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大地 | 撿呀撿板栗

雨後大地 | 撿呀撿板栗

隔壁兩戶鄰居家都有種許多板栗樹,其中一戶我們喊姑爺,他的板栗園是一片斜斜的小山凹,以往都是特意散步去找他買,覺得他年紀大了,一個人不容易。偶爾路過樹下時,會拾得三兩顆,就高興不已。今年另一戶鄰居來“討”柿子吃時說讓我去她家撿板栗,但今年家裡兩位老人去河邊撿了許多,板栗已經多得吃不完。我便回說不用了,一直不曾去。

過了些時日,朋友梅梅從鄰省過來玩,一天傍晚突然起意撿栗子,我們就拿上籃子去了。鄰居們的板栗樹都離得很近,走幾步便是。我先是在獲得許可的鄰居家樹下,撿了四五顆,梅梅卻一顆沒找著,笑嘆“太沒有成就感了!”於是我們轉戰姑爺家的板栗園。

這片山坡上種植的幾乎全是板栗樹,一眼望去,高大的喬木下裸露著大片的紅土地,地上已經鋪就薄薄一層落葉,像是還沒織好的地毯。一眼望去,感覺這片“戰場”很可觀。腳下的土壤因為鬆土和雨水的關係,非常鬆軟,一踩一個腳印。我們小心翼翼地下坡,眼睛不時被地面上的板栗毛刺殼所吸引。

雨後大地 | 撿呀撿板栗

果然,我們接連不斷地發出收穫的喜悅捷報:“我找到一顆”“我也找到了一顆”“哇我一連找到好幾顆”“這裡好多啊”…… 有趣的是,邊撿還能邊聽到板栗“喀噠”掉在地上,我就直直望著落下來的方向,“手動”定位目的地,然後直奔主題。有時候幾顆板栗接連甚至同時掉下來,開心得目不暇接。我們就這樣找啊找,撿啊撿,最後小籃子裝了近八成滿,天色快暗下來了,我們才離開。就像梅梅說的,倒不是因為多喜歡吃,就是覺得撿的過程很有意思。

朋友離開後的第二天,我早起去散步。天氣又轉涼了,我裹著一件大棉衣,不由自主地朝板栗樹的方向走去。冷冽的空氣裡有一股乾爽的味道,但躺在地上的板栗時不時沾有密密麻麻的小露珠呢,握在手裡除了堅硬、光滑的質感外,還有微微的溼涼,我撿著一個摸一摸就往口袋裡揣。

雨後大地 | 撿呀撿板栗

獨拾板栗因沒了分享喜悅的物件,就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自身和周遭的事物上。雖然已過中秋,但南方的景色依然鬱鬱蔥蔥。不遠處的樹林蒼翠茂盛,只是少了夏日的烘托,稍顯冷峻些罷了。唯有板栗樹是屬於秋天的,許多老樹葉子已落了大半,暗啞枯黃的葉片在地上層層疊疊地交錯著,踩上去會發出哧哧咔咔的聲響。留在枝頭的葉子也多半不光鮮了,殘存幾抹灰頭土臉的綠色,等時光一一抹去。我知道,當歲月的沙漏再流一些,這裡又會是另一番景象。心裡一邊懷著對歲月流逝的不捨,一邊期待著四季流轉的魔力。

板栗不耐儲存不說,光是落在地上的就有許多壞的,有的是黑黑的,有的發毛,有的被蟲蛀過,栗色的外殼上還粘連著許多蟲屎。我撿起一個帶蟲眼的板栗咬開,想看看裡面到底什麼樣子。剝開外殼,明黃色的板栗上依然有一個小洞,對半咬開後發現一隻褐色的小毛毛蟲正蜷曲著在裡面睡覺呢,兩隻眼珠子褐溜溜的,甚是可愛!

撿板栗還有一個關於腳的特別的感受。其他果實的採摘似乎對雙手更為“重視”,雖然同樣要走或爬,但往往容易忽視雙腳的存在。不帶任何工具撿板栗的時候,就需要雙腳踩著板栗的毛刺外殼,或扭一扭,或轉一轉,或是像使用手那樣把它“掰開”,才好將板栗取出。即使是已經開裂的毛刺殼,也是不敢輕易上手的,圓乎乎的表面全是硬刺,隨時都可能被扎一針。

雨後大地 | 撿呀撿板栗

要不了多久,我的兩隻口袋就已經沉甸甸的了,雙手在裡面翻騰搗鼓起來特別有成就感。起風了,我帶著採集與豐收的喜悅往回踱步。

TAG: 板栗板栗樹毛刺梅梅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