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老戲骨上吊自殺,曾身患5種癌症,癌症患者的痛誰能懂?

癌症,人類疾病的重要殺手之一,患者往往身心都受到巨大的刺激,疾病的痛苦,高昂的治療費用,治癒希望的渺茫等,都折磨著癌症患者,有些支撐不下去的患者,會無奈的選擇自殺。

1934年出生於臺灣的高鳴,是一位資深的演員,出道幾十年,拍了上百部影視劇。原本應當安享晚年的他,卻在自己83歲的時候選擇了在家中上吊自殺。

早前高鳴和妻子上綜藝節目的時候,就曾透露

深受膀胱、腎、淋巴、直腸、攝護腺5種癌症的困擾

,醫生說最多還能活3年左右。在病痛的折磨下,高鳴不止一次產生過輕生的念頭,最終還是選擇了用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臺灣老戲骨上吊自殺,曾身患5種癌症,癌症患者的痛誰能懂?

對於高鳴的事,大家都唏噓不已,曾經那麼樂觀的人,誰也想不到會是這種結果。實際上,因為癌症而選擇自殺的患者,不在少數。

一、確診癌症後,多少患者選擇自殺?

發表於JAMA Psychiatry的一項研究,對英國於1995年至2015年間確診癌症的4722099名患者進行了隨訪和分析,平均隨訪4。67年,中位隨訪期2。52年,其中男性患者佔50。3%,有74。3%的患者確診癌症時年紀在60歲以上。截止2017年8月,共有2491名患者自殺身亡,佔隨訪期內死亡患者的0。08%。

研究人員透過分析,得出“

相比一般人群,癌症患者死於自殺的風險提高了20%

”的結論,並且表示,在確診為癌症的6個月內自殺風險最高,胃癌、肺癌、胰腺癌等癌種的患者自殺風險相對較高。而除了成功自殺的患者,有自殺念頭及自殺未遂的患者比例可能很驚人。

·他們為何選擇自殺?

很多情況下,

癌症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受到的打擊,是自殺的主要原因。

癌症患者無論是在治療過程還是後續的康復,都需要經歷難以忍受的痛苦。有的癌症患者治療費用高昂,或是覺得自己求救無門,認為自己拖累了家人等,都容易選擇極端的方式。

臺灣老戲骨上吊自殺,曾身患5種癌症,癌症患者的痛誰能懂?

國人恐癌心理很強,對癌症接受度較弱,有些患者尤其缺乏對癌症的認知,認為癌症是絕症,不如早點死了算了,恐懼和絕望等負面情緒一直縈繞在患者心頭,容易使得患者失去理性,選擇極端方式結束生命。

還有一點就是“久病床前無孝子”,有的患者家屬得知患者時日無多後就變臉,甚至討論分遺產的事情。癌症患者還可能遭受到外界的歧視和區別對待。癌症患者在出現身體症狀,感覺喪失尊嚴,且失去了社會角色和生存意義的時候,自殺的風險就很高。

二、超半數癌症患者受心理問題困擾

在剛被確診為癌症的患者中,有超過一半會出現心理問題,有四分之一的長期帶瘤生存患者,會出現抑鬱、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難以迴歸從前的生活狀態,影響生活的質量。但對其治療干預度卻不足10%,很多患者對此存在抗拒心理,認為心理疾病的治療不是當務之急,或者乾脆拒絕就診。

1、癌症患者常會經歷6個心理變化階段

事實上,心理護理對癌症患者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癌症患者的心理變化可分為六個階段,一是剛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的

體驗期

;二是對診斷結果極力否認的

懷疑期

;三是在發現診斷結果無法改變時產生恐懼的

恐懼期

;四是患者幻想能有一種新藥或新方法根治自己疾病的

幻想期

;五是病情惡化或出現疼痛、併發症等,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的

絕望期

;六是患者接受現實,消極被動應付的

平靜期

。這六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重視,對癌症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

除了他人對癌症患者的護理,NCCN也給出了簡單原則性指導,能幫助患者自己改善心理痛苦:

·癌症不等於死亡;

·儘可能以合理的方式宣洩不良情緒;

·走進自然,自我調節;

·尋求心理醫師的幫助;

·不要低估內心的痛苦,睡眠障礙、食慾不振、心煩心慌、恐懼焦慮、情緒低落等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康復效果;

·不要自責或者埋怨;

·用過好每一天的態度來應對癌症;

·尊重、信任,並能接受醫生的治療;

·不隱瞞病情,積極面對。

臺灣老戲骨上吊自殺,曾身患5種癌症,癌症患者的痛誰能懂?

三、癌症太難熬,安樂死可以嗎?

在癌症晚期,治癒希望渺茫,身體上的痛苦難以忍受,能夠安樂死,成為了一些患者的期望。但是在中國,安樂死並未合法化,目前選擇安樂死並不實際,安樂死的立法牽扯到方方面面,安樂死如果合法化,一定程度上不利於醫學的前進,也和醫生救死扶傷的原則相悖,還有可能被利用,成為變相殺人的手段。

雖然安樂死目前無法合法化,但是讓臨終的癌症患者有尊嚴的離去,一直都是

安寧療護

的目標。

今年90歲的陳校長,退休前在北京一所小學任教。確診癌症後醫生預判她的壽命只剩下三週。於是她住進了安寧療護病房,在儘量減輕痛苦的情況下,去完成自己的“遺願清單”,陳校長在安寧療護病房人生第一次塗紅色指甲油,在醫院天台上開闢了一個小菜園,和醫生社工們一塊包餃子,有品質地過好剩下的每一天。

安樂死是提前結束生命,而

安寧療護被稱為“尊嚴死”

,積極治療往往是以犧牲生存質量去延長生命,而

安寧療護,目的是為了減輕痛苦,不會將臨終患者的死亡時間提前或拖後,讓患者享受當下最充分的生活,更體現人文關懷,讓患者在生命的最後旅程更有質量。

臺灣老戲骨上吊自殺,曾身患5種癌症,癌症患者的痛誰能懂?

面對癌症,誰都不能做旁觀者,誰也不知道有一天這場災難會不會降臨到自己頭上,治療癌症,除了解除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心理健康同樣不容忽視,如何讓癌症患者活得更有價值,更有尊嚴,需要全社會齊心協力。

參考資料:

[1]《癌症自殺“心”藥醫 | 人一生約有20次患癌機會,有的患者卻選擇自殺》。醫師報。2019-11-25

[2]《煩怨恨怒惱——解密癌症患者心理變化6階段》。中國癌症康復與姑息治療。2019-08-27

[3]《聚焦癌症病人自殺: 活下去的“藥”需要社會共同給予》。光明網。2018-08-0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TAG: 癌症患者自殺安樂死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