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連這些都不知道千萬別說自己懂中醫(中醫十大典故的由來)

每晚

9點

準時免費更新

—— 以下是正文 ——

懸壺的由來

東漢時,集市中有一老翁賣藥,藥不二價,治病皆愈。他在門前懸掛著一大空壺,待到集市散去,總是跳入壺中,集市上的人均沒看見過,只有管理市場的小官費長房在樓上看見了。費長房感到非常驚奇,便帶著好酒好菜前去拜望老翁。老翁約費長房第二天再來,並邀同入壺中。只見壺中裝飾如宮廷般華麗莊嚴,美酒佳餚充盛滿桌,二人暢飲盡興而出。後來費長房拜老翁為師,並隨之隱居山中,終於把老翁的醫道方術繼承下來,在民間為廣大群眾療病去痛。因而,後世醫生開業,均以“懸壺”譽之。

杏林的由來

三國時期吳國的民間醫生董奉,到南昌的廬山定居。他住在山上而不種地,每日為人治病,分文不取。如果重病治好了,讓患者載五棵杏樹;輕病治癒了就載一棵杏樹。這樣連續好多年,所種的杏樹已有十萬餘棵,鬱鬱蔥蔥,茂密成林。後來杏子大量成熟,董奉就在杏林裡打一糧倉,告訴人們,有買杏子的人,只要把容器的穀物倒入糧倉,自取一容器的杏子即可。經絡技巧公眾號提示這樣董奉每年用杏子換的穀子,隨後又用來救濟周圍貧苦的百姓和來廬山旅遊斷了盤費的人,深得人們讚譽。

橘井的由來

西漢時期,桂陽人蘇耽,人稱蘇仙,為人虔誠,品德高尚,孝敬父母。據劉向《列仙傳》記載,蘇耽受命為天仙,天上的儀仗隊降落蘇宅迎接。蘇仙在辭別母親,超脫凡間時,告知母親:“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橘樹能療。患疫者,與井水一升,橘葉壹枚,飲之即愈。”後來果如其言,求水葉者,遠至千里,應手而愈。這樣在傳統醫學史上就有了“龍蟠橘井”、“橘井泉香”的典故。這就是“橘井泉香”典故的由來。自古用之代指良醫。

“大夫”、“郎中”的由來

“醫生”一詞,始見於《 唐六典》:“ 醫生四十人”,即指學習醫學的人。唐代置學習醫,故有了“醫生” 之稱。醫生還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別稱。“大夫”、“郎中”是我國古代的官名,但更多的人熟知的這兩個詞是對醫生的稱謂。

大夫是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時,天子及諸侯皆設之。分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3 級。秦漢以來,有御史大夫、諫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名。宋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複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加之唐末五代以後官銜氾濫,以官名稱呼逐漸形成社會風氣。宋徽宗時期將醫官放到大夫官階下,因此從那時起北方人尊稱醫生為“大夫”。為了區別於官名,將稱醫生為“大夫”的“大”讀成 dài,而不讀 dà。

郎中是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戰國始有,秦漢治置。後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始自宋代。尊稱醫生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後官銜氾濫所致。

“懸絲診脈”的傳說

傳說,古時因為宮廷尊卑有序、男女有別,御醫為後宮嬪妃或者高官女眷看病時,不能直接望、聞、問、切,只能用絲線一端固定在病人的脈搏上,御醫透過絲線另一端的脈象診治病情,俗稱“懸絲診脈”。

如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懷孕已十多個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臥床不起。太醫醫治後,病情卻一直不見好轉。大臣徐茂功便將孫思邈推薦給太宗。由於封建社會的禮教束縛,孫思邈便叫來了皇后身邊的宮娥采女細問病情,同時要來了太醫的病歷處方認真審閱,基本掌握了皇后的病情。然後,他便開始 “引線診脈”,併成功地治癒了皇后。

