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海軍:握拳是一種什麼體驗?握拳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的生活態度

/

戚海軍

對於習武人來說“握拳”還不簡單,不就是握個拳頭嘛!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我學拳時雖然年齡較小,但當時心想握拳對我來說應該不是什麼難事,那料簡單的“握拳”我就練了兩天才掌握要領。

二爺是我最早的師父,按家族的輩分我習慣了稱他叫“二爺”。

二爺平時話不多,但和徒弟們在一起且樂於說樂於講,也教得仔細。

關於握拳,二爺說你不要小看更不能隨意,裡面有很多門道。

現在看來很多人練功隨意握拳沒有細節的講究,正所謂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說拳架有標準,其實都是從這些細節開始的。

學拳之初,二爺告訴我握拳有“開拳”與“收拳”的講究,且平時練拳時的“開拳”、“收拳”與技擊應用時的“開拳”、“收拳”又不一樣。

今天給拳友們樂道樂道,以供參考。

戚海軍:握拳是一種什麼體驗?握拳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的生活態度

∣練拳時握拳的講究

不少人練拳在出拳時是隨意一握個拳頭就算了事,這是不對的。二爺說“開拳”也就是你從準備出拳到拳勢形成時,這個過程全是手印的變化。

沒有手印的變化不叫開拳,收拳也是一樣的道理,二爺說。

我們戚家一拳道準備開拳的時候首先是拇指領起,而不是拇指壓住其他指關節,這個過程是拇指慢慢向外開,其於四指慢慢往裡合,當要成定勢的那一瞬間,拇指才能合住壓在食指和中指關節上。

手印是道家的說法,戚家一拳道同不少傳統拳派一樣也有這個講究。

故死死握著拳一直不動是不對的,拳眼一直要保持松空,只有在身勢合住形成定勢的時候才有那麼一緊。

關於拇指領起的道理,二爺說拇指牽動全身平衡,拳頭之開合與拳架之開合必須同步,容不得半點差失,否則整個身勢的開合都不是完整的。

戚海軍:握拳是一種什麼體驗?握拳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的生活態度

至於“收拳”,二爺告訴我們“拳不動為收”,此時拇指則應壓在小指根節處,然後其於四指緊壓住拇指,最後慢慢鬆開。

其中的道理很簡答,那就是配合收勢穩固元氣,精神合一。

所以隨意收拳頭也是不對的,很多人練拳把身體練耗空了是因為不懂拳中有“養”的細微道理。

∣打拳時握拳的講究

拳有三法,練法、打法和演法,練法是練功,打法是應用,演法是練給別人看的。

不明握拳在三法中的具體運用,也會影響練功的效果。

一拳道所謂的打拳就是指的實戰應用,二爺告訴我們這個時候的“開拳”與“收拳”又不一樣。

打拳的時候“開拳”須拳從肋出,開出的時候拇指內扣,其於四指伸直向一把劍刺出去,在擊打對方的一瞬間拇指迎合食指,整個手指都要有“向內卷”的意識,而不是簡單的合住。

很多者常犯的錯誤就是簡單的合攏,恰恰一個“卷”字含有獨到的奧妙。

二爺說內含要使得手指的骨架像一張弓一樣,如果簡單的合住則是拳面的擊打,威力小很多;如果內捲到位則是手背頂凸而出的手指根骨打出去的。

開拳做得好的其拳眼是很圓的。

所謂出時一把劍,擊時一張弓,如此開拳才有“張弓射箭”的效果。

戚海軍:握拳是一種什麼體驗?握拳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的生活態度

同樣,實戰應用中的“收拳”也並不是很隨意地把拳頭收回,而是配合手印的變化,呈弧形向胸前收回最後落於兩肋,這個時候拇指輕輕壓在食指關節處,掌心含空朝下。

此中的道理,二爺說收拳要護胸且這樣做利於下一勢的手印變化。

開拳與收拳看似簡單,全憑平時苦練透過量的積累才能在實戰應用時產生本能的反應與莫測的變化。

二爺和他的徒弟們

阿七聊功夫

購買專欄

更多分享,訂閱專欄文章。

(注:阿七聊功夫原創,轉載必究。)

TAG: 開拳二爺收拳拇指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