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思燕為什麼把嗯哼教育的那麼好?心理學:家長要善用南風效應

廣東佛山,一名兩歲男童和媽媽鬧彆扭,媽媽多次教育無效後十分生氣,作為懲罰便把他撇在路中央,誰知男童剛被撇下後僅30秒,就被一輛小車撞倒並捲入車底,附近十幾位路人迅速趕來,大家合力抬起車頭,成功解救出被壓車底的男童並送至醫院,索性孩子留院治療暫無生命危險。

事情一出,很多家長感到震驚,紛紛指責這位母親屬於後媽級別的。其實當我們被孩子鬧彆扭折騰的精疲力竭且束手無策時,心力交瘁的媽媽們又有幾個能真的冷靜下來選擇正確的懲罰方式呢?

神奇的教養方式——南風效應

五歲的女兒特別喜歡畫畫,每次畫畫都是彩筆、蠟筆、水粉齊上陣,搞得到處髒兮兮的。於是她每次畫畫我就會在地上鋪滿報紙,外加不停囑咐別弄到牆上、傢俱上。

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發現她正準備要畫畫,可是忘記鋪報紙了,而且她坐的離沙發很近,一甩筆就容易碰到沙發弄髒它。我指責了她並大聲勒令她換地方、鋪報紙,結果她不以為然,根本沒有任何行動。

最終她真的拿筆畫到了沙發上,還不止一處,搞得沙發都髒了,地面也花了,連牆壁也沒能倖免。

我當時就火了,揪住她開始訓斥,各種指責和講道理,她卻表情木然,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我剛想懲罰她姥姥就攔住了我。

霍思燕為什麼把嗯哼教育的那麼好?心理學:家長要善用南風效應

姥姥對孩子說:“寶寶,畫畫是你的愛好,我們都不反對,但是明天有小朋友來家做客,看見咱們家這樣的髒、亂、差他們會怎麼想你?我和媽媽還有事情做,沒辦法來改變這個局面,明天之你預備怎麼辦呢?”

孩子看了看自己弄髒的沙發和牆面,也覺得不好意思,就覺得自己去洗沙發套和擦牆面、地面。厚重的沙發套清晰起來並不容易,牆地面擦起來也很費勁,女兒突然發現原來自己每次畫畫結束了的收整工作是那麼辛苦的。

她有幾次想放棄,都被姥姥拒絕了,等她硬著頭皮做完這些事,沒等人教她就主動跑來向我承認了自己不愛乾淨、忽視大人辛苦勞動的錯誤,並且保證下次一定要多注意,不再發生同樣的事情了。

姥姥也說,你看,屢教不改的壞毛病只是取決於你的態度和行事方法,你毫無選擇的強,則孩子將更硬,你軟而堅定,孩子才會自省,主動改正並牢記於心。

心理學家管這個叫做南風效應。

這是什麼意思呢?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南風和北風打賭的寓言。

霍思燕為什麼把嗯哼教育的那麼好?心理學:家長要善用南風效應

南風和北風想知道誰的力量更強大,於是決定比試誰能先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鼓起勁,狂勁地吹著,剎那間,寒風刺骨直鑽衣領。

可是,風越刮,天越冷,行人卻越是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輕柔地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身熱,解開紐扣,脫下了大衣,結果是北風輸給了南風。

於是,人們把啟發自我進行反省及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稱為南風效應。

不能缺少的南風效應——寬容比懲罰更有效

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使人的行為從被要求變為自覺。而南風效應給父母的啟示是:在處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時,寬容比懲戒更有效。

1、找不到錯誤的原因就無法更好的前進

每個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是孩子,他們都是在不斷的試錯過程中成長的。犯錯誤並不可怕,而找不到錯誤的原因,獲得不了有效經驗才可怕。只有在錯誤中總結經驗教訓,找到做錯的原因,以後才會知道該怎麼辦,才會具備進步的空間,進而成為更好的自己。

清朝的顏元曾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數過不改,也徒傷情;獎長易勸,也且全恩。”在孩子犯錯的問題上,更能體現父母的教育能力。

更何況,孩子犯錯誤對於父母來說,並非一定就是壞事。父母可以透過這些錯誤,瞭解孩子的不足之處,發現孩子身上那些不易被察覺的問題傾向,並給予孩子及時的幫助,這些都比單純地糾正表面的錯誤更為重要。

霍思燕為什麼把嗯哼教育的那麼好?心理學:家長要善用南風效應

2、破罐子破摔,封閉自己,以惹怒大人為目標

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不要簡單、粗暴地將之和孩子的缺點聯絡起來,這會導致孩子產生“我就這樣了”的心態,不利於孩子將來的發展。

當孩子犯了錯誤後,很多父母往往都習慣於扮演“北風”的角色。

父母的批評和指責會讓孩子遠離父母,並會引發孩子的一些心理問題,諸如自卑、孤僻、自閉等,甚至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報復心理,故意和父母作對,不聽父母的話,讓父母生氣等。

對於孩子來說,很多錯誤他並不是故意為之,而是因為控制能力不夠,或者是理解有偏差,事實上,他也並沒有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錯事”,會給父母帶來麻煩。

如果孩子一犯錯,父母就打罵,孩子的信心和勇氣就會受損,有時為了不做錯事,他們會不敢輕易嘗試,並且永久性封閉自己,處處和大人作對。

3、南風效應是教育孩子最好的鑰匙

有一位教育家曾說:“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應該先避開錯誤本身,把孩子從錯誤的陰影中帶出來,帶他們走向溫暖的陽光地帶,開啟他們的心鎖。”

