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文|吳清淺

《功勳》屠呦呦的禮物單元,最觸動背井離鄉的打工人的場景之一一定有屠呦呦回寧波老家看望父母女兒這一段。難得回老家一次的屠呦呦,剛跟小女兒小軍玩熟,因工作原因很快又要走了,走前屠母忙著給女兒塞各種美食,坐在一邊的屠父則黯然神傷,小軍悄悄地往媽媽行李包塞禮物,屠呦呦除了跟女兒說對不起似乎也暫時改變不了太多……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這不正是千千萬萬在外工作的遊子回老家的場景嗎?其中的笑與淚經歷過的人再熟悉不過了。劇中周迅(扮演屠呦呦)、奚美娟(扮演屠母)、白志迪(扮演屠父)透過不露痕跡的表演,對細節的精準拿捏,把三代人久別重逢的喜悅、酸楚一一展現,讓人感慨不已。幸好是三位實力派組在一起表演,若是經歷欠缺、演技不夠的演員來演只怕不會給人那麼強的代入感吧。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釗都要工作,其中屠呦呦接了523專案後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而且屠呦呦不太善於持家,家務以及照顧李敏基本上都是李廷釗承包,這樣的狀況顯然不太可能把兩個年幼的女兒都帶身邊的,所以小女兒小軍出生後就交由在老家寧波的屠父屠母帶。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屠呦呦工作在北京,平日工作很忙,連陪伴跟著他們夫妻的大女兒李敏都沒多少時間,常回千里之遙的寧波老家看望父母和小女兒也就顯得不切實際。而他們的房子就一房一廳,李敏的小床就放在夫妻倆睡的大床旁邊,這樣的居住條件讓屠父屠母常來甚至常住也是不現實的,何況屠父屠母也有點年紀了,一直都是在寧波生活,老家這邊也要照顧,自然不可能經常帶著小軍到北京。屠呦呦夫婦和小軍見面的次數可謂屈指可數。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小軍兩歲時,李廷釗因成分不好被下放到雲南農村勞動。一次,同樣在北京工作的李廷釗姐姐回寧波老家時順便去看了侄女小軍,屠父屠母知道他們的小囡不太會照顧家庭,女婿不在她身邊還不知道過成什麼樣呢,而且小軍都已經兩歲了,好久沒見過爸爸媽媽了,便跟著李廷釗姐姐到了北京,來前李廷釗姐姐還寫了急信告訴屠呦呦。然而屠呦呦收到信時因急著出差,出完差後又忙著去找治療瘧疾的民間方子,信一直沒看,壓根不知道自己父母要來。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屠父屠母到京後沒見著女兒,只看到女兒家亂糟糟的,書籍亂放,廚房裡的食物都發黴了,也不收拾,很是心疼,其中屠父還很生氣,氣女兒不在家。因女兒什麼時候回來也說不準,老夫妻倆對北京也不熟,住了兩天,幫女兒把家收拾好後便回寧波了。離開時屠父還氣呼呼地說就當沒生過這個女兒。屠呦呦結束四川之行回到家聽樓下的劉奶奶說後,方知自己爸媽來過,才把出差前收到的信開啟看。對這擦肩而過的相聚,屠呦呦很自責難過,可忙於523專案也無法抽身回家。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523專案取得突破性成果後,有機會到上海出差的屠呦呦順便回了趟寧波老家。回家前就跟兩年前父母來她家前一樣,特意打了個電報。屠父還在為上次去北京的事生女兒的氣,看到電報後也不給老伴讀,讓屠母自己看,屠母沒戴老花鏡,而且屠父把電報扔給她後就把房門關上了,去找老花鏡太費時,便讓鄰居幫忙看電報,這才知道他們唯一的女兒呦呦要回家了,十分高興,女兒在小軍出生後就沒回過家呢。一邊的小軍十分不解地問“呦呦是誰?”屠母笑著說“呦呦是外婆的小囡,你又是呦呦的小囡呢!”接著趕緊去菜市場買食材準備女兒最愛吃的黃泥螺、醉蝦、醉蟹。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屠呦呦快回到家時,小軍正跟一群小朋友在玩遊戲,她很快就認出自己女兒,上前俯下身來叫小軍。小軍卻對媽媽很陌生,只知道眼前這位是屠呦呦(旁邊年紀較大的兒童提醒她那是她媽媽),撒腿就往家裡跑。看著女兒跑,屠呦呦也跟著跑。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小軍跑回家裡告訴外婆——她來了她來了,小囡來了。屠母直到看到自己女兒才知道外孫女口中的小囡是誰,忙教小軍叫媽媽,小軍只是看著屠呦呦,沒有叫,哪怕屠呦呦拿出新買的鞋子給她穿上也沒叫。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屠父知道女兒回來明明很高興,卻為上次去北京的事堵氣,特意把門鎖上了。屠母知道老伴脾氣,也不去強求,和女兒聊起天來,問女兒在忙什麼,每次來信都只寫幾行。