例中男

27

,

6

,

年齡

8 ~

67

,

平均

33

.

6

,

蛇咬傷部位

:

面部

臀部各

1

,

上肢

14

,

下肢

17

1

.

2

診斷

一般山區居民對尖吻蝮均有了解

,

能主動提供病史

,

但對不能明確提供病史者

,

主要根據症狀體徵判斷

尖吻蝮咬傷區域性齒痕間距較蝮蛇咬傷大

,

一般在

1

.

5

cm~

3

.

5

cm

左右

短時間出現燒灼脹裂樣劇痛

,

肢體腫脹明顯

,

擴充套件迅速

,

傷口附近可出現水泡

血泡

全身症狀很快出現

,

常見有全身不適

畏寒

發熱

胸悶

氣促等

重者可出現全身廣泛性出血

,

如齒齦出血

血尿

皮下瘀斑等

,

甚至休克

,

一般易確診

。【1】

一般資料

性別:

男78例,女19例。

年齡:

15歲以下8例,16歲至45歲66例,46歲以上者33

例。最小5歲,最大70歲。以青壯年為多。

職業:

農民69例,工人19例,幹部1例,學生8例。以

農民為多。

咬傷月份

:3月份1例,4月份2例,5月份2例,6月

份21例,7月份20例,8月份17例,9月份18例,10月份12

例,1 1月份3例,1 2月份1例。以6、7、8、9月份為

多。

咬傷部位

:上肢24例,下肢71例,頭部2例。以下肢為

多。

晝夜咬傷情況

:白天44例,夜間53例。以夜間為多。

臨床資料

1.區域性症狀與體徵:本組病例的咬傷部位均有不同程度

的紅腫脹痛、傷肢功能障礙明顯,近心端淋巴結腫大、觸

痛,併發急性淋巴管炎,傷口滲血、出血,周圍且出現水泡、

血泡,傷肢直至驅幹出現“蘄蛇斑” (皮下瘀血)。後期局

部多見組織壞死等。本組97例,後期區域性有不同程度的潰爛

者73例,佔75.25%。

2.全身症狀與體徵:本組病例的全身中毒症狀,主要是

牙齦出血、尿血、便血、咳血、吐血、五官出血、肝脾腫

大、黃疸,嚴重者面色蒼白、冷汗淋漓、氣促、唇甲發紺、

神志朦朧、血壓下降。少數病人有出現血壓先上升而後下降

的症狀。脈象一般是先浮緊或洪大而後浮數或細弱。

3.臨床診斷:患者將其蛇打死送來,或親眼已看見,或

同伴見到尖吻蝮,以及臨床體症,方可作為診斷依據。

4.臨床分型:參照《中國的毒蛇及蛇傷防治》 (上海人

民出版社出版,1974年6月第一版)的“毒蛇蛇傷病情分型

標準”,並根據臨床表現擬定分型。

在本組病例中,輕型1 6例,佔1 6 . 5%;中型5 4例,

55.67%;重型17例,佔17.52%;危型10例,佔10.3%。

輕、中型佔72.17%,危、重型佔27.82%【2】

參考文獻:

【1】

周春均

中西醫結合治療尖吻蝮咬傷

33

例診治分析

[J] .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誌

, 20

08

,

18

(

7

) :

434

【2】

張震,溫美玉

武夷蛇藥治療尖吻蝮咬傷97例的臨床觀察

[ J] .

四川動物

,

1981

,(

2

) :

24-25

TAG: 咬傷尖吻月份本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