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肥滿城香,饞客自來嘗

處暑一過,劉臺村附近山坡上的數千畝佛桃準時“紅了臉”,個個嬌嫩欲滴,甜香四溢。

桃肥滿城香,饞客自來嘗

紅撲撲的肥城桃掛滿枝頭。

過泰肥一級公路南行數里,幾座綠油油的小山頭平地而起,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道往茂林深處行,果香漸濃,人聲漸沸。繼而十步一桃攤,百米一桃園,其間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出口必言桃,這裡正是肥城劉臺村的“桃花源”。

桃肥滿城香,饞客自來嘗

劉學軍在桃園摘桃。

“網上的訂單得控制下,線下的桃都快供不上了。”9月2日上午,在肥城市儀陽街道劉臺村的一處桃園裡,該村黨支部書記劉學軍的手機響個不停,“全是要桃的,都是自己來拉,得先供給他們吧,大老遠來的。”

桃肥滿城香,饞客自來嘗

劉學軍不停地接客戶電話。

劉學軍種了100畝桃,總共10多個品種,每年6月到11月都有桃吃,而在處暑到白露之間成熟的佛桃名氣最大。“肥城桃有幾十個品種,但老話說的肥城桃就是肥城佛桃,它果肉細嫩,汁多香甜,個大味美,被稱為‘群桃之冠’。”劉學軍說。肥城佛桃雖然好吃,但因嬌貴敏感,對天氣和肥水要求高,產量偏低,畝產僅三四千斤,“而且佛桃收穫期只有倆星期,過了白露自回漿,糖分就跑了。”

桃肥滿城香,饞客自來嘗

肥城桃。

劉臺村在肥城正南,村民世代種桃。“全村2300畝地幾乎全是桃園,還流轉了附近村莊的1000畝地種桃,90%以上的村民都有桃園。”54歲的劉學軍打小在桃園邊長大,只是以前的桃園屬於村裡“大隊”,平時孩子們想吃桃只得偷偷溜進桃園,爬到樹上挑個又紅又大的桃,擱衣服上使勁搓搓毛,大口一啃,桃汁夾著口水順著嘴角往下淌,最是解饞。1982年後,劉臺村的桃園分產到戶,家家戶戶都種上了桃,孩子們可算大飽口福。

不僅孩子們解了饞,劉臺村也因為桃產業早早過上了好日子。“桃種得好又賣得好,一畝地掙兩三萬塊錢很正常。”劉學軍說。原先連輛腳踏車都少見的山嶺村,現在到處停滿了小轎車,就連村裡很多婦女的脖子上都換上了金鍊子。“現在村裡的桃更是從按斤賣,到按個賣,正常一個十幾塊錢。”

劉臺村村民趙學英家也有10畝桃園,最近每天早晨天未放明,她就鑽進桃園摘桃。“在路邊擺個攤,再加上搞採摘,基本就賣個差不多了,我家那邊忙完就過來幫忙。”正在劉學軍桃園裡打包裝箱的趙學英說。種桃是個辛苦活,不是上肥、剪枝,就是套袋、摘果,一年閒不下來。不過,辛苦種的桃能買個好價錢,心裡比吃桃都甜。

桃肥滿城香,饞客自來嘗

村民正在打包裝箱。

“以前是賣桃託關係,現在是買桃託關係。”肥城桃產業發展中心的彭兵說,近十幾年來,為提高肥城桃品質,當地不僅設立了用於肥城桃培優推廣的肥城桃專項基金,成立了肥城桃產業發展助力基金,還建立了試驗示範新技術、新品種、新管理的肥城桃特管園。“肥城桃如今成了消費者餐桌上的緊俏品,不少外地朋友為吃上正宗的肥城桃專門打電話過來。”

桃肥滿城香,饞客自來嘗

肥城桃農豐收(資料圖)

進入9月,除了佛桃,霞飛、金秋蜜等桃品種也同步上市,整個肥城處處瀰漫著桃氣,不論是當地百姓還是外地遊人,時時處處都在談桃論味。在劉臺村的桃園裡,劉學軍這邊一個電話還沒接完,另一個手機又響了,微信朋友圈裡的客戶一遍遍地催著定桃,旁邊客服房間的快遞單打出幾米遠,已經串到了窗臺邊,而院裡上門買桃和摘桃的人更是壓茬趕來,有人恨不得把準備發快遞的桃直接抱走。

桃肥滿城香,饞客自來嘗

遊客擠滿了桃園小院,劉學軍正忙著介紹自家的桃子。

短短一個小時,引來十幾波桃客,劉臺村劉學軍的桃看來是甜出了肥城。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祝超群 通訊員 宋傑 紀宗玉

TAG: 肥城桃園劉學軍佛桃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