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愛房”風險初現,如何處理陷進退兩難

銀行“愛房”風險初現,如何處理陷進退兩難

銀行“愛房”風險初現

如何處理陷進退兩難

隨著上市銀行半年報陸續披露完畢,房地產領域信用風險再度引發關注。記者梳理半年報發現,不論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還是城市商業銀行,大部分銀行在房地產領域的不良貸款餘額、不良貸款率均出現“雙升”。如工行、建行、交行三大國有銀行,截至2021年6月末,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分別為4。29%、1。56%、1。69%,較去年年末上升1。97個百分點、0。25個百分點、0。34個百分點。特別是工行,按照傳統觀念,應當是主要為實體經濟、尤其是工業經濟服務的銀行,竟然房地產貸款不良率最高,超過了4%,正在向5%靠近。顯然,是無法讓人相信的。就算在市場經濟下,各大銀行的業務界限已經打破,傳統的分行業確定銀行業務的方式早已不適合金融業發展實際。但是,工商銀行成為房地產不良貸款的“大戶”,還是有點說不過去。至少,不該拿這樣的“冠軍”。畢竟,全球最富有的銀行、最賺錢的銀行,難道是靠房地產業發起來的嗎?

除工商銀行外,理應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城市商業銀行,竟然也成了房地產貸款的重要力量,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大幅上升。如寧波銀行、上海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48%、2。73%,較去年年末上升0。11個百分點、0。34個百分點。殊不知,對城市商業銀行的定位,管理層是有明確要求的,那就是為中小微企業服務。貨幣政策的制定,很多情況下也對城市商業銀行有特殊照顧、特殊傾斜,如定向降準、定向降息等。那麼,為什麼也都對房地產貸款如此熱愛呢?

“愛房”也不要緊,要愛得堂堂正正、名正言順,要經得起制度與規定檢驗。遺憾的是,從這些年來銀行“愛房”的情況來看,確實存在著很大問題。因為,中央反覆強調,要加大對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援力度。可是,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資金投放,到底是多了呢?還是少了呢?有幾家金融機構敢拍著胸脯說,我們一直在支援中小微企業,投向中小微企業的貸款佔全部貸款的比重一直在提高。顯然,沒有幾家金融機構有此膽量,也沒有幾家金融機構是真正對中小微企業支援的。即便政策有規定,如定向降準,也會透過其他手段把資金收回去。自然,政策再傾斜,也敵不過銀行在執行中的陽奉陰違,也敵不過政策的傳導機制不暢通。

早在若干年前,就有專家提醒,銀行不要太“愛房”,過度“愛房”,總有一天會被房害了。因為,房子價格的上漲,必須有規矩、有限度、有節奏,而不是想怎麼漲就怎麼漲。這樣漲的結果,必然是購房者買單、銀行買單、政府買單。特別是銀行,不可能承受開發商留下的風險。因為,開發商大多是投機者,除了投機,他們不會考慮其他,也不會考慮其他。哪怕風險就在眼前,他們想的仍然是暴利、仍然是賺快錢。他們可不像從事實體產業的企業家,都能夠沉下心來經營企業,包括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市場拓展、企業管理等,會付出很大很大的代價。因此,他們十分珍惜已經取得的成就,只要不是特殊情況將其打趴,他們是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企業的,就像不會輕易放棄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一樣,會把最好的資源都給到孩子身上。

開發商玩的就是快錢、短線錢,就是想獲取暴利、獲得不當之利。同時,他們會大肆利用銀行為自己獲利提供資金資源,甚至可以不惜虧本貸款。為什麼信託資金的利率那樣高,開發商仍然會義無反顧地籌借,很簡單,房地產開發利潤高啊,能夠承受啊。更有開發商說,銀行的錢,不用白不用,你不用,他用。他用,也可能償還不了。即便還不了,也無所謂,多不得破產。而在這之前,他們早就把暴利轉移到其他地方了。

也正是銀行的錢不用白不用,正是開發商早就做好了打算,就算風險發生,他們還是他們,所有的風險,都拋給了銀行。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明顯上升,只是開始,隨著開發商越來越難過,房地產不良貸款率還要上升。毫無疑問,這將對決策層的決策帶來極大影響。繼續調控、穩定或降低房價,銀行受不了。不採取這樣的措施,實體企業受不了,被房地產佔用的資金,無法釋放出來支援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造成信貸資源的嚴重浪費、嚴重損耗。這種兩難境地,讓決策層、管理層都很尷尬,處於進退兩難狀態。

TAG: 銀行不良貸款房地產愛房中小