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績溪古橋,

讓山可相通,水可過人,也承載過太多悲歡,太多離合,太多相遇,又有太多愛恨。績溪的橋有了溫度,溫養著每個人的前世今生。績溪的橋,亦是遊子的歸途。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最美不過故鄉橋,哪怕只有一塊木板、一方石塊、一條繩索,都浸染我對這塊土地的愛戀。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文中部分橋樑配圖僅供參考)

徽州績溪,境內層巒迭障,河溪縱橫,揚之水、登源河奔流於山谷盆地之間,澄河如練。村莊大多依山傍水,“一溪綠水灣環抱,百仞蒼嵐左右聯。”

績溪山多溪多,許多地名充滿水香。

據《元和縣誌》載,績溪

“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並流,離而複合,有如績焉。”

績溪縣因此而得名。

有水就有溪,有溪就有橋。“市小山連屋,橋平水繞樓。”詩意的山水風光,彷彿使人踏進了人間仙境。

橋在現代種類繁多,五彩繽紛。而在古代績溪,橋只有四種類型:

木橋、長板橋、石樑橋、石拱橋。

(點選閱讀→那些被洪水沖毀的徽州古橋:績溪中王橋、旌德樂成橋、屯溪鎮海橋…)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木橋

,單迭板橋,有獨木、數木、拼木板等構成橋面,凌架小溪澗兩岸,方便、簡單,洪水沖走再架,今村道、山路仍沿用。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長板橋

,俗稱

“板凳橋”

,建於主河流中。木頭橋樁立於河中,木頭橋樑橫於樁上,橋面用數塊杉樹板相拼,一一連線起來,用鐵索扣連腳、板,拉固兩岸。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長板橋也有直接在石墩上鋪拼木板的。

長長的木板橋,形狀頗似板凳立於河中。木板橋短的有二十來米,長的有近百米,高高的懸於河水之上,下面河水嘩嘩流淌,走在上面顫顫悠悠的,新奇而刺激。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石樑橋

,石墩、石樑並列河中,再在上面橫鋪石板、石條,很是堅固,但形狀粗笨,一般適用建造於較窄的溪流中。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石拱橋

在徽州績溪則建造較多。究其原因,一是容易洩洪;二是承載力大,堅固耐用;三是形狀優美,流水淙淙,圓圓的橋拱白雲嫋嫋,“雨餘嶺上雲披絮”,似一道長虹又似一抹彩霞,很有風景。

績溪的水是綠的,山水環峙;

績溪的水是靜的,綠水如帶。

但是遇到雨季,河流若發起脾氣,也是暴躁的。“山中一夜雨,遍地是飛泉。”原本溫順的小溪河流,一夜之間湧來滾滾洪水,裹挾泥土、樹枝、石頭,木橋和長板橋衝得不見蹤影,河溝變天塹,對岸近在眼前遠在天邊,恍惚是兩個世界。

橋,是生的希望,是遊子衝破阻隔,去向母親懷抱的通途。

橋被衝了,就再架。周而復使,永不放棄。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績溪的古村落大多依山傍水,由於山地狹窄,聚於溪水兩岸,形成水街,橋,於是就成為村落繁衍千年的血脈。

如果你幸而到龍川遊覽,在村東水口的登源河上,就架有高高的長板橋,一直通向對岸的龍鬚山。

據村民說,在很早的過去,在村南的河面上就有一座二十多節的木板橋,架在七十多米寬的水面上,當地人稱之為

“官橋”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 龍川“官橋”

《徽州五千村·績溪縣卷》介紹,這座“官橋”是明代戶部尚書胡富退隱鄉里時,為民造福捐資建造的。傳說大明皇帝曾經派御史明察暗訪,見胡富清正廉明,屢捐積蓄,修橋補路,福澤桑梓,於是降旨立坊旌表,並命地方官助資架設龍川官橋。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如今的龍川成了名勝景區,遊客紛至踏來,都要到“官橋”走一走,攢攢官運。

行走在橋上,有時俏皮的男子故意在橋中間猛跺幾腳,木橋頓生搖晃,嚇得橋上的女人們驚叫不已,當中夾雜著男人們的嬉笑。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 龍川“中石橋”

績溪古石樑橋中最厚的一座橋樑

,是與龍川村中,緊臨奕世尚書坊的

中石橋”

