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園秋】二月八,吃了餛飩病不發,鎮江的這個習俗你知道嗎?

崔園秋

鎮江有句俗話,叫做“二月八,吃了餛飩病不發”,每年二月初八這天,家家都要包餛飩吃,這是鎮江的固有風俗。

【崔園秋】二月八,吃了餛飩病不發,鎮江的這個習俗你知道嗎?

鎮江市地方誌辦公室編寫的《鎮江要覽》:“農曆二月初八日,家家吃餛飩。有‘二月八,吃了餛飩病不發’之說。據說,其初是把餛飩丟在江裡,紀念淹死的馬和尚。後來演化成吃餛飩可以不發病。相傳馬和尚就是唐代鶴林寺的開山祖師玄素。”

【崔園秋】二月八,吃了餛飩病不發,鎮江的這個習俗你知道嗎?

馬和尚是丹陽人,俗家姓馬,名素,自幼就不吃葷,俗稱“胎裡素”。左右鄰居都說他體無凡骨。他七八歲時就被家裡送到江寧長壽寺,出家當和尚,法名玄素,人稱馬祖。唐玄宗開元年間,被潤州刺史和京口鶴林寺高僧邀請到鶴林寺講經說法,以後即在鶴林寺任主持。

【崔園秋】二月八,吃了餛飩病不發,鎮江的這個習俗你知道嗎?

馬和尚在鶴林寺時,經常登壇講說法,據說他講經時,天降寶光,香氣撲鼻,幾十裡外都可以聞到。因此過去鶴林寺內曾有一塊“天雨寶華”的四字匾。還有一次,他在說法後,聽眾都走了,但還有一群穿白衣的聽眾,約130人站在殿下不肯走。馬和尚問他們為何不走,他們脫下白衣說:“我等仗大師聖法,離去矣。”他們向馬和尚道謝後,立即飛向空中,變成一群白鶴走了。

【崔園秋】二月八,吃了餛飩病不發,鎮江的這個習俗你知道嗎?

馬和尚為人和善,經常勸人多做善事,他自己也常幫助別人調解糾紛,解決困難。鶴林寺附近有一家人家,兄弟不和,經常為細小事情吵個不休。他登門勸解,並贈詩一首:“同氣連枝各自榮,些許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自此兄弟和睦,葡萄乾勤耕苦讀。他常勸好人從善,即使是惡人。只要他能夠改惡從善,他也不放過“普渡”的機會。當時有一個屠夫擾亂鄉里,無惡不作,馬和尚得知後,就親自上門勸導他,不少人非常驚訝,認為這樣一個惡人,還有什麼可講。馬和尚卻說:“佛性平等,賢愚不一,只要他能夠改過自新,就一定要盡一切力量挽救他。”後來這個屠夫在馬和尚的開導下,果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崔園秋】二月八,吃了餛飩病不發,鎮江的這個習俗你知道嗎?

馬和尚不僅在本地講經說法,普渡眾生,而且還經常到江北去講經說法,普渡眾生。馬和尚過江大都是初七初八來,十七十八去。而初七初八這兩天大都有風,十七十八大都有雨,因此有“請客的風,送客的雨”之說。

【崔園秋】二月八,吃了餛飩病不發,鎮江的這個習俗你知道嗎?

後來馬和尚在過江時,遇到大風大浪淹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初八這一天都要包餛飩丟在江河裡,敬獻馬和尚。據說馬和尚法力無邊,吃了人們敬獻的餛飩就會保一方人無災,平安無事。從前鶴林寺內還有一座馬祖塔,是鶴林八景之一,就是紀念他的。

【崔園秋】二月八,吃了餛飩病不發,鎮江的這個習俗你知道嗎?

另外二月八包餛飩與“馬和尚坐船刮南風”有關,只有鎮江這裡颳起了南風,馬和尚才能坐船到對岸講經,而南風對於農耕社會來說象徵著氣溫適宜的農耕時節,莊稼可以生長,收成也有保障,因此也往往代表著好運與福氣,所以只有在江南岸才有這個習俗。

【崔園秋】二月八,吃了餛飩病不發,鎮江的這個習俗你知道嗎?

本文素材來源於郭維庚先生手稿

TAG: 和尚餛飩鶴林寺初八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