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大規模大腸癌篩查人口資料釋出

大腸癌,又稱結直腸癌,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地方都呈上升趨勢。

《中國癌症研究》雜誌2019年釋出的資料顯示:

從1990年到2017年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內,中國結直腸癌癌症的發病率和患病率成倍增長——標準化發病率從1990年的12。18/10萬增加到2017年的22。42/10萬,標準化患病率從1990年的44。55/10萬增加到2017年的118。40/10萬。

歐洲最大規模大腸癌篩查人口資料釋出

1990-2017年中國結直腸癌患病率變化(圖片來源於網路)

按照癌灶出現的部位不同,結直腸癌的症狀差別很大,有的以腹痛、排便習慣改變、便血等腹部症狀為主,有的以貧血、乏力、盜汗等全身症狀為主。

儘管針對結直腸癌的治療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晚期(IV期)結直腸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也只有14%。

歐洲最大規模大腸癌篩查人口資料釋出

結直腸癌的不同分期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路)

正是因為結直腸癌非常常見,晚期結直腸癌的治療效果欠佳,生活質量也更受影響,而且相當一部分結直腸癌是由早期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所以進行結腸鏡普查,並對早期病變進行治療,被認為是減少晚期結直腸癌患病率,提高生存期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

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結直腸癌篩查納入基本的保健範疇,而且篩查年齡進一步降低。美國癌症學會的最新指南將結直腸癌篩查的開始年齡從50歲提前到了45歲。

歐洲最大規模大腸癌篩查人口資料釋出

不過,篩查是否真的能夠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呢?

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現在,一項涉及歐洲21個國家,跨越16年,總人口達300多萬的統計資料(其中16個國家的資料為全民資料),算是為結直腸癌篩查策略送上了至今最強大的現實世界證據。

歐洲國家的結直腸癌篩查政策並不一樣:

有的國家在研究開始之前就有長期的結腸鏡和糞便檢測篩查計劃。

有的則是研究期間才開始施行的篩查計劃。

有的國家則到現在都還沒有全國性的篩查計劃。

這為對比不同篩查政策對結直腸癌發病率的影響提供了絕佳的樣本。因為各個國家的基數差異,所以研究者對比的是同一個國家在同一段時間內的發病率變化,也就是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AAPC)。

歐洲最大規模大腸癌篩查人口資料釋出

歐洲不同國家結直腸癌篩查實施情況(圖片來源於網路)

(1)

在長期實施結腸鏡檢查和糞便檢測計劃的國家

(即奧地利、捷克共和國和德國),結直腸癌發病率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幅下降。

男性的AAPC從-2。5%(95%CI-2。8到-2。2)到-1。6%(-2。0到-1。2),女性從-2。4%(-2。7到-2。1)到1。3%(-1。7到-0。9)。

(2)

在研究期間實施篩查計劃的國家

,年齡標準化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在實施篩查的那一年之前保持穩定或有所增加。

這些國家的男性AAPC從-0。2%(95%CI-1。4到1。0)到1。5%(1。1到1。8)不等,女性從-0。5%(-1。7到0。6)到1。2%(0。8到1。5)。

在迅速實現高篩查覆蓋率的國家(即丹麥、荷蘭和斯洛維尼亞),年齡標準化的發病率最初增加,但隨後下降。

(3)

在大多數沒有大規模篩查計劃的國家

(如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挪威和烏克蘭),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有所增加,男性的AAPC從0。3%(95%CI為0。1到0。5)到1。9%(1。2到2。6),女性從0。6%(0。4到0。8)到1%(0。8到1。4)。

結直腸癌死亡率的最大降幅出現在有長期篩查計劃的國家。

歐洲最大規模大腸癌篩查人口資料釋出

歐洲各國結直腸癌發病率變化趨勢(虛線為引入結直腸癌篩查的時間)

除了發病率和患病率,在死亡率,以及結直腸癌患者中晚期比例上,施行不同篩查策略的國家也表現出了顯著的差異。最可能的解釋是不同的篩查策略提高了早期結直腸癌和癌前病變的檢出率,從而能將更多結直腸癌扼殺在搖籃狀態,不會進展成為晚期,也就挽救了更多原本要死於結直腸癌的患者。

TAG: 直腸癌篩查發病率國家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