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低密度脂蛋白是“壞蛋白”,那它壞在哪了?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轉變而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被稱為“壞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稱為“好膽固醇”。那麼,低密度脂蛋白“壞”在哪呢?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把肝臟中的脂肪類物質運送到全身組織的細胞中供細胞利用,如果運輸太多了,一方面會把過多的脂肪送到細胞裡,易造成細胞“肥胖”而發生問題;另外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多,其攜帶的膽固醇易積存在動脈壁上,使血管變厚、長出斑塊,久了容易引起動脈硬化。低密度脂蛋白是一個壞的膽固醇,如果偏高了,容易形成動脈硬化,使冠心病、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增加。

LDL是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其膽固醇主要來自從CE轉運的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膽固醇。目前認為血漿中LDL的來源有兩條途徑:①主要途徑是由VLDL異化代謝轉變而來;②次要途徑是肝合成後直接分泌到血液中。

LDL的降解是經LDL受體途徑進行代謝,細胞膜表面的被覆陷窩是LDL受體存在部位,即LDL中的ApoB100被受體識別,將LDL結合到受體上陷窩內,其後再與膜分離形成內吞泡,在內吞泡內經膜H+-ATPase作用,pH降低變酸,LDL與受體分離並與溶酶體融合後,再經酶水解產生膽固醇進入運輸小泡體,或者又經ACAT作用再酯化而蓄積。血漿中65%-70%的LDL是依賴LDL受體清除,少部分(約1/3)被周圍組織(包括血管壁)攝取異化。一旦LDL受體缺陷,VLDL殘粒由正常時大部分經肝LDL受體識別,而改為大部分轉變成LDL,使血漿中LDL濃度增加。

人體血液中有4種脂肪:膽固醇、中性脂肪、遊離脂肪酸和磷脂類。膽固醇是一種油油複合體,大部分由肝臟製造。人體內膽固醇的總量為100到200克。其中三分之二在體內自行合成,三分之一來自食物。膽固醇必須和脂蛋白結合才能運送到體內各部分。脂蛋白又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血清中的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是一對二。兩者都有重要任務:低密度脂蛋白把膽固醇從肝臟運送到全身組織,高密度脂蛋白將各組織的膽固醇送回肝臟代謝。

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總膽固醇超過5。72mmol/L,甘油三酯超過1。70mmol/L,可診斷為高脂血症,而總膽固醇在5。2——5。7mmol/L者稱為邊緣性升高。可有四種結果:

高膽固醇血癥

血清總膽固醇含量增高,超過5。7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高甘油三脂血癥

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過1。70mmol/L, 而總膽固醇含量正常,既總膽固醇

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中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總膽固醇超過5。72mmol/L,甘油三酯超過1。70mmol/L。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膽固醇)含量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過高會引起:

斑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

血液中LDL-C濃度升高,將沉積於心腦等部位血管的動脈壁內,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阻塞相應的血管,最後可以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和外周動脈病等致死致殘的嚴重性疾病。

誘發脂肪肝

肝功能不全患者,低密度脂蛋白長期偏高,有可能誘發脂肪肝,出現肝腫大,食慾減退,肝區脹痛,轉氨酶升高,少數出現輕度黃疸,脾大等症狀。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會導致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脂血癥、混合型高脂血症、低度脂蛋白血癥。

平臺所有轉載文章均為傳遞更多專業知識,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立即刪除,謝謝!

TAG: 膽固醇脂蛋白LDL低密度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