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預言成真?房子已失去投資價值,未來3個行業最有“錢途”

作者:研經君

實事求是地講,我們現在創造的物質財富要比過去多了不知多少倍,但人嘛,總是有不斷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標,人們現在對吃穿住用的投入,更是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比擬的。而這一切,都需要不斷地努力才能獲得並實現。

不過,我們也深深知道,雖然行業沒有貴賤之分,但不同行業的收入差別還是很大的。某招聘網上釋出了一份榜單,目前薪酬最高的行業是證券、基金、期貨類,遙遙領先於其他行業,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曾經排名前三甲的房地產業,如今僅僅排第14位。

要知道,近二十多年來,不僅開發商賺得盆滿缽滿,而且我們很多房產投資者也是獲益頗多。早些年幾十萬買的房子,現在可能值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都有,一套房產財富可能是普通人工作一輩子都無法獲得的,所以,有人說一套房產就拉開了人生差距一點也不為過。但,這種情況已經迎來轉變,主要體現在3大方面:

李嘉誠預言成真?房子已失去投資價值,未來3個行業最有“錢途”

第一,行業本身發展使然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從興起、發展、成熟、鼎盛、平穩、衰退的過程,房地產也不例外。早在2014年,萬科王石接受採訪時就表示,房地產將從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有人可能不以為然,說近些年房地產的銷售額不是還在創新高嗎?感覺比黃金時代還猛。

其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種現象,在房地產黃金時代,房企的毛利率能達到20-30%,現在呢,增收不增利,一個專案能有那麼幾個點的淨利就不錯了,有的專案其實是虧損的,說到底,這是行業充分競爭後的結果。不僅是利潤,銷售規模也會迎來縮減,融創孫宏斌早在2019年就提出,未來5-10年銷售面積將回落到11億平米量級(2020年是17億平米)。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中指院預測的2022年銷售面積將下降6。8-8。3%,相當於一年下降了1。1-1。4億平方米。

第二,土地財政不可持續

。中國房地產資料研究院在近日公佈了全國主要城市對土地財政的依存度排名,資料顯示,仍舊有很多城市對土地財政依存度較高,超過了100%,但有一個現象是:深圳、上海、北京三座一線城市的土地財政依存度只有19%、28%、29%,毫無疑問,這幾座城市是公認的全國經濟最發達城市,他們不再主要依靠土地來驅動經濟發展。而其他城市隨著其他經濟的培育,勢必也會逐步擺脫土地財政的依賴。比如像今年集中供地的城市,熱點城市第二輪和第三輪集中供地出現大面積流拍情況,即便地方想依賴賣地,但隨著地價高企,加上第一點說的房地產進入“微利”時代,開發商不敢輕易出手了。

第三,購房需求迎來轉折

。這一點基本上也成為了共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城市化,目前我們的城市化率已經來到了近64%,說增長空間嘛,肯定還有,畢竟還沒達到70%的初級發達國家水平。但需要明白一點是,我們同時也在開展新型農村化建設,這比很多發達國家在當時開啟的時間還要早,說白了,農村建設好了,進城的人員就沒那麼多了,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城市化放緩,同時還會引導一部在外的務工人員迴流,所以,過去每年1個百分點的城市化率,在未來可能要好幾年才能完成一個點。進城人少了、慢了,新增購房需求肯定跟不上。

另一方面,那就是不想生。在早些年,坊間一直沿用的預測報告是我國人口峰值可能在2027年-2030年出現,但這都是基於總和生育率建立在當時1。6-1。8基礎上計算的。但2020年的出生資料顯示,我們的總和生育率降至1。3。所以,這個報告得重寫,如果按照現在的總和生育率算,有機構已經將總人口拐點提至2024年。有人說,不是放開3孩了嗎,能不能改變一下?其實,從2016年的2孩政策就可以看出,想生的人群在2016年和2017年兩年集中釋放了,後面出生人口接連下降,從2016年的1786萬降至2020年的1003萬。現在3孩政策放開了,說實話,2孩都那麼多人不願意生,哪來的3孩。不管怎麼說吧,房子整體接盤需求不斷減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現在可以看到市場上有兩種現象,一是看多樓市的專家越來越少,基本很少有人說買房能三五年翻倍啥的,二是炒房團不見蹤影,以前經常出現在各大售樓處的浙江炒房團、上海炒房團等等,現在不曾有媒體提起,畢竟,不賺錢還要承擔較大風險的買賣誰也不願意做了。在這裡,不由得想起了商人李嘉誠的一段預言:

李嘉誠預言成真?房子已失去投資價值,未來3個行業最有“錢途”

近幾年不管是內地房價還是香港房價都居高不下,但未來5年房價就會面臨大洗牌,炒房客們需要謹慎了。買房是用來自己住的,儘管買,買房是用來炒的,還是算了。很多內地開發商過去幾年的負債擴張也該告一段落了。

