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管住自己,不要再發這種朋友圈了

隨著微信的普及,朋友圈逐漸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很多人把它看作是展示自我,彰顯個性的平臺。

人們可以在上面任意的炫幸福、曬出生活中每一點小確幸,也可以隨時分享我們靈光一閃的生活感悟。

但以下三種類型的朋友圈,卻不適合出現在成年人的朋友圈裡。

新的一年,請管住自己,不要再發這種朋友圈了。

1

洩一時之憤的朋友圈

前段時間,網上一直流行一句話:“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不單是在網路上,生活裡,每個人大部分的喜怒哀樂,別人都很難感同身受。

因此,當你遭遇了極度不平的對待,或是碰到了非常糟心的事情時。

即使你的滿腔怒火化作再犀利不過的文字,與你“一屏之隔”的好友也只是會感到滿頭的問號。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保持穩定良好的情緒。

每個人的潰敗不論是感到多麼不公或是多麼委屈,終究都只能靠我們自行消化。

一條戾氣滿滿或指桑罵槐的朋友圈無法傷害你的任何敵人,卻可能使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把情緒無節制地發洩當作直率,是對直率的最大誤解。

一時放縱自己的壞情緒,終會為它帶來的後果買單。

從今往後,憤怒也罷、不平也罷,不要輕易的在朋友圈宣洩情緒。

學著自我消化,是每個成年人必修的情緒課。

請管住自己,不要再發這種朋友圈了

2

深夜睡不著時的感慨

夜深之際、萬籟俱寂,你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身體的疲憊被溫暖的床鋪所緩解,但心裡的空虛卻源源不斷的湧現。

白天的喧囂彷彿只是一場海市蜃樓,與你毫無關係,紛亂複雜的情緒接踵湧上心頭。

這時的你忽然感覺人間不值得,心潮洶湧之際,在朋友圈裡留下一段發至肺腑的人生感悟。

第二天一覺醒來心情平復,回頭想起昨晚腦內獨自演繹的情緒風暴,自己都為自己的多愁善感所發笑。

再看自己一時激動寫下的朋友圈,矯情到無法直視。

想要刪除之際,卻發現底下已被早起的朋友發起詢問。

“怎麼了?”“遇到什麼事情了嗎?”

尷尬又不知道如何回答。

每個人也許都曾有過上述經歷。

不必害羞,科學早已證明,黑夜會使人多愁善感,放大感官情緒。

但當深夜情緒敏感的時候,實在不適合發朋友圈。

科學證明,黑夜不僅使人情緒翻湧,往往湧現的都是負面情緒。

當白天情緒退潮時,也許發現昨夜那激烈的情緒變得無影無蹤。

而自己情緒上湧發的那通篇人生感悟,抽離了情緒,也許自己都無法解讀。

“厭世、矯情、多愁善感”這些詞,應遠離成年人的朋友圈。

即使痛苦也要學會自己默默忍受,大約就是成為大人的標誌。

有些情緒只有我們自己能體會,有些感悟也只有我們自己能分享。

下回,夜深人靜時,控制不住情緒翻湧,發朋友圈之前,點個僅自己可見。

請管住自己,不要再發這種朋友圈了

3

細數

矛盾

過錯

托爾斯泰曾說過:“家庭中沒有完美的幸福”。

每一個家庭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矛盾在所難免。

尤其在夫妻關係中,即使再幸福的婚姻,也曾有一萬次想要掐死對方的衝動。

婚姻本就是雙方互相磨合的過程,打磨又怎麼能不擦出火花呢?

愛恨糾纏,也許最能體現我們對於另一半的感受了。

不過,發生矛盾不可怕,但在朋友圈吐槽家庭矛盾,只怕會使矛盾進一步被激化。

在朋友圈揭發家醜,即使得到了一部分人的關心和支援,可仍解決不了本質問題。

沒有人喜歡被公開批評,把家庭成員的錯誤在朋友圈攤開,無異於一場公開批鬥。

請管住自己,不要再發這種朋友圈了

批評錯誤的本意是想幫助對方改正錯誤。

但批評過狠卻容易激發逆反心理,反而造成破罐子破摔的結果,得不償失。

更何況經常在朋友圈吐槽家庭矛盾,給人留下家庭不和的印象,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

久而久之,即使你真的在矛盾中沒有過錯,仍會惹人猜想,為什麼你的家庭不和睦,會不會你也有問題?

古人云:“家醜不可外揚”。

朋友圈並不是一個可以隨便傾訴的好地方,把家庭矛盾在朋友圈廣而告之,對於家庭來說只會弊大於利。

新的一年,請一定管住自己,不在朋友圈訴苦家庭矛盾。

請管住自己,不要再發這種朋友圈了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現如今,成年人的朋友圈,也許只配擁有正能量,三天可見正逐漸成為大部分人的標配。

請管住自己,不要再發這種朋友圈了

但成年的隱忍卻不代表退縮,而是選擇將情感深深

埋藏在心底,等待向值得託付的朋友傾訴。

下一次,再遇到不吐不快的事情,找個志同道合的好友互相傾吐心事吧。

讓溝通重新迴歸溫暖,讓朋友圈不再是我們釋放的唯一途徑。

作者:半半成材。

TAG: 朋友圈情緒矛盾家庭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