父母要用溫暖的“南風”逐步吹掉孩子的警惕心理和錯誤習慣。而父母在關心孩子的同時,也要學會尊重他,心平氣和地對待他的錯誤,以溫和的方法去引導他認識到錯誤。

有一句名言說:“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深以為然。

霍思燕為什麼把嗯哼教育的那麼好?心理學:家長要善用南風效應

生活中,父母為了幫助孩子戰勝身上那些壞習慣,經常對孩子進行“糾正和摘除壞習慣的手術”,可結果往往是大相徑庭。

本來孩子犯錯還只是偶爾為之,只要父母給予適當的引導,孩子就會意識到自己不應該再犯類似的錯誤。

可是由於父母錯誤地採取了懲罰的方式,想透過這種強化的方式讓孩子長一個教訓,結果事與願違,孩子反而變成了“累犯”。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最終的目的應該是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吸取教訓,而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

父母可以從“吃一塹,長一智”的角度來看孩子,孩子犯錯不能一棍子打死,重要的是能在錯誤中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並且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最終變“錯”為“寶”,這才是父母真正要學習的內容。

善用南風效應,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個優秀的父母,不是鼓勵孩子犯錯,而是在孩子犯了錯誤時以平常心來看待,引導孩子反思自己的錯誤,進而改正。

1、父母要明確一個概念,犯錯並不一定要懲罰

記得有一次我去我哥家玩,小侄子端著一盤子葡萄在屋裡跑了起來,結果腳下一滑摔了一跤,葡萄散落一地,盤子也摔壞了。我嫂子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指責他,而是耐心的詢問他為什麼要抱著盤子跑。原來他是想把水果拿給我吃,在得知他的意圖後嫂子沒有懲罰他反而表揚了他,同時也提醒了他今後正確的做法。

你看,像孩子這種好心辦壞事的行為,父母就可以自然而然的理解,他們只是缺乏經驗,不知道抱著東西跑要小心一點,懲罰他們完全沒有意義,還會抹殺他懂禮貌的品質,得不償失。

霍思燕為什麼把嗯哼教育的那麼好?心理學:家長要善用南風效應

2、父母要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而非暴力侵害

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明明說好了要溫柔,不吼不叫,對孩子好一點,可等熊孩子犯錯時,還是忍不住想高呼“臣妾真的做不到呀!”

可對孩子批評也好,打罵也罷,都屬於暴力傾向,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或者走向極端,變得極度懦弱。

那究竟該怎麼做呢?

記得有一次在節目中,嗯哼想喝可樂,霍思燕說小孩子喝可樂不好,只准他喝幾口嚐嚐味道,可嗯哼趁媽媽不注意偷偷喝了很多。霍思燕沒收了可樂,嗯哼不高興鬧起情緒。

作為媽媽,霍思燕並沒有急於批評他,而是認識到兒子的情緒,第一時間想要跟兒子和解,她一臉委屈樣地問兒子:“你生氣啦?你衝我發脾氣啦?” 沒想到,嗯哼不領情,還跑向了心心心念唸的可樂,可樂呲的一聲,灑了一地。嗯哼看著地板髒了,自己的白褲子也弄上了可樂,心裡即慌張又愧疚。

而霍思燕不但沒懊惱,反而藉機告訴兒子:“這是小孩子喝可樂會受到的懲罰。”然後一邊幫嗯哼洗手,一邊親暱地說:“你真的太淘氣了。”

嗯哼天真的問到:“小孩喝可樂就會變成這樣子的嗎?”

她溫柔的回答:“對!”

霍思燕為什麼把嗯哼教育的那麼好?心理學:家長要善用南風效應

當嗯哼想喝可樂的時,霍思燕沒有很好的辦法讓她不喝,但她懂得變通,能想到利用可樂“呲”出來這件小事,以嗯哼可以接受的方式,讓他明白,可樂小孩不能喝。

整個過程中,霍思燕很好的控制了自己的情緒,嗯哼不聽話並沒有激怒到她,反而是她一直以寬容的態度在對待孩子,並迅速找準時機走進嗯哼,打破彼此的心理拉鋸,難怪霍思燕會被網友們稱為一本行走的育兒教科書。

3、尊重孩子,堅定原則,以改正錯誤為最終目標

懲罰在心理學上的定義是減少事件發生的機率,增加一個厭惡刺激或減少一個喜歡刺激,目的是為了事件發生機率降低。

真正高明的“懲罰”叫做寬容,它不是打罵,也不是體罰,更不是再也不給買玩具等無用又盲目的方法,而是能對孩子的成長有更大的促進作用,幫助孩子在寬容中成長和進步的。

記得我弟小時候看電視時總是離電視特別近,看的時間還長,我媽每次都要喊好幾遍他才稍微走遠一點,對眼睛特別不好。

管教幾次無果後,他衝媽媽發了火,斥責媽媽耽誤他玩。而媽媽並沒有生氣,還想了個辦法,用布把我弟眼睛蒙起來,整個下午讓他只許用聽的不能用看的,當然結果是他過得很狼狽。

但從此之後,他便明白了,眼睛壞掉之後什麼也看不見,是何等的無奈和崩潰,然後就真的再也沒犯過類似錯誤。

一個又一個身邊的故事告訴我們,寬容比懲罰更有效,沒有南風效應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家長只有摒棄北風,才能讓南風颳的更“溫暖人心”。

願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長給予的南風效應下不斷完善自己,越來越優秀。

你我共勉。

TAG: 孩子父母錯誤南風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