後來,有人專門請教過北京四大名醫之一的施今墨老先生這一問題。他介紹說,懸絲診脈亦真亦假。所謂真者,確有其事;所謂假者,懸絲純粹是一種形式。大凡后妃們生病,總要由貼身的太監介紹病情,太醫也總是詳細地詢問這些情況,諸如胃納、舌苔、二便、症狀、病程等。當這一切問完之後,太醫也就成竹在胸了。

可見“懸絲診脈”雖有此事,卻被古往今來的人們蒙上了過多的神秘色彩。如果醫生事先不透過各種途徑獲知詳細病情,那麼不論他醫術多高明,僅僅靠“懸絲診脈”,也未必能有正確的診斷。從孫思邈“懸絲診脈”的案例來看,也是如此。

“堂”的由來

“堂”——凡是歷史悠久的中藥店都稱作“堂”,這個典故為何而來呢?它與名醫張仲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張仲景醫術高明,深受百姓愛戴。漢獻帝建安中期,他被調任長沙太守,當時正值疫病流行,百姓病亡無數,此情此景令張仲景十分痛心,但當時朝廷有“太守不得擅進民宅”的規定,無奈之下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公堂上掛起一幅“張仲景坐堂行醫”的簾子,案畢即為百姓看病。張仲景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並被傳為千古佳話。

後來,後人為紀念這位醫聖,學習他的高尚品德,就沿用這個名稱,把藥店稱為“堂”,把應診醫生稱為“坐堂醫生”,意為像張仲景那樣不計名利、救死扶傷。

中藥為何統稱“本草”

自秦漢時代的《神農本草經》問世以來,“本草”二字便有了其特殊的含義。藥物學被叫做“本草學”,藥物專著被稱為“本草書”,藥物學史被稱為“本草史”,明代李時珍著有《本草綱目》。經千百年的沿用,“本草”一詞已經成了所有中醫藥物的統稱。

為什麼稱中醫藥物為“本草”呢?因為“諸藥中草類最多也”。這是長期以來人們公認的解釋。古代以“草”或“草木”作為植物的代稱,而中藥裡又以植物性藥物為主,所以這樣的解釋是不錯的。經絡技巧公眾號提示但若從藥物的起源過程來考察,認識還可以再深入一步。一般認為,原始人類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某些動、植物的醫療功效,進而用於醫療實踐,這就是藥物起源。

由於人類對植物接觸最多,認識最早,起初尋找藥物時只是在植物中進行,所以最初的藥物只有植物性藥物。《說文解字》雲:“藥,治病草也,從草。”這也反映了最初只有植物藥的狀況。雖然以後又發現了動物藥,礦物藥,但“草為藥之本”的概念一直被保留了下來。這就是後世把藥物稱為“本草”的由來。《墨子》中的《貴義》篇有“譬若藥然草之本”句,可以算是最先以“本草”言藥者。

“倒藥渣”的由來

一說:藥渣辨優劣

相傳清代江南小鎮有一家“宏德堂”藥店,起初由於藥材貨真價實,炮製優良,信譽很高,生意格外興隆。但過了一年,買藥的人越來越少,生意蕭條,門店冷落。

一天午後,店主正在椅子上打盹,朦朧中,忽見一鶴髮仙翁,手拈拂塵,飄然而來。語之曰:“我乃藥神是也,統管天下采藥、買藥之人,你近來摻賣劣質藥材,坑害病人,現在無人買藥就是對你的懲罰。”說罷,給他丟下一張紙條,遂又飄然而去。他急忙拾起紙條,一看是一首六言詩:“配藥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治病救人為本,切忌圖利忘義。”他看過後猛然驚醒,心中大慚,怵惕不安。他知道自己近月曾將一批劣質藥材充優銷售,大大降低了藥的療效,故人來漸稀。如此竟連“藥神”也已知曉。他慚愧不已,後悔莫及。他想著藥神的話向患者傳話出去,凡今後在“宏德堂”抓藥配方者,藥煎完後,將藥渣倒在門前,好讓藥神檢驗優劣,看“宏德堂”的藥材是不是都屬上等佳品。說來也真奇怪,從此,人們凡在“宏德堂”購買的藥物,藥效靈驗,眾口皆碑,“宏德堂”生意又興旺發達起來。如此日久天長,老百姓中便傳開了,只要把藥渣倒在路上,任千人踩、萬人踏,就會藥到病除、早日康復。

