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克羅恩病的異同

克羅恩病(CD)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的疾病,可發生在消化系統從口腔到肛門的任意節段,對於CD發病部位的分類,先後經歷了從維也納分型到蒙特利爾分型的演變。最早在1998年提出了維也納分型,到2005年蒙特利爾分型在之前的基礎上更為細化,對年齡、病變部位以及疾病行為的認識變得更為透徹,年齡更為細化,病變部位和疾病行為等更為複雜;在疾病行為上,可以有病變部位疊加並可體現肛周病變;而2011年在維也納分型基礎上演變出用於兒科CD的巴黎分型。

PART1

不同病變部位的發病率

現在認為迴腸和結腸CD應該被視為該疾病實體的至少2個亞型(基於臨床行為,流行病學,遺傳學和腸道微生物群等),對於迴腸主導(L1+L3)及孤立的結腸病變或可以作為預後評估的新指標,同時上消化道病變(L4)需要引起重視,特別是累計空腸、近端迴腸的表型可能預示著不良預後。

對於回結腸病變目前認為佔比最高,佔到40%,其次是迴腸型和結腸型分別佔到了30%。上消化道病變患病率逐漸增加,歐洲從1970-1980的3-4%到了2009-2016的11。3%。亞洲地區為15%,西方地區為11%。此外病變範圍也不相同,最多的是胃十二指腸約佔50%。

PART2

不同病變部位的疾病程序

此外,男性可能更容易合併上消化道病變,與結節性紅斑、口腔潰瘍等有更高的發病風險,對於CD上消化道病變,B1型疾病是最常見的行為表型佔61%。L4空腸疾病與更高的腸梗阻率、手術率及多次手術率相關。

近端迴腸疾病病變在診斷後的第一年內住院率顯著高於胃十二指腸病變;對於回末、回結腸及結腸病變,病變的穿透行為也不相同,對於迴腸型患者往往更容易發生腸道損傷;迴腸疾病患者從炎症型發展到狹窄性或穿透性的累計機率顯著高於結腸疾病患者。

與單獨結腸受累患者相比,孤立的迴腸受累疾病行為改變風險增加;孤立結腸型CD在10年手術風險(20%)遠低於回結腸(42%)或迴腸疾病(62%)。孤立結腸型CD的結腸癌風險與同等程度的UC 相似,與同年齡階段的普通人群相比,腫瘤發生的風險增加了2~3倍。與單獨的迴腸疾病相比,結腸型CD更有可能出現腸外表現。

對於孤立性小腸CD的分型,個人更傾向於單獨的新分型;孤立性小腸CD更容易發展為B2/B3型,特別是空腸病變,更容易發生狹窄穿透,預後往往不佳,最終需要多次手術甚至是出現短腸綜合症。

克羅恩病肛周病變患病率可以佔到患病患者的十分之一,累計發病率是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加。CD診斷後10年和20年,發生肛周病變率分別為29。5%和42。7%;約20%患者表現為穿透性病變,超過50%需要手術干預,CD肛瘻相關腫瘤較罕見。

總結

CD表型的演變是動態變化的,提示我們患者臨床的隨訪中,不能以初始的疾病臨床表型和累計部位確定,在治療中需要進行動態隨訪。

CD臨床的病程決定因素其實還有很多,如迴腸、結腸不同的免疫性炎症通路,腸道微生物群的差異,迴腸和結腸爬行脂肪的不同表達,解剖、淋巴迴圈等不同。

總結,基於蒙特利爾分型的CD部位在反映疾病預後方面存在缺陷,特別對於單獨小腸病變的分型,目前仍然存在爭議。基於回結腸不同的分類能反映疾病的病程,但缺乏定量化標準。最後,CD的疾病演變是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既要關注宏觀表現,更要重視微觀層面的變化。

腸繫膜結構的差異

克羅恩病(CD)發病部位的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臨床的表現。首先回腸的特徵性的結構包括:腸繫膜脂肪,系膜淋巴管,Panethcells與Peyer’s patch,這些只有迴腸中才有,而不會出現於結腸。

早年發表在JAMA上的一篇文章發現了迴腸CD末端迴腸的腸繫膜明顯增厚,系膜相連的其受累腸段也明顯增厚和纖維化,與漿膜下的腸壁脂肪類似。正常健康的迴腸系膜與結腸沒有明顯區別,而CD中迴腸腸繫膜出現特徵性改變,包括指肪組胞增生、變症腸段被爬行脂肪包患、纖維化和大量免疫細胞浸潤。

