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從汽車第一大省到新能源汽車第一大省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羅勉 報道

廣東省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0。4%,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50。8%;今年1-7月,廣東省汽車產量226。49萬輛,同比增長25。7%,新能源汽車產量57。77萬輛,同比增長173。3%。

據瞭解,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接入946。19萬輛,廣東省累計接入量146。64萬輛,全國佔比15。5%,位列TOP1。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我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162。3萬臺,廣東省保有量35。6萬臺,佔比全國21。9%,位列全國第一。

企查查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9月26日,全國新能源汽車(製造業)企業共9419家,其中廣東省785家,佔比全國8。3%。

在深圳,每兩位新車主就有一人選擇新能源汽車。在十年前,這是難以想象的事。續航里程短、電池損耗快、充電速度慢、一樁難求……這些都是曾經擺在新能源汽車普及推廣面前的棘手難題。

短短十年時間裡,這些難題逐漸得到解決。現如今,一千公里續航、480kW超充等技術日益成熟,全省35。6萬臺公共充電樁落地……隨著使用體驗的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也駛進了千家萬戶。

從汽車第一大省成長為新能源汽車第一大省,廣東整裝待發。十年前,全國每賣出10輛車,就有1輛是“廣東造”,如今,全國每賣出8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產自廣東。

今年上半年,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3倍,同時,新能源汽車商品零售額增長150。8%。在汽車製造這條競爭激烈的賽道上,傳統汽車製造強省廣東迅速“換擋”提速,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沃土與高地。

迎變革 搶佔汽車“新”高地

今年年中,比亞迪公佈的產銷資料顯示,其新能源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超64萬輛。這家從深圳走出國門的新能源車企,一舉超越了特斯拉成為全球銷冠。而回首2013年時,比亞迪對2014年純電動車銷售的預期目標僅僅是8000輛。

從8000輛到64萬輛,比亞迪的跨越式發展,源於企業從電池產業向汽車產業的“主動出擊”,也得益於核心技術的長久積累。

電池是電動車製造的瓶頸。而比亞迪最早正是從充電電池領域“發家”。在“大哥大”電話風靡一時的年代,比亞迪就深耕充電電池業務。從鎳鎘電池到鋰電池,短短數年間,比亞迪透過半自動化生產技術極大降低了電池的生產成本,用質優價廉的產品打破了日本品牌的壟斷,進入當時的手機龍頭企業的供應鏈,把充電電池做到了全球領先。

進入汽車製造行業十年後,在2013年,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決定將發力重點從傳統燃油車轉向新能源汽車。在充電電池生產製造上積累下的充足經驗,也正好讓比亞迪在突破電池這一“瓶頸”時更加遊刃有餘。

從最初的模仿、創新,到如今深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王傳福表示:“電池、電機、電控技術,是比亞迪引以為豪的立身根本。”

比亞迪的發展歷程,也正是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一個註腳。

作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汽車製造產業向來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型產業,也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過去十年,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廣東是當之無愧的“汽車第一大省”。近年來,智慧網聯與新能源技術的迅速發展,正讓汽車製造這個有著一百多年發展歷史的產業面臨激烈變革。過去十年,也恰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突飛猛進的十年。作為我國汽車製造業大省和創新排頭兵,廣東毫不猶豫地抓住“新”機遇。

2012年3月印發的《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列為八大產業發展重點之一。2018年6月,廣東又出臺了《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促進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慧化方向戰略轉型,持續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

乘著系列利好政策的東風,廣東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引擎動力十足,剛一起步便一路衝刺。

小鵬汽車的騰飛便是一個典型案例。2017年5月,小鵬汽車宣佈與肇慶市政府合作進行基地投產,這是廣東首個網際網路汽車投產專案。在肇慶四會小鵬汽車智慧科技產業園,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他們只用了不到160天,就完成了“造車新勢力”全球最快的單車型1萬輛下線。這也讓何小鵬更加堅定了最初的判斷:“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必定是智慧新能源汽車。”

隨著一個個新能源汽車製造專案的落地、投產,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重地,包括比亞迪、廣汽埃安、小鵬汽車等在內的自主整車企業茁壯成長,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發揮“龍頭”效應,為產業躍升注入了蓬勃動力。

引領行業創新前沿

今年1月5日,廣汽埃安AION LX Plus全球首款純電續航里程超千公里的量產車上市。4月21日,廣州第一個超充站建成,使用A480超充樁充電5分鐘,續航就能達到207公里。未來,這一充電速度還將不斷重新整理。