有3個核心點:第一,房價會面臨洗牌;第二,不建議炒房;第三,房企高槓杆成為過去式。這3點直指房子已經失去了投資價值:自住可以買,炒房行不通了。李嘉誠兩年前能做出這個預言,在房地產大佬中確實不多見,現在看來,大體上都得到了驗證:

房價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事實上,不少城市的房價已經較2017年或2018高點下降了不少,根據緯房大資料顯示,以京津冀為代表的城市房價調整了3年半,比如廊坊、青島、天津三座城市的房價跌幅分別為46。9%、22。8%、19。3%。北京、北海、鄭州、中山等城市也有10%以上跌幅。即便其他全國的樓市熱點城市,除了深圳外,其他城市也就熱在個盤,老小區、遠郊區、都市圈等樓盤其實也是跌的。

還有降槓桿,在李嘉誠看來,當時的房企槓桿顯然是不正常的,這一點,在國家隨後出臺的“3根紅線”已經體現出來,要求房企負債在未來幾年全部達標。這就有了後來包括恆大、華夏、花樣年等千億房企債務頻頻暴雷的問題。對於行業的敏銳判斷,作為商人的李嘉誠,也是身體力行,這些年轉售了上海、成都、大連等地產專案,而未再在內地拿一塊地。不難看出,倘若還有利可圖,老李也不可能有錢不要,他的做法代表了他對未來房地產行業、市場的判斷。

花無百日紅,房地產失去了投資價值不過是行業的正常反應,可有一個現實也擺在面前,那就是隨著貨幣“放水”越來越多,手中現金貶值也是不可避免的事,而且,行業的差別一直存在,如何尋找到一個有“錢途”的行業也顯得至關重要。

明年起,3個行業最有“錢途”。

大健康行業

經濟條件好了,大家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健康不僅僅是生病了去醫院,而是包括有關身體的方方面面。比如就體檢這一項,除了有經濟基礎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了,願意在身體上給予更多投入。而且,相關機構預測,在未來1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將再增加1億人以上,對身體保健、護理、健康產品和醫療服務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李嘉誠預言成真?房子已失去投資價值,未來3個行業最有“錢途”

健康市場也是給予了直接回應,自2016年國家提出健康中國2030年規劃綱要以來,大健康產業迅速發展,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的資料顯示,我國2020年大健康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7。2萬億元。但這僅是一個開始,因為另據世衛組織資料顯示,我國人均健康支出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5不到,人均醫療支出方面,我們佔GDP的6。2%,而老美佔GDP的16。2%,差距意味著空間。這裡所說的大健康行業,包括與健康有關的諮詢、管理、健身、器材、醫療器械、營養食品、醫療產品等方方面面。

藝術培訓行業

現在市面上對教育培訓行業有一些誤解,認為國家“雙減”以後,孩子的培養就不重要了。其實,這種說法是片面的。之所以縮減教培,主要還是與國家的戰略有衝突,因為現在3孩都放開了,如果大家還在因為校外輔導內卷,誰還願意多生孩子呢,這對於我們的長期人口戰略不利。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多生孩子,是需要生更能適應社會,有更高生存技能的孩子,而不是死讀書的無用之人。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才是我們未來所需要的呢?

相信有些讀者已有所耳聞,國家釋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已經給出了答案。在全面深化教學改革這個大項中,除了深化教學改革外,另外兩個是“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和“豐富藝術實踐活動”,而且將藝術全面納入中考改革。藝術之所以如此重要,在於藝術對孩子的審美、情感溝通、手眼腦協調等全方位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學校藝術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受到政策方向加持的藝術培訓行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長期發展機遇。

李嘉誠預言成真?房子已失去投資價值,未來3個行業最有“錢途”

證券行業

證券行業一直是一個讓人豔羨的行業,其收入居於遙遙領先於其他行業,稱之為“金領”,但在可以預計的未來,這個行業或迎來更大的“錢途”。

眾所周知,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引下,房地產的投資價值越來越低,即便房價保持平穩,但算上資金利息,很多時候其實是虧損的,如果再算上未來的房地產稅,相當於每天都在交稅,以租養貸更是不划算。所以,除了自住外,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拋掉多餘的房子,那麼,這麼多資金握在手上顯然不太現實,新的投資方向多半還是在證券市場上。其實,還有兩個資訊也佐證這一論點趨勢,一個是中國銀行行長劉金在2021年全球資產管理高峰論壇上表示,當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以後,個人資產將迎來從實物到金融資產轉變的高峰;另一個是我們目前家庭70%的資產是房產,20%是金融資產,與老美家庭金融資產佔60%,房產佔20%幾乎是反著的,未來,隨著相關制度完善,金融資產佔比無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證券行業而言,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從業者,都將迎來更多的機會。

瓜分6666元現金紅包!領取8%+理財券,每日限額3000份!

TAG: 行業健康城市房地產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