。千百年來,她是龍川河兩岸村民往來的主要通道。

“中石橋”一頭連線水街,一頭連線石牌坊,藉助兩岸的抵力,坊基堅如磐石,穩似泰山。

橋長十來米,中間一座石墩,橋面用十塊麻石鋪就,諧意“十全十美”。

建橋人南宋時期的胡念五公,希望子孫路過石橋,能夠以十全十美來要求自已,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績溪最長的古石樑橋

,是

胡家西坑村的

“西坑橋”

,橋有6孔,有60米長,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同治五年被大水沖毀,東3孔架木通行,民國六年(1917年)村人修復。

績溪又長又古老的石樑橋

,是浩寨楊灘村中的“

迎恩橋”

,通往忠川村,5孔,35米長,始建於明代,歷經500年風雨,老驥伏櫪,仍在方便人們通行。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績溪最長的古石拱橋

應該要數大源村中的

大源橋”

,3孔,長達185米,寬3米,是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建,距今已有240年,並在1954年成為南雄公路的路橋使用通車至今。

績溪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非縣城西門外徽溪河面上的

“來蘇橋”

莫屬。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 拍攝於上世紀末的來蘇橋

在“來蘇橋”建成之前,這裡本沒有橋,人們只是在河裡壘石為蹬,俗稱“水踏步”。

宋代元豐年間(1078年-1085年),“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學家

蘇軾

因“烏臺詩案”謫居海南,他的弟弟

蘇轍

因此受牽連,被貶到績溪任縣令,後來蘇東坡從海南路過績溪探望弟弟,士大夫出城門迎於徽溪河渡口,後人因此紀念,稱這個渡口為

“來蘇渡”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拍攝於世紀初的來蘇橋

直到宋朝末年,為紀念“二蘇”(蘇軾、蘇轍),績溪邑人捐資於徽溪河“來蘇渡”口建石拱橋,橋是花崗岩石結構,六墩五孔,長40米,取名“來蘇橋”。

據1998年版《績溪縣誌》記載,“建國初炸魚損1孔,架木通行。1969年水毀橋東2拱,亭(去思亭)亦塌。1972年政府撥款重修,鋼筋混凝土結構,西3拱仍舊。”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重修後的來蘇橋

清代趙繼序有一首五言詩寫到:

“年年車馬渡,人只記來蘇;海外欣歸止,中山急友于。聞名相倒履,覽勝幾提壺;千古清風在,長留水一隅。

今天,“來蘇橋”兩岸,縣城開發,建有劉家門前小區和來蘇小區,房屋櫛比鱗次,人流、車流熙來攘往,非常熱鬧。“來蘇橋”,如老驥伏櫪近千年,默默無語負重前行,繼續發揮著餘熱。

說起

績溪名號最響的橋,當屬瀛洲湖裡的

“中王橋”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世紀之交被洪水沖毀前的中王橋

紅頂商人胡雪巖故鄉湖裡與中王村之間有一座橫跨於登源河的中王橋(又名鎖龍橋、湖裡橋)。

中王橋始建於宋

,花崗石結構,5孔四墩,拱形,長74米,闊6米,高8米,孔跨10米,

曾經是績溪縣儲存比較完整的最大古石橋。

中王橋自宋代始建後,明清幾經重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3年)重建,解放後得以復修。1986年列為縣級重點保護單位。

橋高於兩邊路面數米,兩頭石階隨橋拱外形而砌。相傳唐末,昭宗幼子昌翼,隨胡清(三公)匿避婺源老家,改姓胡。其子胡延政,宋初任績溪縣縣令,後封為中王。

據明代《弘治徽州府志》載:

唐末,朱溫(後梁太祖朱晃)構禍,王子播遷,婺源人胡三公(名清)適宦遊長安,將唐昭宗幼子李昌翼庇匿以歸,隱居考川,昌翼遂從胡姓,清嘉慶《績溪縣誌》,《“明經胡”氏宗譜》載:胡昌翼子胡延政,宋初曾任績溪縣令;乾德四年(966年),因有戰功,又是唐氏後裔,敕封為中王。

中王因愛登源山水,遷家來績,初居隱張山麓即今中王村,不久賜居胡裡(古稱通鎮,今名湖裡),死後葬登源河畔。後人在登源河上建橋取“中王橋”以示紀念。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 湖裡村中王橋(攝於1979年)