有研究發現迴腸CD爬行脂肪中的脂肪細胞更多、更小,釋放大量的細胞因子,而在炎症累及的腸段外成脂功能較弱,並且會出現菌群異位。結腸克羅恩病的脂肪增厚不明顯,僅鬆散地附著在結腸上。

UC患者結腸繫膜脂肪組織無爬行行為,僅以闌尾網膜肥大為特徵。但是迴腸CD脂肪細胞數量會明顯小於結腸CD和UC。迴腸CD長期炎症明顯增加,同時有大量的T細胞浸潤,迴腸CD的T細胞的數量是結腸繫膜脂肪的近10倍。

細胞因子表達差異

在細胞因子方面,一篇研究顯示,所有脂肪組織上清液中迴腸CD IL-6和IL-8均上調。結腸CD的TNF-a和IL-3的水平明顯高於UC,迴腸CD中脂肪釋放的TNF明顯少於結腸CD,結腸CD的脂肪傾向於比其他組織產生更多的IL-10。

2007年Gut雜誌上一篇文章研究了CD腸繫膜脂肪所釋放的脂肪因子和受體,包括了細胞因子及細胞因子相關蛋白、趨化因子、急性期蛋白、激素、補體、脂質代謝和激素代謝相關蛋白纖溶系統。受體包括激素與生長因子受體、細胞因子受體、核激素受體、模式識別分子,死亡受體。發現在迴腸CD裡面,CD4+和CD8+T細胞的比例沒有明顯差異,但是結腸CD和UC中,腸繫膜中CD8+T細胞比例高於粘膜。

免疫功能差異

關於爬行脂肪的作用,對炎症到底是有害的還是保護的作用?研究認為當有細菌從腸腔移位到了腸繫膜脂肪當中,調動免疫細胞增加,所以會看到很多巨噬細胞,成纖維細胞,T細胞的增加。CD的爬行脂肪包裹在炎性腸段,被巨噬細胞浸潤,脂肪因子水平較高可以改變M2巨噬細胞的趨化潛能,使得M2巨噬細胞佔優勢,這種轉變是克羅恩病腸繫膜脂肪所特有的現象。爬行脂肪作為保護性包裹屏障,具有限制腸道炎症和避免壓倒性全身炎症反應的潛力。

2020年cell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證實了粘膜相關細菌(Clostridium innocuum )易位到爬行脂肪並透過體外實驗表明Cinnocuum誘導爬行脂肪重塑並建立脂肪屏障以防止細菌的全身傳播(保護作用)。

關於CD爬行脂肪中的淋巴管,相關研究顯示 CD病人出現了淋巴管密度的增加,同時淋巴管的引流功能障礙,所以淋巴管系統在引流炎症當中出現問題。當它的功能受到損害的時候,腸壁會出現水腫,會影響CD病人發病。手術病人手術切緣如果淋巴管豐富,12個月內的複發率較低,如果淋巴管密度下降,說明它的復發機率會增加。

迴腸CD中的Paneth細胞非常重要,它主要分泌抗菌肽,可以抵抗細菌侵入腸道,當Paneth細胞的功能出現障礙的時候,就不能起到抑菌的作用,屏障就會出現的問題。

Peyer’s Patch主要位於遠端迴腸,是腸黏股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小腸粘膜內的一組淋巴濾包,由B細胞和T細胞(CD4+為主)組成,能識別胃腸道內呈現的許多抗原,主要吞噬病毒和腸道病原菌,提呈吞入的腸腔內抗原轉交給免疫細胞,免疫細胞可對致病抗原加工、轉運、呈遞,它和CD的發病是有非常大的關係。

結腸和迴腸的結構上最大的差異,在於小腸有絨毛,有杯狀細胞,有panth細胞,迴腸只有一層粘液屏障,而結腸有兩層。迴腸CD的黏液層和成分減少;腸道微生物群和抗菌肽的多樣性降低,上皮屏障破壞;末端迴腸固有層中Th1和Th17細胞佔優勢。結腸CD的兩個粘液層同樣減少,微生物群的多樣性改變,上皮細胞被破壞,固有層以Th1反應為主。此外,迴腸和結腸所分泌的抗菌肽也有所不同。

總結,迴腸CD特徵性的結構有腸繫膜脂肪—脂肪細胞、巨噬細胞與T細胞等免疫細胞,淋巴管結構與功能,Peyer氏斑,Path細胞及其功能缺陷及AMPs。迴腸CD與結腸CD共有結構上的不同主要在於黏液層的腸上皮 DNA甲基化、轉錄模式與蛋白質表達;固有層的黏膜免疫反應,如Th1/Th17(迴腸)與Th1(結腸)的不同。

TAG: CD迴腸結腸脂肪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