屠呦呦說他們單位正在尋找治療瘧疾的藥物,這是保密工作,所以信裡不方便多說。兩人接下來又聊了聊日常家事,還說起屠呦呦小時候被蚊子咬,也生過瘧疾,屠父如何心疼她的事。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屠父知道女兒是在做對人民有利的大事後理解了女兒,又聽屋外頭母女倆在聊起他此前是怎麼寵愛寶貝女兒的,一下心軟了,把房門鎖解了。屠呦呦知道自己爸爸愛面子,拿著買來的杏脯剝給爸爸吃,就像小時候爸爸寵自己哄自己一樣,這才消除隔閡了。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鄰居發現小軍的新鞋子左右一樣後,屠母才注意到了女兒給自己女兒買了一雙順的鞋子,那年頭物資緊缺,物質生活水平也沒現在那麼高,看著那麼好的一雙新鞋子沒法穿,便拿到裡屋遺憾地告訴女兒。屠父卻說我們呦呦是幹大事的人,錯就錯了。屠父雖不介意,屠呦呦卻很介意,她千挑萬選好不容易給女兒選了雙鞋子,卻選了雙順的。好在她挑的鞋子還合腳,不然更難過了吧。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不過小軍長大的速度還是超出她想象,主要是和小軍見面太少了,見著後便覺得她一下子長那麼高了。吃飯時,小軍雖肯坐在她身邊吃飯,卻還是不叫她媽媽,還是稱屠呦呦為“她”,吃到最後還問外婆“她(面前的屠呦呦)和她(照片裡年輕時的屠呦呦)是一個人嗎?”面對外孫女類似的問題屠父屠母已經習慣了,覺得外孫女古靈精怪的,像他們的小囡。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然而,在屠父屠母那裡,還是覺得自己的小囡更完美些,記住的都是屠呦呦的好,說她小時候多斯文啊,像大家閨秀。可屠呦呦記憶裡的自己卻不像父母說的那樣,“我有那麼好嗎?”“當然好了,在我們家老先生眼裡啊,你就是天底下樣樣頂好的。”屠母說。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當小軍放學回來時,屠父抱怨說小軍中午不睡覺跑去看螞蟻搬家,又被幼兒園老師告狀了,還嗔怪小軍不長記性。屠呦呦小聲安慰女兒說媽媽小時候也不愛睡午覺的。對此,屠父卻接過屠母剛才誇女兒的話,說沒記得你小時候被老師告過壯啊,從小到大呦呦從來沒讓老師批評過。對此屠呦呦也不去打破父母對她的美好記憶。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可惜的是如此溫馨的畫面卻沒能持續久一些。此時青蒿素提純物臨床試驗組在海南的試驗並不順利,或許是冥冥中有感覺吧,屠呦呦去郵電局打了個長途電話得知了海南的試驗情況,為查清楚原因不得不第二天就離開。得知女兒要回北京,屠母就像天底下別的母親那樣恨不得把好吃的都往女兒包裡塞,而屠父則像很多父親那樣坐在一邊,表面在看報紙,其實精神卻不在報紙上,而在離別的憂傷上,報紙啥的不過是掩飾物。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此時的小軍隨著在郵電局的一聲“媽媽”一出,和媽媽親近不少,她也記得北京的爸爸和姐姐,趁媽媽不注意時往媽媽行李包偷偷放了一支鉛筆和兩包凍米糖。不巧的是屠呦呦一轉身就看到小軍塞東西,還看到小軍拿走一個東西,便問她放了什麼,小軍拿起剛才塞的東西,說鉛筆是給姐姐的,凍米糖是給爸爸的。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屠呦呦又問她手後邊拿的是什麼,小軍便把媽媽給她買的兩隻一樣的鞋拿出來,說不要拿走好不好。屠呦呦問她為什麼,她說“因為這是媽媽給我買的”。小軍這一說屠呦呦更難過了,女兒長那麼大了,她不僅陪伴少,也很少給她買東西,不然小軍不會那麼在意那雙並不合適的鞋子吧。愧疚的屠呦呦抱過小軍說“媽媽對不起你”。而一邊的屠父屠母又何嘗不是跟她一樣,捨不得自己的小囡呢。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離別後,太捨不得女兒的屠呦呦在火車到泰安時,看到一對母子,那個小男孩跟自己女兒差不多大,頗受感觸的她也跟著下了車,還跟著那對母子買了石榴,並因此忘記上車錯過了火車。

功勳:屠呦呦回寧波老家,女兒的生分、父母的熱情觸動多少遊子心

所謂血濃於水,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誰都無法拒絕離別,在離別親人時都是一樣的傷感、不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本文由清淺之說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TAG: 屠父屠母女兒小軍小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