“中王橋”所在地湖裡村是登源河的水口,傳說是根據南宋風水大師賴布衣選址所建。

“中王橋”是胡雪巖福址所在。

傳說,胡雪巖小時候家裡很窮,靠給人放牛維持生活,十三歲那年在“中王橋”頭撿到一商人錢袋,竟不為所動,苦等數小時,將錢袋還於商人,商人見其忠實可靠便將他帶出經商。

但誰也沒有想到,他後來竟統率江浙商業,壟斷絲茶經營,設錢莊當鋪,成為“江南首富”,又在官場呼風喚雨,被尊為“紅頂商人”,成為晚清徽商的傳奇人物。

中王橋兩岸平疇沃野,桑林滴翠,秧針繡田,風景甚為綺麗。沖毀前的中王橋下流水潺潺,卵石藹藹、千年藤蘿攀於橋墩之上,古樸自然。

歷史上“中王橋”幾經洪水衝圮和重修,最近一次受難是在2001年6月,中王橋在一場大洪水中被轟然沖垮。現已改建成了三孔橋,寓意三朝元老進登源。

橋是一種跨越,也是一種連線;

橋是一道風景,也是一種文化。

這是2007年版《績溪》畫冊上的一段話,我把它的順序改動了一下。就在這本畫冊裡,選了裡

胡村清潭橋

的兩張照片,照片畫面很美,溢滿詩情畫意。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第一張照片是個全景,題名:

“小橋、流水、人家。”

春雨濛濛,一座大跨度的石拱橋凌越河面,拱底的石條由於年代久遠,黑漆漆的;河水平靜,倒映著橋拱。拱橋一頭連線大山,一頭連線村道。

橋面,綠茸茸的草像個絨毯,一個村婦打著紅雨傘,一個老農戴著斗笠披著白塑膠雨衣,兩頭黃牛在低頭吃草。橋的周身上下,長滿了草、藤、小樹,裹著一層綠。

橋頭邊,立有幾幢瓦房,牆壁上爬滿了藤、葉。村道邊,堆著八座圓圓的稻草垛。

山上,樹木蔥鬱,雲霧繚繞。河水在這裡拐了一道急彎,遠處有一座通向許多房屋的鋼筋混凝土平板橋。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第二張照片是個近景,一拱飛越河面,水面同橋面一樣綠藍,波光漣漪。橋上,一村人手牽一男孩,另隻手牽一老黃牛,向前行走。

新版縣誌記載,

“清潭橋,胡家胡村上首水口,1孔,長20米,寬8米,高10米,明代建,民國16年村人集資修。”

2009年春天的一天,我第一次驅車跑在從坎頭至伏嶺的公路上,拐過一個彎道,突然看見了清潭橋,一眼就認出了這是畫冊上的古橋。

在績溪散落的眾多古村裡,橋,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結晶。

在大一點的村落中,不但在溪水兩岸修建許多橋,形成石拱橋群,還創造性地把一座橋建成橋坦,形成一個小廣場,便於人們聚會、議事以及集市貿易。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在績溪馮村,據《徽州五千村·績溪縣卷》介紹:

“在村中的槐溪水上,橫架有十三座石橋。總長只有500米的水街上,架設起這麼多的橋樑,全縣絕無僅有。……橋粱大都建於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均以塊石壘築橋墩,條石架鋪橋面。”

這當中就有

“安仁橋”

,安仁橋“拱跨5米,面寬30米,連兩岸成曠場,俗稱大坦橋。”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 馮村安仁橋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站在橋上,踏著長長的石條,你不覺得這是古石橋,如若村人不說,還以為就是普通的村道。

與馮村十三橋相映成趣的,還有坎頭村的

“雲川六橋”

明代,村人沿著雲川溪修建了六座石拱橋,其中

“楊川橋”

就位於村中心許氏宗祠前,俗稱祠堂橋,長9米,面寬10。5米,比“安仁橋”面積小近三分之一。

徽州古橋一般都有亭,或建中央或建橋頭,給人遮風擋雨,給人欣賞山水風光。

建造石橋往往資金很大,達數百兩或上千兩銀子,大都募集而來,或商賈大戶或村人。

建成後在橋頭立碑,上書築橋志銘及捐資人名,給以紀念頌揚。

建橋的村莊因維修費用不小,還建有“橋會”。

古橋令人稱奇的還有一種廊橋,俗稱“橋屋”。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在績溪胡家村村西水口“人中龍頭”的山腳下,一窪溪水自東向西流淌,一座廊橋橫跨溪上,大石條做橋面嵌入兩岸岩石中。

