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的時候過年必須吃餃子?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懶懶推薦

文│懶懶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很多南方人如果嫁到河南,很不習慣:“除夕夜和初一的早上,都是一碗餃子就搞定”,相比較南方年夜飯一桌子菜,就顯得特別寒酸。而我搜索一下小時候的記憶,好像是從小到大,每一年的除夕夜和初一早上的早飯必須是餃子,條件不好的那幾年,只有餃子;後來生活條件好些了,媽媽也會準備幾個菜,搭配著吃。

而為什麼過年時必須吃餃子呢?民俗研究者認為:最晚從明朝開始,就開始在春節時吃餃子了;而到清朝,過年吃餃子時為了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目的是為了講究一個“吉祥如意”、“喜慶團圓”。

為什麼清朝的時候過年必須吃餃子?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懶懶推薦

而過年吃餃子,對於老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悠久民俗的一種傳承

小時候,我還真的問過奶奶:“為什麼過年時總是吃餃子呀?吃得我都快吐了。”奶奶笑眯眯地回答我說:“老一輩人就是這樣傳下來的,我的媽媽就是這樣告訴我的。之前饑荒歲月,有白麵吃就不錯了,過年吃頓餃子是我們盼望很久的事情。”

對於老人來說,準備老一輩傳下來的風俗,也是一種習慣,就比如膾炙人口的兒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三十晚上熬一宿,除夕的餃子年年有”,兒歌一代一代傳下去,那關於過年的民俗就不會完全丟掉。

為什麼清朝的時候過年必須吃餃子?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懶懶推薦

如今,過年時,雖然不能跟老人一起守歲,但跟老人對影片的時候,還是會念叨著:“提前把第二天的餃子包好呀,過年吃餃子好。”

對“祭祀文化”的一種堅持

對於一個生於中原的人來說,過年也會感覺到很深的儀式感:比如,大人在準備過年吃的東西時,小孩不能亂講話;而除夕夜和初一早上剛煮好的餃子,肯定得進行“澆奠”儀式,即使是孩子再餓也不能先吃,得讓大人先把這項儀式完成,全家才能進餐。

而每一年除夕夜和初一早上,煮完餃子之後,媽媽總是兩個碗裡盛半碗帶麵湯的餃子,“澆奠澆奠”老天爺、灶王爺、祖先等等。看著媽媽那緊張而慎重的神情,我一聲都不敢吭。直到一切儀式結束,媽媽把“澆奠”用的餃子重新放入鍋裡,然後才敢大膽出氣。

為什麼清朝的時候過年必須吃餃子?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懶懶推薦

看著我緊張的神情,奶奶也會笑眯眯地說:“他們會保佑我們的,讓我們下一年都順順利利的。”而如今想了一下,如果堅持“澆奠”這項儀式,好像還只有餃子是最合適不過了,換做別的食物都會有點奇怪。

而這項傳統在我們這個中原的小鄉村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堅持著這種“祭祀文化”,除了是對神人和先人的一種敬意,也是對小一輩的美好祈願。

所以說,過年吃餃子,也會從我們這一代傳下去,不然年味果真是越來越淡了。

你們那裡過年吃餃子嗎?都有什麼傳統?歡迎大家討論!

————————————-

關注【獨一無二的媽媽味道】,給孩子做飯不發愁,每個人都能成為厲害媽媽!

TAG: 過年餃子吃餃子媽媽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