二說:藥渣可導醫

相傳,唐代名醫藥王孫思邈,醫德高深,醫術精湛,為人治病,藥到病除,深得人們的敬重。在他隱居深山時,有一次,他為一隻受了傷的老虎解除了病痛,老虎為了報恩,就自動為孫思邈當護衛、坐騎。孫思邈行動是方便多了,可把病人都給嚇壞了,誰也不敢求醫於他。孫思邈很為難,最後想出了兩全其美的辦法。他每到一家看病,便讓病家把藥渣倒在門口的路上。哪家門口有藥渣就表明他在哪家行醫。這樣一來,老虎就不必緊隨相跟,只在遠處守著就行了。久而久之,藥渣成了行醫人的標誌。很多人對此人云亦云,眾人相附,代代相傳,也就形成了煎中藥後倒藥渣、踩藥渣的一種民俗。過去,在藥王的塑像和畫像中,都是坐於虎身之上,這種藝術形象也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三說:藥渣識真假

傳說明代名醫李時珍,一天外出採藥,看到一個村莊田園荒蕪,無人下地勞動,原來這個村的人都患了病。在一個茅草屋裡,他看見一位老人正在床上呻吟,急忙取出藥來,讓老人喝下,停了一會,老人出了一身汗,症狀減輕了許多。李時珍詢問了一下情況,才知道村裡先後來過幾個走江湖的郎中,給他們開過藥,還說什麼“吃上一劑藥,包管你藥到病除”。可是病人吃了十幾劑了,仍不見效。李時珍便找來煎過的藥渣,仔細一看,大部分是假藥。假藥怎能治好病呢?老百姓上當受騙了,他們對庸醫痛恨不已。李時珍看藥渣的事,傳遍了附近的村莊,人們紛紛把江湖郎中配製的草藥和煎完的藥渣叫李時珍鑑別,因為人太多,看不過來,只好讓大家把藥渣倒在村前的路口上,一個個攤開放好,逐個檢視,揀出真藥,扔掉假藥、劣藥,並教大家如何識別偽劣中草藥,防止再上當受騙。從此以後,病人就把煎服過的藥渣倒在路口處,盼望過路的良醫識別真假,於是這個風俗就盛行起來。

在古時候,一些中醫到處採集並實驗各種藥物的功效,他們通常會手拿一個鈴鐺,鈴鐺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銅環,人們稱之為“虎撐”或“虎銜”。這是他們的護身符。

“虎撐”的由來

傳說藥王孫思邈在去山中採藥的路上突然被一隻老虎攔住了。老虎就在前面,想要逃走已是不可能的了,藥王隨身帶著一條用來挑草藥的長扁擔,但要用這條笨拙的扁擔對付老虎這又談何容易。他一無所措,只是恐懼地盯著老虎。奇怪的是這隻老虎並沒有向他撲來,正相反,它張大著嘴蹲在地上,它以一種憂傷的眼神注視著藥王,似乎是在乞求什麼,並不停地輕輕擺動著腦袋。藥王被眼前如此的情景震驚了,他緩緩地接近眼前這頭龐然大物,看見一塊碩大的動物骨頭深深地扎入了這頭老虎的咽喉。藥王想要幫它,替它去除這塊骨頭,但他擔心的是,眼前這頭動物要是因為疼痛而突然閉嘴的話,他的胳膊一定會被咬斷,正在這時他想起他扁擔上的一個銅環,他取下銅環並將它放入老虎的口中將那大口撐開,這樣他就不必再為自己的安全擔心了。他將手從銅環中央穿過伸入那血盆大口中迅速地拔出骨頭並麻利地在傷口抹上藥膏。當藥王取走了虎口中的銅環後,老虎不住地點頭,似乎是在答謝這位仁慈的醫生。