胡家廊橋

,在績溪乃絕無僅有。

廊橋小瓦蓋頂,三面臨空,中間是走道,東西向建有兩排美人靠。廊橋南口是通向繁鬧村中的大道之一,北口緊挨一幢小屋,中間是一道路,順著溪流走至村口。

據村人講,原先這幢小屋是一座水口廟“五猖廟”,因為緊靠山、溪,又是村道,每日燒香人多,妨礙村人通行,因此建造廊橋。

績溪人自古樂善好施,不限地域,捐資築橋的大善舉,自古有之。

在緊靠績溪西南的歙縣城北門外,從績溪奔流來的揚之水,在此匯入練江。寬闊的河水阻隔了兩岸,往來非常不便。

明朝中葉,知府下決心建造石拱橋,號召縣人募資。

旺川人曹顯應父子

三人,在城北開設

“萬年米行”

,由於“天賦穎達”,經營有方,很快興旺發達。

曹氏父子從南陵、涇縣、旌德購得稻穀,用騾驢馱或人工肩挑,翻山越嶺運到旺川,倉庫建在農戶家,利用昆溪水發展了15幢碓房,用水碓加工成大米,再馱運到臨溪,而後 裝船水運到歙城米行。憑票結帳,從不拖欠運輸費。

家鄉男勞力得了腳錢,婦女加工稻穀、小麥,得了米糠和麥麩,還有折頭米,造福於鄉里。不久,又在西門外開設了“萬年米行”分號。

曹老闆聞聽捐資造橋,毫不猶豫“獨資修建九石墩”,橋面由其他人認建。因此橋名“萬年”,橋上曾立碑記載:

“左歙州績北曹萬年興建”

等字樣。清代康熙《徽州府志》也明確記載。

萬年橋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九孔,長150餘米,高10米,寬6米。橋初建成時,任明代兵部左侍郎的歙縣松明山人汪道昆,曾賦《萬年橋》詩一首:

“使君遺澤五溪東,驅石橋成利涉功,地踞金湯三輔郡,天回砥柱萬年同.參差石勢疑烏鵲,縹緲江流見白虹。亭上至今留醉處,蓮花面面似山公。”

原橋東端有一石牌坊,上有“北鑰雲龍”“道岸津樑”等題額,今毀。橋現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 歙縣萬年橋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如今這九墩“萬年橋”,仍巍然屹立在歙城北門外的揚之水上,發揮著它的巨大作用,方便著千千萬萬人。

古橋是歷史的見證,連線著過去,承載著希望。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徽州雨水多,一進入夏季,妻子揪心出外農作的丈夫,丈夫惦記出外採桑的妻子,父母擔心上學的孩子,過去每年都有淹死人的事情發生。

因為山洪說來就來,一眨眼昔日溫順的小溪,剎時變成洶湧澎湃的急流,夾帶著石頭轟隆而下,村莊近在咫尺,卻是遠隔重洋。

山裡人盼望造橋,望穿雙眼,苦苦追求,前赴後繼,情繫幾代人。

在績溪水村一帶流傳著一個《協濟橋》的故事:

相傳登源河畔有個人某日過河,恰逢木橋斷又是雨後發大水,人被洪水衝倒,經村人相救才倖免於難。

此人發誓,畢生努力在此建造石橋。

後歷經坎柯,經商又屢遭虧損,人已垂老便削髮為僧敲木魚募化,三年之後,經神仙點化,貴人相助,眾人相幫,終於籌資千兩白銀造成一座五孔石拱橋,取名“協濟橋”,至今仍座落在水村與北村之間。

可見績溪人造橋毅力之堅韌,精神追求之堅決。

橋,是接續世間煙火的紐帶,是遊子回家的路引。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 千年仁裡桃花壩下的木橋

橋,一生擁抱江河,無怨無悔,中流砥柱,如老驥伏櫪默默堅守。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青山隱隱,綠水悠悠,“細雨斜絲掛碧梢,百結千回鎖小橋。”

在古城績溪的鄉野,有幸還能見著不少古橋歷經滄桑後的古樸身姿:

一座座,如長虹臥波入夢來,融入迷濛的青山秀水,呈現如詩如畫的迷人意境……

閱盡人間千年風華;此生醉愛績溪古橋。

(注:本文原作者唐延軍,微信公眾號『最績溪』對原文有部分修改和補充,圖片來源網路)

微信搜【最績溪】檢視更多好文

績溪古橋|連線了前世今生,承載了悲歡離合

TAG: 績溪王橋石拱橋古橋績溪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