這樣的產品與體驗,在新能源汽車首次進入使用者視野之時是難以想象的。

2010年11月19日,801路公交車“觸電”,廣州第一條純電公交線路開啟了“嚐鮮”之行。彼時,新能源汽車規模量產未形成,新能源汽車在公共用車、商用車領域“試點”方興,私人市場的大門還難以叩開。不僅如此,當人們談及新能源汽車時,里程焦慮、充電焦慮也是避免不了的話題。

到了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達到1。76萬輛,新能源市場滲透率達到0。8%,但由於電池效能和成本等方面的限制,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普遍不足。彼時擔任廣汽研究院院長的黃向東回憶說,“我們當時意識到,倘若電動車的里程焦慮和充電焦慮無法解決,電動車難以大範圍推廣。”

2014年,我國放開電動汽車獨立生產資質,新能源車私人消費市場開始升溫,這一年被稱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元年。在這一年,廣汽研究院成立了一個動力電池研究的先導團隊。

隨後的幾年時間裡,這支團隊從電池的材料體系和電池系統兩個方向著手,不斷尋找更優的解決方案。比如,針對全球新能源產業競爭的焦點之一——XFC極速充電,他們以正、負電極材料、電解液及隔膜等材料的研發、優選與匹配作為重點突破口,專門針對XFC電芯進行技術攻關。透過多年的研發,2019年10月,XFC極速電池樣件功能測試完成,廣汽研究院也形成了XFC電芯的成套產品技術、生產技術及配套的XFC充電設施技術。

2021年,以廣汽研究院先導團隊為前身的巨灣技研,帶著超快充電池技術橫空出世,6C倍率版本XFC極速電池搭載車型,獲得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頒發的“電動汽車最快充電技術”認證。

6C倍率是什麼概念?8分鐘就能夠為一輛新能源汽車充電80%。巨灣技研是國內最早進入並且在極速充電技術領域深耕的公司,至今仍是全球唯一實現6C倍率極速電池量產的公司。今年以來,巨灣技研更在廣州啟動全球首個“超充之都”建設。

可以說,在過去十年裡,創新力的不斷爆發是廣東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跑的動力源泉。透過技術解決攻克使用者痛點,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力也隨之提升,市場不斷開啟,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也終於從早期依靠政策“單輪驅動”,全面轉向“政策+市場”的“雙輪驅動”。

叢集發展逐鹿全球

2010年9月,首款廣汽乘用車在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下線。十年時間轉瞬即逝,到2021年,廣州番禺汽車產量已達到35萬輛,一座汽車城在這裡崛起。

如今,廣州番禺汽車城已構建起以廣汽乘用車、廣汽埃安、廣汽研究院為創新中心,輻射帶動汽車零部件集聚區發展的新格局。包括47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及其他配套專案的入駐,在這裡形成了“三電”(電池、電驅、電控系統)齊全的智慧網聯汽車產業鏈,一座產業規模化、配套核心化、智慧資訊化的智慧製造示範園區已初現雛形。

番禺汽車城蛻變的背後,是十年來,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緊跟發展趨勢,發揮整車企業龍頭效應,最佳化基地產業佈局,形成產業鏈叢集優勢,從而實現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在全球汽車產業鏈重構背景下,龍頭企業協同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參與產業變革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廣汽應該是‘鏈主’,也是產業群的‘群主’。”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將不斷完善廣汽集團智慧網聯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的佈局,深化與華為、騰訊、科大訊飛等合作伙伴的戰略合作關係,以廣汽智慧網聯產業園為核心,共建產業鏈、供應鏈,打造新的生態圈。

今年5月30日,寧德時代宣佈,廣東瑞慶時代動力電池一工廠在肇慶正式投產。瑞慶時代的建設移植了寧德時代打造燈塔工廠和零碳工廠的經驗。專案建成後,將帶動該地區形成新能源全產業鏈的產業叢集,對國內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發展同樣具有積極意義。

近期出臺的《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強鏈工程”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強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為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叢集提供核心支撐。

中國汽車走出國門、逐鹿全球,這是所有造車人共同的情懷與夢想。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勇表露了豪情壯志,燃油車時代,中國汽車一直在追趕別人,新能源車時代,我們有機會成為引領者。

放眼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已涵蓋整車生產、“三電”、其他零部件及關鍵材料等環節,初步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體系。廣東新能源車企也順勢而上,加速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優勢資源,深度參與全球競爭。

中汽協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持續增長,前8月新能源汽車出口34。1萬輛。這當中,廣東“造車新勢力”的份額逐漸擴大:海關廣東分署資料顯示,今年前8個月,廣東出口電動載人汽車增長1。8倍。

TAG: 新能源汽車汽車產業廣東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