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親歷:我在福島這三天

動畫模擬福島核洩漏擴散 核廢水57天影響大半太平洋 3年後到美國

動畫模擬福島核洩漏擴散 核廢水57天影響大半太平洋 3年後到美國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 福島環保組織:我們不希望遭受汙染侵害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 福島環保組織:我們不希望遭受汙染侵害

日本政府正式決定福島核廢水排海:2年後實施 預計明年達137萬噸

日本政府正式決定福島核廢水排海:2年後實施 預計明年達137萬噸

原標題:一財記者親歷:我在福島這三天

作者 |

錢小巖

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汙水排入大海的決定,又將第一財經記者的記憶拉回到2019年的11月,在日本福島度過的三天。

行駛在日本國道6號上,除了重型卡車基本看不到其他車輛。

第一財經記者所在的這段道路坐落於福島縣雙葉郡,福島第一核電站即位於此郡內,而道路離核電站最近處僅3公里之遙。

在這段福島區間內的行駛規則,可能在全日本也是最為獨特的。首先只允許汽車通行,禁止行人、腳踏車和電動車進入;其次,透過車輛不得在中途逗留,當然更沒法下車了。說白了,規則要求公眾必須包在“金屬殼”中才能透過。

原因很簡單,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洩露事故多年後,這裡的輻射依然超標。

新主人:野草和野豬

其實,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道路兩旁沒有人煙,確實沒有停留的理由。

在岔路上,幾乎都放置了一層柵欄。

在柵欄前,都會放上一塊黃色的牌子,上面用日文寫道:

“前方是歸還困難區域,禁止通行”。

何為“歸還困難區域”?實際上就是“核汙染區”的另外一種隱稱,因為無法歸還給原居民唯一的理由就是核輻射超標。

對於“歸還困難區域”的界定標準,日本政府的定義是一年之內累計被輻射量超過50毫希沃特。希沃特是輻射劑量的衡量單位,可以相比較的是,日本人每年平均累計所受的自然輻射量為1。5毫希沃特,而地球人每年的平均值為2。4毫希沃特。

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檢測輻射濃度

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後的當天,日本政府就對核電站10公里以內的居民發出了 “避難指示”,這一行政命令具有強制性,要求區域內的居民立即撤離。在第二天,又將這一命令擴充套件到核電站半徑內20公里,此後又對更大半徑範圍內的人員做了安排。

這些人有些被安排到福島縣外避難,在事故過去1年多後的2012年4月1日,由於無法長期以“避難指示”為由禁止原居民返回,日本政府創新提出“歸還困難區域”的概念,這一覆蓋區域雖然逐漸遞減,但時至如今依然覆蓋有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

日本民眾抗議排汙入海

而國道周邊正是最後殘存300平方公里的“老大難”,隨處可見破舊不堪的廢棄建築,藤蔓已經將建築包起,野草也從無人看管的地裡蔓延到了水泥路中。偶然還能看到斑駁的海報,上面依稀還能辨認出平成23年(2011年)的落款,空氣中看不到的輻射線將這裡的一切封固在了那一年的3月11日。

由於人類的撤退,接管這裡的不僅有野草,還有野豬。他們頑強地生存下來,據稱此前還常能在附近看到成群結隊的野豬巡弋,由於此地高強度的核輻射,網路上有傳言說這裡出現過超大型異形野豬。第一財經記者就此向當地人求證和多方查實,當地人確實捕獲過大型野豬,但還在常理範圍內,並不能說發生了變異。

由於野豬攻擊力強,還會攻入空置的住家,佔山為王,造成原居民房屋財產受損,日本政府2013年就開始了另一項賑災計劃——抓捕野豬。根據日本政府的資料,2014年在福島縣東部,即主要受核輻射影響區域,估算約生活著5萬頭野豬,而當年在全縣就抓獲了1。3萬頭,時至如今,野豬抓捕還在一直進行中,每年更新,但數量就沒起初時那麼猛了。

先“下海”的核汙染物

前文提到除了第一財經記者所乘坐的客車,在國道6號上行駛最多的就是重卡了。

這些重卡當然不是過路車,在車頭醒目地都懸掛著一塊綠色的牌子,上面用日文漢字寫著“環境省除去土壤等運搬車”。

可以說它們是福島未來希望之所託。“歸還困難區域”覆蓋的區域之所以能夠逐漸減少,除了輻射物質自然衰減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政府採取了土壤去汙的辦法。

在事故發生後,放射性物質隨著空氣流散飄落,降落在土壤的表面。據日方人員介紹,科學研究表明,如果能夠刮除土壤最上層5釐米的土質,就能降低約80%左右的放射性汙染源。這種辦法費時費力且費錢,但確實有效,這些年透過這一方法解救了不少被核汙染的土地。

被挖出的土壤無法像液體一樣倒入大海,土壤以及其他汙染物被集中放入大型黑色集納袋中,每袋汙染物的體積約為1立方米。在國道6號路旁就可以看到這種堆積的場所,不過日本政府並不打算把他們一直堆在這兒,他們被稱為“過渡性貯藏設施”。

因為日本政府曾承諾在2045年3月前,會將汙染土移出福島,搬運到縣外的最終處理場。但縣外誰會願意接收如此龐大的汙染物?目前還沒有答案。

不過,2019年10月12日,颱風“海貝思”襲擊了東日本地區,帶來創紀錄的暴雨並引發洪水,數百條河流決堤。

不少汙染物的集納袋也跟著洪水,流入河流,最終匯入廣袤無垠的

太平洋

,據日本復興廳提供的資料,當時一共被沖走了90袋,有35袋沒有找回,他們可能永遠也找不回了,成為先“下海”的核汙染物。

核汙染物

“安倍套餐”和“風評被害”

沿著國道6號繼續前行,來到了雙葉郡浪江町,如今該町大部分地區依然是“歸還困難區

域”,雖然町中心已經被清理出來,但依舊見不到什麼人影。

步入一家飯館,規模還不小,看著外面空空蕩蕩的街景,第一財經記者冒昧地問老闆娘:“生意還好嗎?”老闆娘答曰:尚可。原來在飯館重開後,這家飯館主要服務的物件是到這裡除汙的工程人員。

記者隨意吃了一份定食,準備繼續趕路,走到出口處,忽見一小方格內有題詞“桃李自芳”,落款是時任日本首先安倍晉三。向老闆娘詢問後得知,果然如同猜想,2018年時安倍來福島視察,就在這裡吃了飯。又追問了一句:安倍當時點了什麼菜?老闆娘平靜地說:“和你吃的定食一樣啊。”

其實,把福島的食品塞進嘴裡,也是日本政治家的常規宣傳工作,並且爭先恐後。以安倍為例,在“安倍套餐”之後,在2019年1月吃了福島的柿餅,當年4月又在福島當地吃了飯團,這些吃喝場景都是在鏡頭下進行的,目的就是為福島的食品打氣。

在福島核事故後,福島縣的食物一度被查出核輻射嚴重超標,甚至被人戲稱為“核食”。

日本政府近年來頻繁推廣對福島的

農產品

,並稱福島食品的“風評被害”,意思是說完全沒有根據的傳言。不過如今無論是核廢水還是日本政府口中的“處理水”入海,被害的可就遠遠不止是風評了。

記者親歷:我在福島這三天

TAG: 福島日本政府野豬安倍汙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