從那以後,銅環被改造成一個手搖鈴,成為採藥的標誌,所有的醫生出門採藥時都會帶上它,用於顯示他們都是藥王的弟子,只有藥王能夠為老虎看病並且不會受到它們的攻擊。

抓藥的傳說

有了藥方,就要到藥店去抓藥。在藥店裡,你可以看到司藥人員把處方放在櫃檯上,手裡拿著戥子,到身後的藥櫃上一個格子一個格子的小抽屜裡去抓藥。如果是位老藥工,他一看是幾克,在小格里用手一撮,用戥子一量,準是幾克。人常說熟能生巧,這種過硬本領是靠成年累月的抓藥實踐練出來的。新藥工抓藥,就達不到這樣的水平了。

提起抓藥,還有一段動聽的傳說。唐代藥王孫思邈經常外出行醫採藥,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有好的藥材,他就不畏艱難困苦地去採藥,或進入深山老林,或攀登懸崖絕壁,或穿越河川峽谷。經絡技巧公眾號提示因為採的藥材很多,它們的性味功用又不相同,所以不能混雜放在一起。為了便於分類放置和使用,他就特意做了一個圍身,在圍身上縫製了許多小口袋,凡採到一種藥材,就裝到一個小口袋裡,使用起來就方便多了。

一次,孫思邈行醫採藥來到一個村莊。忽然間一陣狗叫,只見有一婦女躺在地上,嘴裡不斷髮出“唉呀唉呀”的痛苦喊聲。原來這位婦女的小腿被狗咬傷了,鮮血直流。他急忙從圍身口袋裡拿出一種藥來,給這位婦女敷上,不大一會,這位婦女小腿上的血止住了,疼痛也減輕了許多。她的丈夫趕來,見此情景,十分感激,忙拜謝藥王的救治之恩。

藥王就是這樣採藥走到哪裡,行醫治病到哪裡。他給病人診治後,就從口袋裡拿出藥來,因為藥物配伍不需要很多,總是從小袋裡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來,所以人們就把它叫“抓藥”。

後來,人們開藥店,為了使眾多藥物不易混雜,更便於分類取藥,店主也仿照藥王的辦法,將藥櫃內做成一個格子一個格子的小抽屜,小抽屜裡再隔成三個或四個方格,來貯藏放置各種藥材。小抽屜的外邊寫上中藥名稱,以便記取,免於混淆。直至今天,病人到藥店買藥時,有的地方仍叫“抓藥”。

不為良相,願為良醫

許多中醫人常常聽到這句話,“不為良相,願為良醫”。它把“醫”與“相”並提,更使人深覺學醫責任重大。而這個典故來自於范仲淹。

據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卷十三《文正公願為良醫》記載: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籤,問以後能否當宰相,籤詞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簽,祈禱說:“如果不能當宰相,願意當良醫”,結果還是不行。於是他長嘆說:“不能為百姓謀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該做的事。”

後來,有人問他:“大丈夫立志當宰相,是理所當然的,您為什麼又祈願當良醫呢?這是不是有一點太卑微了?”

范仲淹回答說:“怎麼會呢?古人說,‘常善用人,故無棄人,常善用物,故無棄物’。有才學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輔佐明君治理國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個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溝中一樣。要普濟萬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現在籤詞說我當不了宰相,要實現利澤萬民的心願,莫過於當良醫。如果真成為技藝高超的好醫生,上可以療君親之疾,下可以救貧賤之厄,中能保身長全。身在民間而依舊能利澤蒼生的,除了良醫,再也沒有別的了。”

這是後世相傳“不為良相,願為良醫”的由來。那些胸懷大志的儒者,把從醫作為僅次於致仕的人生選擇,正是因為醫藥的社會功能與儒家的經世致用(即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比較接近。元代戴良說的好:“醫以活人為務,與吾儒道最切近”。

⊙注:

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或學習參考,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操作使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本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明晚9點,精彩繼續......

點個贊和

,一起為健康加油!

穴位查詢、經絡圖

TAG: 藥渣藥王醫生良醫孫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